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水路,迎来蜿蜒曲折的山路。

距离鹰潭涧十里地外,有一座观音禅院,里边有尊三丈高七尺宽的观音菩萨象。

这一带的佛教香火基本全来自于此间道观。

李恪合上脑海中的人书,目光一转故意道:“成日奔波也不是个办法,夜里得找处地方歇歇才行。”

“不知附近有没有屋舍能够兵马休息片刻,缓解多日奔波而产生的疲劳,成天受冻也不是办法……”

孙悟空一听,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主动凑上前邀功。

“干爹!俺老孙可以去打探消息!”

“看看附近是否有屋舍能供官兵歇息,好让大家都养足精神。”

闻言,李恪颇为欣慰地摸了摸猴头,他就知道这毛猴是个急性子忍不住。

“你有心了,既然主动请缨那为父便在此等待你的好消息。”

话音刚落,本是骑在马上的身影已脚踩筋斗云隐入云层当中。

而程咬金正在大军中央望着身骑白马的那抹身影,眼中尽是感激。

他们大唐上辈子是积了多少德,才能迎来一位全心全意为百姓着想的明主。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人绝不在少数。

魏征身在大军中央,自然更能感受到周边人的眼神变化,憧憬、膜拜、敬仰数不胜数。

只是他却觉得有些好笑。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李恪很显然就做到了,以至于说什么都有人信。

比如刚才那句话,说是为民着想,实则不然。

但凡动动脑子都能明白十万军马哪有屋舍能够住下,不得来座城池才行。

何况从汉王先前在鹰愁涧的举动就能明白,人家根本不是丝毫都不懂的凡人。

派猴子前去打探的目标就是发现前方的观音禅院,好毁了佛教在凡间的香火。

不过那又如何呢?

谁让佛教不长眼将主意打到李世民的头上,导致惹了尊不该惹的人物。

西征的每一步,都是踏上佛教布局的尸体上。

每当这种时候,魏征便庆幸自己当了二五仔。

心中那点内疚荡然无存,早就转变为对李恪的敬仰之情。

……

另外一边。

孙悟空此刻正架着筋斗云穿梭在云雾中,天高海阔任鱼跃。

“俺老孙终于自由了!”

“总算能不被摆布看看人间大好河山,要是能再去花果山瞅几眼就好了。”

“不行,还是跟着干爹吧。”

念头出现片刻就被打消,孙悟空想到西征路上的一幕幕就知现在远不是离去的时候。

想要让如来那死秃驴喝一壶。

目前最有可能的办法就是跟着李恪,才有可能在佛教一手遮天的局势中找到突破点。

想到这,思绪立即收起,孙悟空赶紧低头俯瞰下方是否有屋子能出现在附近地带。

一双猴眸金光闪现。

只见方圆十里看来看去也就只有一座道观方能入眼,至于其余几间土屋别说容纳兵马,别被踏平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下难办了,要如何回去和干爹复命。”

孙悟空抱头苦恼不已,猴毛都被揪下两撮吹得到处都是。

心中纠结许久,最后还是下了决定老老实实汇报,无功而返总比撒谎被发现要好。

到时别邀功不成反倒印象跌入谷底,得不偿失。

筋斗云重新回到鹰愁涧外的山道中。

来来回回不过半个时辰。

李恪见到天边那抹身影颇为意外,结果就见人家站在军队外边始终不敢靠近。

正待准备出声时,才见孙悟空终于愿意挪动两下脚步,磨磨蹭蹭半天才敢来到白龙马面前,小声将路上所见所闻说出。

“干爹,前边可能没有足够让所有将士都能歇息的屋舍,只有一间道观。”

相较于孙悟空的不安。

众将士则是早就料到,听后齐声说道:“汉王殿下您前去那观中歇息,我等在一旁安营即可。”

“这怎么行!”

李恪想也不想就开口反驳。

哪只此话引起一众不满,纷纷不同意。

“殿下您西征本就是受苦,不仅放弃长安中的繁华生活来荒山野岭歇息。“

“现在还要为我等安身之地而发愁,万万使不得。”

“就是就是,汉王就该住着最好的宫殿,那道观自然也得殿下才有资格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李恪根本插不上话,以至于被推到选择好的答案前根本拒绝不了。

腊月时分正是凡间最为寒冷的一段时间。

安排好大致计划也不敢耽搁。

大批兵马便马不停蹄往观音禅院赶去,争取在夜色降临之前能赶到。

就这么跑到夜色降临前。

终于抵达道观前。

李恪跳下马连忙推来紧闭的禅院大门喊道:“有人在吗?在下想借此地休息一夜。”

他有着金仙修为,即使住在冰天雪地中不盖衣物,身体也不会出问题。

但唐玄奘不同,虽说现在吃胖,但到底还是凡人身,身子骨远不及精兵硬朗,根本吃不消。

身为西游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哪能出错啊!

况且魏征这颗昔日佛教的棋子也有着大用处,冻死在西征路上像什么话。

也只能让赵公明和孙悟空两人,一个人供火给十万大军,一个供火保全两人周到。

大家都没办法离开,上门求问这件事也就落到他这位汉王的头上。

等了半晌。

禅院中方才响起脚步声,依稀可就烛火微光。

老和尚摸着夜色走到禅院门前,浑浊的眼看清门外人的面貌时,顿时清醒。

“不知阁下远道而来可是有事?”

“在下想寻求几间屋子,好度过寒冷的一夜。”

“没问题,贫僧这就带你前去。”

“等等……”李恪喊住即将离去的身影,见人停下立即转身向后头喊道:“快带玄奘和魏征出来。”

话音落下不到一会。

玄奘裹着红袈裟出现在老和尚的视线中,那双浑浊的眼瞬间亮起精光。

他并非观音禅院的和尚,而是一名住持,乃是得到高僧已有两百七十岁的高龄。

但从见到红袈裟的那刻起,脚就跟僵住似的走不动路。

锦襕袈裟,佛教至宝,是在西方灵山如来佛祖那才会出现的神物。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