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对女娲的成就嬉笑之际,鸿钧于云端宝座上睁开眼,目光锐利地落在女娲腹部。

他深知,女娲的飞跃,全因腹中未出世之婴。

目睹沈彻,鸿钧眉梢微动,一丝不易察觉的震惊掠过脸庞。

“果然是变数,区区三千年,已达此境!”

鸿钧深邃地注视女娲腹中婴儿。

即便他跨入圣人之境,如此诡异的变速仍是首次所见。

三千年的蜕变,他可谓是尽收眼底。

无论是深厚的根基,还是一跃成仙的境界,皆令他平静的内心泛起微澜。

对变数的成长,他仅存好奇,但变数尚未问世,未来如何,尚不可知。

鸿钧回神,轻笑摇头,转视紫霄宫众人。

“三千年讲道,传授大罗之道。”

“大罗之道,千变万化,诸位且回去深思。”

“三元会后再聚,紫霄宫开,论述准圣之道。”

“讲道已毕,尔等自便。”

话音刚落,鸿钧无声无息地消失。

尽管,踏入紫霄宫的生灵均为洪荒之巅的强者,但对“准圣”之谓,却属首次听闻。

在他们传承中,修炼极致不过大罗金仙。

如今,圣人拓展了他们的修炼之路,令“道”途更宽广,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振奋?

三清、帝俊等人均露期待之色,急切盼望着三个元会后的准圣之路。

正当众人沉思间,圣人弟子昊天、瑶池目光投向云床,恭敬宣布:“恭送圣人!”

此语一出,三清、女娲等皆惊,抬首间,鸿钧已不知所踪。

瞬息间,众人齐齐低头,恭谨拜倒:“吾等恭送圣人!”

讲道完毕,圣人已去,留于紫霄宫之人,虽不舍,亦须离去。

紫霄宫中,即便圣人无言,亦感压力。

故此,在离开紫霄宫后,熟悉者即欢聚一堂,论道或闲聊,场面热烈非凡。

唯有实力地位相近,方能放下傲气,否则早已散去。

讲道落幕,正是结交良机,故众人未舍离去。

女娲与伏羲并肩步出紫霄宫,神态自如,心情舒畅。

三千年修炼,女娲收获匪浅,无论修为还是对道的理解,均遥遥领先。笑容满面,彰显喜悦。

然而,女娲步出宫门之际,忽被喊停。

“女娲道友,留步!”

声音来自西方的准提与接引,两人面露和善。

女娲转首,眉头微蹙。

她对这二人无甚好感,毕竟,准提、接引在洪荒世界的声誉并不佳。

然而,不便对笑脸相迎者发作,她只得停下脚步,施以淡笑:“两位道友有何指教?”

伏羲亦转视西方二人,面露警惕。

这二人非善类,曾在东方大地为恶多端。今次叫停女娲,绝非好意。

尤其是女娲身怀六甲,更需谨慎,以免外甥有个三长两短,悔之晚矣。

一想到这,伏羲心生警觉。

“女娲道友,天资非凡,吾等深感钦佩,特来结交。”准提赞不绝口。

“师兄所言极是,女娲道友修为深厚,吾等心悦诚服。”接引亦赞誉有加。

虽言过其实,然对女娲确实敬服。

否则,二人岂会如此推崇。

此行目的,不言而喻。

女娲天资显露,二人遂起心机,欲将其引至西方。

然初次交涉,不便明言,唯有先结良缘。

待时机成熟,自可顺理成章。

伏羲旁观,心生疑惑。

本疑二人别有用心,岂料一见面便极尽赞美之词。

虽耳感愉悦,心中却存疑虑。

准提、接引之心,难以捉摸。

故伏羲之警觉,未尝稍减。

此时此刻,紫霄宫后方位,两道身影翩然而至。

“女娲、伏羲两位道友,圣人大道讲演期间,女娲道友光芒四射,实至名归!”

帝俊笑意盈盈,向伏羲略一点头,目光转向女娲,赞不绝口。

女娲之强,帝俊已亲眼目睹,其目的与西方二人不谋而合:欲将二人纳入麾下。

然而,初次见面,尚早言此事,先结良缘,日后再议。

“帝俊道友过誉了!”

女娲笑容可掬,与西方二人相比,帝俊与太一显然更受好评。

伏羲见状,笑意浓烈,妹妹声名鹊起,诸多强者纷纷结交,作为兄长,心中自然也是喜悦。

不仅是帝俊、准提,三清、镇元子等陆续步出紫霄宫的大能,虽未交谈,却也点头致意。

强者无处不在受到尊敬,然而,强者有其圈子,实力不足者只能望尘莫及,心中羡慕,却无力上前一述衷肠。

当然,大部分双方尚属陌生,仅是简短交流,彼此熟悉一番后,便各自散去。

女娲与伏羲亦微笑着瞬移消失,径直朝不周凤栖山飞驰而去……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