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两人刚才因为争执闹出的动静可不小。
转眼间。
普贤和观音要去世尊面前讨说法的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不到一会就传遍灵山上下。
待两人都抵达大雄宝殿前,观音张口就言。
“世尊,弟子有一不请之请想让您做主,看看到底谁说的才是对的!”
若是前半句还让如来有想知晓的可能,后半句则是完全将好奇心遏止。
又来了……
自从西游一事发生变数,灵山因此的争吵就没有停下来过。
其中贡献最多争执的当属这两位菩萨。
十场争执有九场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剩下一场多半也是因两人而起。
以至于如来耳根子都快听出茧来。
心念之余还是点头同意。
“想说就说,今日之事本尊帮你们做出抉择往后可就别再来了。”
丑话说在前头。
如来当真受不了灵山四处充满着浮躁的气息。
平日在大雷音寺也就罢了,现在连大雄宝殿都不放过。
事不过三,这已是第三。
随后,普贤只见观音瞪了自己一眼便开始声情并茂地讲述封神榜一事。
不过换来的只有长久的沉思。
只因这件事如来早有耳闻,毕竟实在是太过热议,走到哪都能听人谈论。
还不等他做出表示,普贤就已抢先一步出声。
“一派胡言!世尊您可别信观音胡言乱语,我一心向佛又怎会做出欺师灭祖之事!”
“况且汉王殿下对佛教的赤诚之心日月可鉴,不然何须花费大笔钱财召办水陆法会?为的就是向天明鉴大唐对于佛教的心意啊!”
“先前观音就在镜花水月的作证下还在信口雌黄,这种人说的话哪能相信!”
是啊……这句话点醒了如来,也不顾同门相争便放其畅言。
眼看着殿内气氛不对,已有一边倒之势,普贤的语气越说越激动,先是一杆子打死她的言论,后又将之前的话术照搬。
看得观音再也忍不下心里这口气。
“世尊,是他在污蔑我!”
“明明李恪都将赵公明从封神榜中解脱,怎么可能是凡人!他要是凡人,弟子今日就将脚下的莲台给生食了!”
此话一出,下一秒莲台就被普贤抽出递到嘴前。
“不是说要吃吗?现在就吃!我倒是要看看堂堂观音又要如何为自己所言负责。”
如若这里不是大雄宝殿,他这会就将莲台塞到那张吐不出好话的嘴里。
眼看局面就要发展成闹剧,如来只好站起身将两人拉开距离。
“要吵都滚出去吵!说了要找本尊做主结果半天过去还在为流言蜚语争执半天。”
闻言。
普贤立即识趣地闭上嘴,相反,观音却是轻笑一声。
“那世尊您倒是说说李恪是否为凡人。”
“是,他的确是凡人,不信的话你可以去地府找地藏王菩萨讨要生死簿。”
什么意思?
观音懵了,挂在嘴边的笑意瞬间消失。
每个字他都认识,但当拼凑在一起怎么听不懂了,当反应过来后,身子被惊得往后推上几步。
极其勉强地凑出一个笑脸。
“世尊您是在开玩笑吗?李恪怎么可能是凡人,光是那本人书就代表着混沌魔神的身份!”
古有公明仪对牛弹琴,今有如来给观音解释。
“那又如何?”
“别说人书,就是人家手握先天至宝也是凡人之身,除非哪日也对自己敕封一次。”
“其余只要不入轮回,不封为神,在生死簿内都算作寿命不同的凡人。”
这是地府不外传的秘辛,若不是想稳住观音情绪也不会说出。
“那李恪做出打压佛教之举总是真的吧?您不应该剥夺普贤的西游权利吗?”
“谁知他会不会和李恪勾搭在一块,做着欺师灭祖之事。”观音大士不死心道。
攻击汉王身份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反正那把普贤挤下马就好。
而如来却是沉默。
他知道李恪绝不可能像描述的那般好,不然西游一行早就按安排好的路线行驶,哪像现在这般扑朔迷离。
但目前已经是最好的局面,不能再打破重来。
好不容易能把权利架空些哪还敢还回去
身为四大菩萨之首,观音多少有点本事在身上的,其中最为拿手的就是人间香火。
她是佛教中香火供奉最为吃香的,没有之一。
哪怕自己身为佛祖,比起观音的信徒也得少去半数。
佛教要是没了这尊人物信奉之力将大打折扣,这哪行啊!到时怕是要被二圣拉去谈话。
权衡一番。
如来还是决定让普贤继续任职。
气得观音转头就走,边走边骂:“什么破位置本尊不稀罕,到时自食恶果也是活该!”
既然有人想当就让别人当好了,反正西游琐事一堆,她回紫竹林享无尽香火就是。
此刻,大雄宝殿内。
剩下两人心情也没好到哪去,心里心思多如乱麻。
对话更是牛头不对马嘴。
但若是有人仔细听。
就能知道普贤是冒着被撤去负责西游权职风险,话里话外全在维护李恪,为其身份打圆场。
话不能说得太死,不然想回头都毫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
普贤现在就是走上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当初为了夺走西游的负责权,硬是将汉王对佛教的态度夸得天花乱坠,从而将观音挤下位。
现在可好。
虽然坐上头把交椅的宝座,但利益也和李恪绑在一起。
如果对方出事,真是想要灭佛,那么他普贤绝对先被佛教给灭了!
将他方之敌引入大本营还大夸特夸,被发现那日不得被剥皮抽筋?
明明表面上还在应付如来,心底确实已经萌生出跑路的想法。
佛教绝对呆不久,必须得另寻下家。
虽然他一心向佛,但佛本无情。
待到发现真相之日绝对没有网开一面这种说法,反而会责罚加重。
当普贤迷迷糊糊地回到住处,敲着木鱼念起清心咒以求断了心中念想。
“铛铛铛……!”
木鱼声停下,普贤猛地抬起头,他是佛教弟子的同时亦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