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陛下刚刚急匆匆的就去了国公府?”吕妃坐在塌上,听下面的人禀报道。
“是啊,听说是国公府的小公子感染了风寒,烧的很厉害,陛下就赶紧带了太医院的两名太医,急匆匆的出宫了。”老嬷嬷回道。
吕妃猛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那个小野种到底是给陛下灌了什么迷魂汤,给陛下迷得如此神志不清,五迷三道的!”
“娘娘慎言!”老嬷嬷赶紧提醒道。
她家娘娘生来就是个火爆脾气,最是口无遮拦,话说的好,祸从口出,吕妃每次这样口无遮掩,每次都要连带着他们这些下人胆战心惊的。
“哼,本宫倒是要看看那个小野种到底有多厉害!”吕妃心里已经有了对策。
等到朱元璋忙完回来,远远的就看见朱允炆端着什么东西站在宫殿里等他了。
“炆儿怎么来了?”朱元璋走过去问道。
朱允炆看见朱元璋回来,赶紧行礼道:“孙儿今夜是特意来给皇爷爷送银耳莲子羹的,最近暑气太重,这银耳莲子跟正好是消暑地好东西。”
朱元璋一副慈祥的神情看着朱允炆,好歹也是自己的亲孙子性子也纯孝仁厚,朱元璋没有不疼爱的道理。
“炆儿有心了。”朱元璋心中有些感慨。
这老天也不算太残忍,好歹也给他留了个孝顺的知礼孝顺的朱允炆,虽然在自己心中确实比不上皇长孙朱雄瑛,但是依然还是自己疼的。
可是在朱元璋心中,往往又会嫌朱允炆性子太过古板端正,时时刻刻都要注重礼节,十分看重君臣之礼。对于他这个皇爷爷来说,好像更像是一个君,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朱元璋心里是希望朱允炆能够跟把他当成亲人,对自己更亲近一些。
无奈朱允炆就是不开窍。
“炆儿过来吧,到皇爷爷身边坐。”
朱允炆低头:“孙儿不敢,这样怕不合规矩……”
朱元璋心里失落,果真还是很怕他呀……
朱元璋也没失落太久,直接开始正事,毕竟朱允炆也是自己的孙子,将来也要成为栋梁之材,自己当然有教导的义务。
“炆儿可知道最近皇爷爷刚出宫?”
朱允炆彬彬有礼道:“孙儿知道。”
“那你可知道皇爷爷出宫所谓何事啊?”
“孙儿不知。”
朱元璋:果真是一点国家大事都不关心吗?
“炆儿啊,皇爷爷虽然叫让人教你学圣贤书,可是学这些圣贤书,最终还是为了你能在日后成为一个栋梁之才,能够真真切切的为国家,为我大明做些什么?不是要让你成为武文弄墨的书呆子而已。”
朱允炆点头:“皇爷爷教导的是,孙儿心中明白……”
“近来京中来了许多受灾的流民,朝廷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安置,皇爷爷前些日子去看,实在可怜的很。”朱元璋心里十分同情那些受灾的流民。
自己也是穷苦出身,颠沛流离十几年,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心酸和苦楚?如今自己做了皇帝,那滋味也是一分都没有忘记的,所以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知道生活不易,踏踏实实地为民谋福。
“炆儿觉得那些流民该当如何啊?”朱元璋又问。
他也指望朱允炆能够想出什么解决的办法,这问题早就被朱雄瑛那个孩子解决了,不过还是想考考朱允炆这个孩子。
“近年来国库空虚,官府自然是接济不了这些流民的,再说那些流民有什么用?一点用处都没有,直接赶走……”朱允炆一想起那些脏兮兮的乞丐 心里就一阵恶心。
“你说什么?”朱元璋怒不可遏地瞪了朱允炆一眼。
他以为这朱允炆孩子只是木讷了些,却没想到是完全没有悲天悯人的善心,自己也不过是运气好,投身皇家自小在深宫大院中长大,看不上这些流民乞丐。
可是就在几十年前,朱元璋甚至连这些乞丐都不如!
“皇爷爷自小是怎么教导你们的?如今锦衣玉食的就把自个儿的根望得干干净净了?”朱元璋大怒,“自己皇爷爷以上三代都是乞丐出身,你如今又有什么资格来嫌弃这些百姓们?”
朱允炆吓坏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声道:“孙儿言错,皇爷爷原谅……孙儿知错了”
“皇爷爷是觉得寒心啊,你小小年纪怎么就学了这些恶习?皇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是在摸爬滚打,吃百家饭长大的,甚至连接上那些流民乞丐都不如,如今你长大了,半点儿纯良品质都没有学习到,还在这自视甚高!”
朱允炆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居然让朱元璋如此生气,一时间感觉手足无措。
他刚刚来的时候,吕妃就教过他,要捡着朱元璋喜欢听的话说,是没想到自己第一句话就撞到朱元璋枪口上去了。
朱元璋发完脾气,看着朱允炆吓得直发抖,叹了口气:“炆儿啊,你是我朱家的血脉,皇爷爷器重你,只希望你学好,不能因为自己出身好就蔑视别人,要看不起任何人,无论是谁?只要心中有志向,总能靠着自己的本事活出名堂来,不要小瞧了任何人啊。”
朱元璋对此深有感悟,历史上自己算是出生最为卑微的一个皇帝,换作几十年前,可能谁都不会注意到,街上乞讨的那个乞丐,有一天会坐在龙椅上指点江山,呼风唤雨,成为九五之尊,人人景仰的皇帝。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乞丐,最后成为了大名最尊贵的皇帝。正是因为朱元璋出身苦,生活苦,自己的双眼见过百姓的苦,所以他比谁都更了解黎民百姓的苦,他不允许子孙后代将此视为耻辱,他要子孙后代都做一个真正为民的皇帝。
“孙儿知道了,谨遵皇爷爷教诲……”朱允炆低着头道。
朱元璋摇摇头,抬手捏了捏眉头:“好了,回宫去吧,好好闭门思过你到底哪里做的不对。”
“孙儿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