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余闲明明说,鞑子杀不完,大明国库无力支撑,为何又推翻结论?”
“难道过了一晚,鞑子就杀得完了?”
没等朱元璋质疑结束,余闲开始悠悠地说:“确实是对的。”
先生都这么说了,朱棣哪里还忍得住!
只听两声仰天长笑,朱棣难掩喜色。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果真有点天赋。”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这些不是你随便猜的吧?”
“当然不是了。”
朱棣眼神无比真挚:“您昨夜交代的话,我都记住了,而且想了整整一晚。”
“第一,您说过开坛作法太过儿戏。”
“毕竟把万民生计交给老天爷,那太冒险。
老天爷不是许愿池,花几千两银子,办几百万两的事,这本身就是痴人说梦。”
“第二,您说过草原鞑子四散,打完一批还有一批,除非杀光才行。”
“大明成立没几年,花太多钱在打仗上面,显然不现实。”
“但是您没说,不能打啊!”
朱棣分析起来,满脸皆是期许。
“唯有打仗,可以永绝后患,又不是非要在一年内打完,您说是吧?”
余闲看朱棣侃侃而谈,以点头回应。
“不错,知道辩证地理解他人的话,算你入门了。”
“这就是听话要听音。”
朱棣得了夸奖,心情别提多美,但他也有疑问。
“北伐好是好,我这么规划,大明承受得住吗?”
余闲继续道:“可行性姑且不谈,先说必要性。”
“游牧异族南下,鞑子屡杀不止,你知道根本原因在于什么吗?”
关于这题,朱棣表示他很会了。
“因为天气!因为夺利!因为抢地!”
余闲点点头,又摇摇头。
“说对一部分,又没完全对。”
“鞑子与大明作对的另一层原因,是他们与我们,自古就是对立面!”
“秦皇扫六国前,战国七雄动辄刀刃相见,从不把异国当本国。
汉武阻击匈奴前,异族频频南下,屠戮中原百姓。
后来又如何?”
朱棣试着推论:“后来......七雄变一国,匈奴也被后代君王渐渐归化。”
“没错。”
“只有融为一族,才断绝了后患。”
“秦、汉、唐当年定下的北境线......还不够北!”
“大明要向前,再向前。,夺下一块块草地,拿下一座座城池。”
“直到,天下归一!”
梦想固然重要,执行也是难题。
“遥想秦始皇当年,屯田囤地,先保证大后方的稳定。”
“因此大明进攻前,务必审视现有良田,确定四季粮草供应的数量和补给量。”
“否则盲目扩张,容易引火烧身。”
听着余闲从一个小点铺至全局,甚至为大明想到了将来千百年的疆域势力。
朱棣越听越佩服。
他平日最爱研究沙盘、军事策略。
怎能不知粮草的重要性。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要仿照汉初,休养生息数十年。”
“等粮仓富起来了,拳头硬起来了,再考虑大规模出征。”
“只是等那时候,恐怕我已白发苍苍......”
朱棣生平酷爱快意恩仇,想到有生之年不能报国,眼神就暗了下去。
“去他奶奶的,我要等五六十年么?”
“无妨,我的儿子、孙子,定然也是英雄善战,令鞑子闻风丧胆!”
“可,可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咽不下去又如何,又不能凭空变出良田、壮丁。
想整理一支正规北伐军,至少也要十几万人。”
余闲很无所谓的听着,又倒了一杯酒。
“谁说大明人手不足?”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余先生,咱说的是十万人。”
“噢,那是我搞错了。”
余闲喝光杯中酒,双眼亮晶晶的。
“我的意思是:三十、四十、五十万人,也绰绰有余。”
朱棣:“???”
这是什么意思?师傅喝多了开始放浪形骸了?
一墙之外。
朱家父子再次瞪大了眼睛,余闲都喝到位了,老四咋还不上点硬菜呢!
“呵。”
朱元璋苦笑参半,颇有大梦初醒的感觉。
亏他期待整整一日,以为余闲手握救世济国的良策。
结果到了关键时刻,对方直接“耍酒疯”,把天聊死了。
如果说前面责骂老四的时候,用词还算粗暴。
朱元璋此刻算委婉了。
“闹了则么就,居然只赏了一出猴戏,咱累了,看不动了。”
“标儿,去把你弟弟领出来,回去好生收拾他。”
朱标疑惑问道:“现在就领?”
“那余先生也要跟着出来吗?”
朱元璋毫不犹豫的拒绝说:“开什么玩笑!”
“一介酒色之徒,喝醉后说几句戏言,就能免除死罪吗?”
朱标的心瞬间凉透,这是半点机会都不给余闲了。
“父皇且慢!”
“余闲身上怀有诸多诡异,他如何判断气候周期更替,这点我们至今未查清啊!”
“连李善长、刘伯温也对漫长冰雪提不出绝对周全的建议,此子年纪轻轻,眼光竟远超王侯谋士。”
“就这么杀了,乃大明之失!”
朱标绞尽脑汁的想词,都被父亲一口否了。
“诚然这小子有点功劳,但凡事都得一分为二,光看优点不是为君之道。”
“余闲那个脑子,三分智慧,七分酒色,就算为官也多半是个闯祸精。”
“你,带着老四回吧。”
朱元璋拍拍朱标肩膀,正欲拔腿离开阴暗的牢房。
隔壁的老四也不消停,差点没把牢房顶掀了。
“半壶不到就喝高了,看来这猫尿的确害人。”
说罢,朱棣把手伸向酒壶,就要触达之际,一只手冒出并且摁住壶身。
余闲玩味一笑:“再来三壶都不怕。”
“眼下,壮丁数量确实紧张,如果贸然调用,轻则良田荒废,重则影响税收,这我比你清楚。”
“那您还故意逗我玩?”
“谁逗你,年轻人,眼光不要那么狭隘。”
余闲往后斜靠,眼神透露着看透世间的通透感,举手投足间,像极了喝高的权贵子弟。
“要论充军质量,谁也比不上蒙元的汉子。”
这下,朱家三父子都犯了难。
情报上面没介绍,余闲患有脑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