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不为身家。”李善长有些感慨。

朱雄瑛这个孩子实在是超乎他的意料了,他实在没想到这个孩子居然思想远远超乎三岁孩子的思想高度。

朱雄瑛看出李善长今日似乎有些反常。

李善长作为太子少师,声望极高,受人尊敬,可是正应了那句话“高处不胜寒”吧,这个花甲老人似乎也有些不能与外人言的苦痛吧。

“老师似乎有些不快?可以说出来让学生为您分忧吗?”朱雄瑛将小脸凑近了些。

李善长笑了笑,道:“好了,今日先不读书了,老夫带你去湖边钓鱼如何?”

“好。”朱雄瑛立即爽朗答应了。

一个时辰之后,李善长带着朱雄瑛来到了京城郊外的一处河岸。

河面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河面上像是撒了一些一粒粒的碎银子。

李善长拿来钓鱼竿,坐在岸上,神色有些倦怠。

朱雄瑛就乖乖地蹲在旁边,撑着小脸看着河里的小鱼。

忽的凑近,一听见动静就立即跑远了。

那些小鱼看着生机勃勃的,很有活力,朱雄瑛看得有些愣神。

“怀瑛啊,你看着鱼儿有什么感觉?”李善长突然开口问道。

朱雄瑛没明白李善长话里的意思:“老师是什么意思?”

李善长长叹一声:“你看这些鱼儿生命才刚刚开始,以后的路看起来还长,可是老夫想着这鱼儿也不能总是这么快活,时时都要担心沦落成让人盘中之食,想来也是可悲啊……”

说到这里,朱雄瑛总算明白李善长这话里的意思了。

看来是在感慨人生啊。

人到暮年,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看过了很多的事情,现在想必是在回忆感伤自己的过往了。

朱雄瑛从别人嘴中也多少知道了李善长的过往事情。

想起来其实也很合情合理,这李善长风光了半生,直到老年忽遭磨难,地位一落千丈,本来高高在上的太傅,现在只是平庸老翁。

“老夫前些日子有位老友,感染了急病,三日前辞世了。”李善长眼中有些悲伤,“本来那老友一世为官,风风光光受人敬仰来大半生,没想到了这入葬之时,却是门可罗雀,未免凄凉了……”

唉,不就是感觉时过境迁了吗?

朱雄瑛对于这些还是有些感触的,这人生就是如此,谁能够风光一时呢。

谁死了不是一坡黄土?两腿一伸,谁还能记得这些?

“老师的这位老友兴许也是无悔于此生的吧。”朱雄瑛回复到。

“哦?”李善长疑惑,“怀瑛怎么看的?”

“范希文先生不是曾经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吗?人的一生只要为了自己的信仰明明白白的活过,死了又如何呢?”

人为什么活着呢?这个答案当然不唯一,每个人心里的标准也不一样。但是只要自己觉得活的够滋味了,等走的时候觉得没有遗憾就可以了,何必在乎这些虚名呢?

朱雄瑛感觉自己灵魂突然得到了升华似的,想不到自己一个三岁的孩子居然就要早早的思考人生的意义了?

果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的好青年啊!

李善长听到朱雄瑛的回到先是愣了愣,随后往后一仰头,大笑几声。

“哈哈哈哈,怀瑛啊,老夫活了这几十年,居然还没你这三岁孩子活的明白。”

李善长看着远处青山:“是啊,范仲淹先贤不是还说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吗?老夫怎么还不明白呢,何必在乎这些虚名呢?活的自在才是要紧啊!还是怀瑛开导了老夫。”

朱雄瑛笑得可爱极了:“没事的,以后等怀瑛长大了会好好照顾老师的。”

“好!怀瑛是好孩子。”李善长笑得满脸都是褶子。

朱雄瑛这个孩子是可信之人,可造之材,将来必定也会是经天纬地的旷世奇才,他李善长一生忙碌,现在总算才活明白了。

不管以后事实如何,自己绝对都会尽毕生之力好好辅佐朱雄瑛。

经此一事,李善长对于朱雄瑛的感情又深厚了不少,对于朱雄瑛的衷心也达到了极深。

三日后,朱元璋召李善长进宫,询问朱雄瑛的学习情况。

朱元璋坐在高椅上,神色如常,虽然对于朱雄瑛的情况很是关心,但是面上还是要维护好天子的威严。

“太傅啊,魏国公府的那两个孩子学得如何啊?”朱元璋喝了一口热茶,开口问道。

朱元璋这哪里是关心两个孩子啊,徐达那个亲孙子怎么样,朱元璋才没兴趣过问,真正关心的就只是朱雄瑛罢了,徐家的那孙子终究不过是陪衬而已。

李善长面上不显,依旧是一副仙风道骨的镇定模样:“回禀陛下,孩子们都很聪明,特别是那徐怀瑛,这孩子天赋极高,常常能一点就通,且能够举一反三,而且小小年纪就十分知礼懂事,臣以为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李善长心里也很得意:“臣几十年来也教过不少学生,怀瑛这孩子无论是天资还是勤奋都是上上乘。”

朱元璋点头,心里也忍不住跟着高兴,自己的眼光从来不会错,而且也不看看是谁的血脉。

朱雄瑛是自己看中的人,自然不会是一般的石头,必定是块不可多得的璞玉。

“是啊,朕也是看中了那孩子的天赋,才请求太傅帮朕去教导那孩子,多多麻烦太傅了。”朱元璋正色道。

李善长轻笑一声:“臣还要多谢陛下给我找了一个这样的好学生呢。”

“哈哈,太傅谦虚了。”

朱元璋又喝了一口茶,嘴角的笑意怎么也掩不住,心里真是太得意了。

这个朱雄瑛果真不愧是自己的亲孙儿,一脉相承,血缘至亲果真不错啊。

朱元璋又和李善长随意聊了一些。

李善长对于朱雄瑛一直赞不绝口,朱元璋听的是心花怒放。

随着这徐家的恩宠越来越盛,这朝中也难免有些人会开始议论,一传十十传百的,消息传播的很快。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