“前元贵族再任性,不至于骑在军户头上作威作福吧?”

余闲无奈笑了笑,感慨年轻人还是太年轻了。

“元朝的军户可分田地,听着很人道吧?”

“对啊。”朱棣立刻回道。

“倘若你是军户,给你分了田地,你给朝廷舍命打仗,听起来还算正常吧?”

“没错。”对面点点头。

“...可要是,你每年种地,种出来的粮食得交给官府超过一半的税。

上战场后两三年、甚至六七年才回家一次。

若是发动战争,马匹、铠甲、粮草、刀箭。

以上全部自费,如果不够,需要卖儿卖女,否则全家沦为奴隶。

你,还觉得公平么?”

话音未落,朱棣眉头已经拧成一团乌草。

“放他娘的屁!”

“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吃草,这不就是软饭硬吃?!”

“又要我种地,又要我当兵,还要我出钱,他咋不把我的命拿去?”

余闲研究史书多年,对此见怪不怪。

“要你的命干嘛,又不值钱。”

“他们要奴隶,要奴隶生小奴隶,否则元人的儿孙奴役谁去?”

朱棣完完全全听了进去,被这番说法震撼到了。

如果他爹起义不成功,说不定到今天,汉人还在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不仅杀人,还要诛心,用心何其狠毒?

“简直欺人太甚!”

“元人余孽一日不灭,世上便要多受一日折磨。”

“待我出去,定要启禀陛下!参照先生说的办法——替天行道、驱逐胡虏!”

明明朱棣声音如震天雷,余闲却只是觉得太吵。

“你这口号,都过时很久了。”

“与其空喊口号还不如......”

朱棣警觉追问:“不如什么?!”

余闲看着憨憨的徒儿,一时心生恻隐。

“你也算是诸多愣头青中,最讲尊师重道的一个了。”

“也罢,我就点点你。”

说完,余闲用手指蘸取少许温酒,在同席的桌面上随手勾画。

“出去后,把这几本书读一读,尽量做到以德服人,以礼立人。”

“包管你里里外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朱棣看着泛着酒香的字迹,默默记下。

“那——冰雪期破解之谜呢?”

“至于大明的未来,只要你愿意翻几页宋史......”

“化解之道,就在其中!”

朱家二人组:“......”

这是给了解题线索,想引导老四多多看书?

朱元璋往后退一步,不由长叹口气:“没想到刑部大牢的一亩三分地,真的藏了一位盖世大才!”

他光是旁听,都能看出余闲循循善诱,没把传统大儒的酸腐气带入授课。

至于如何规划北伐大战,这小子由小及大,又面面俱到。

难怪,难怪老四见了一面便恨不得拜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本书,这不比李善长那些计策要快速的多吗?

李善长只是坐等天灾降临,余闲的计策,是要与天公抢时间啊!

就在他跃跃欲试之时。

朱标似笑非笑地说:“父皇可算听高兴了。”

“这会子还觉得余闲是酒肉之徒么?”

朱元璋表情一僵,淡淡地说:“多嘴,你又想吃鱼了?”

“天寒地冻的,上哪吃鲥鱼去?”

还没说完,朱标顿时领会意思,尴尬地看向别处。

父皇酷爱吃鲥鱼,时令季节恨不得日日带着全家人吃。

此鱼肉质鲜嫩又肥美,可惜小刺多,容易卡着喉咙。

因此每回吃鱼,父皇都会提醒众人专心吃饭,不要说话分神。

这不叫劝饭,分明是想堵上旁人的嘴。

罢了罢了,大不了忍一忍,就当为保住余闲的小命做努力了。

等父皇气消得七七八八,再乘胜追击救出他,以免老四真干出荒唐事。

...

另一边。

得益于余闲的教导,朱棣脑中已经闪现出了各种血战沙场、剑指强敌的画面。

酒精催化下,朱棣火速起身,耍了一套功法。

昏黄剪影活跃在四周墙壁,像极大战就在眼前。

余闲看他喝得高兴,默默将火盆、桌子都挪开了几寸,匀出更多空间。

“哎——”

朱棣出了一身汗,兴奋冲淡不少。

“吾辈若要出征,先生您就没什么想交代的?”

“我交代啥,到那时候命都交代了。”

余闲双手一摊:“你还嫌听得不够?”

“当然不够,北伐是劳民伤财的大事啊,消息传出后一定会引起哗然,以您高见应该怎么避免?”

“总不能一边向民众强征粮草,还要百姓夸咱好。”

闻言。

余闲侧眼看了看少年,原以为渐渐熟悉了,这番话却有些出乎他意料。

从前说话做事仅凭好恶,现在长进不少啊。

“算你有眼力见。”

余闲指了指椅子,示意对方坐下,气氛跟着沉寂下来。

“当今圣上得民心,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个字--真。”

“从前皇帝满嘴仁义道德,毕生研究君舟民水,但真能让农民信服爱戴的又有几位?”

“究其根本,还得是穷过,知道普罗大众最想要的是什么。”

“只是外出北伐,民心多少是会受影响,太平日子才过没几年,一国根基尚未稳固......”

当余闲盘点之时。

朱棣难得安静下来。

有那么一瞬间,他仿佛看到,父皇一遍遍诉说的辛酸史。

吃过苦的人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心比心,这也是父皇牢牢抓住民心的原因之一。

宣布大动干戈后,他最担心出现群体性事件。

比如抗税、流言......

北伐本是好事,倘若动摇民心,等于丢掉国家的大后方,去换取一个虚妄的未来。

“先生,直接说解决方案吧,我能办到。”朱棣正了正色,决定相信余闲。

“你爹是皇帝老子啊,说办就能办?”

“咳咳,这话不能乱说!”朱棣假装慌乱,以免被看出破绽。

余闲倒不是担心对方能不能办到,而是直接宣布毫无意义。

“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要想创一番事业,先打磨头脑。”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话是这么说,但怎么听起来像骂人呢?

没等朱棣回味,余闲继续开口。

“百姓因为厌战,所以民心浮动。”

“其实换个方法想.......”

“让百姓不再害怕、甚至主战,不就行了?”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