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先前汉王亲自打过招呼,知晓魏征如今跟随在谁的名下他是万万不会配合。

赵公明是何等人物?

天上财神!

他高年不过是一介凡人哪敢做出违天之举,高昌的财运还要不要了?

但汉王许诺,只要能配合,不仅不会得罪财神还能以两千两白银的低价买下这批瓷器。

种种条件相加根本让他想不到拒绝的理由,何况还能借着这件事的光攀上大唐的高枝。

机会就这么一次,错过这村没这店。

现在想来,高年深感庆幸,伸手摸着眼前大片银锭。

这确实是高昌所有的金钱。

两条路摆在眼前,他带着高昌走到那条最为正确的路上。

“命运的天平终于向高昌倾倒一次。”

……

世人千千万,欢喜不相通,庆幸与喜悦也可汇聚一方天地。

临近山谷关城门的漫长大道站着两抹身影。

魏征在前,赵公明在后。

“高昌王有句话说的很对,你是天上的财神不知凡间疾苦。”

远在灵山的佛陀口口声声说要渡苍生,到头来不还是大力促使凡间修建寺庙供香火昌盛。

劳民伤财之举说是为普度众生。

多少有些可笑。

天上神仙就和灵山佛教是一样的,吃喝不愁、生命无忧又怎会设身处地为凡间着想。

一个两个全是为了香火,只有汉王殿下才是真的为天下苍生着想!

赵公明还没有说话就又感受到眼前之人目光中的恶意,好似他在几息时间又做了天理难容之事。

只是现在解释又有什么用呢?

事情都办的一团糟。

不如好好想想回去该怎么面对李恪,怎么面对许诺下的十万人马。

见状,魏征将人带到马车前就已自行往城外走去。

而赵公明还僵住原地不动,心里愧疚得恨不得打道回天庭。

一而再,再而三失信,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马车中的那位。

只是李恪显然不会给这个机会,他特地将猴子和玄奘离开为的就是好好忽悠赵公明。

现在正是心性不定之时,哪能放过这大好的忽悠机会。

直接上前用欣喜的目光激动询问。

“谈的如何?”

赵公明不说话。

“财神您垂头丧气的模样,难不成是失败了?”

“不!一定不是,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都谈好的事情哪有失败这个说法。”

听到这番话,赵公明心里便揪成一团,自责的情绪已然弥漫全身上下。

人家交待的事情没干好不说,还把事先商议好的交易给搅黄了。

磨磨蹭蹭半天才用细若蚊蝇的声音说:“是…是失败了……”

李恪故作呆滞好一会才言:“没事,本王不会怪罪与你。

“神仙有时可能也不精通做生意,这次交易的金额就由我补上好了。”

万两白银剪去两千也得自掏腰包填上八千。

只是这点钱财要是能换来一名财神,简直不要太划算。

如果神仙打手能用钱买,哪怕是掏光汉王府的钱库,李恪也甘之如始。

只可惜没有。

若不是他下套设计也做成这么划算的买卖。

同时,通过魏征失控的心情,财神搅黄高昌交易之事也在大军内传开。

突发横财没有也就罢了,现在还把半入口袋的银两给弄没了,山谷关外早就是怨声载道。

在马车前。

赵公明激动地抬起头,看着眼前的救命稻草。

事情发展大出所料。

汉王非但没有怪罪反而愿意亲自将这个窟窿补上,让他不必颜面尽失。

只可惜现已无用,信徒正在大幅流失,他能感受得到,但这番心意却是领了。

先前对汉王殿下的慈悲心肠有所耳闻,当亲身经历过后才会明白究竟是何等大量。

都敢和佛教作对的人又怎会因为财神的颜面而屈服呢?

可见汉王原先就是这等高风亮节、宽宏大量的人物!

但激动归激动,赵公明也没有忘记自己原先就欠着李恪的因果。

现在要是再恬不知耻的占据香火不作为,老脸都快丢光了,到时都没脸回到天庭去见玉帝。

“要不你跟本王西征,封你为武财神如何?”李恪大手一挥豪爽道。

他一直在观察赵公明的神情企图寻找心态大崩的刹那,现在就是了!

只要此时开口,答应的几率十拿九稳。

果然,赵公明虽然有些懵圈但还是点头,随后疑惑道:“何为武财神?”

李恪听后神情并茂地解释。

“我大唐此处为了西征斩妖除魔派出大批精兵良将,足足十万人!”

“我父皇又是个极其体恤民情的千古名君,早在离开长安时就昭告天下,若是将士因西征殒命定送百两黄金作为补偿。”

“但西行妖魔何其多?凡人之身敌不过法术。”

“若是全部折在路上就是拿国库也补不上,多条命就是多上百两金锭。”

“往后西征财神你只需以武力护航,可不就是武财神了嘛!”

主要是李恪深知赵公明学艺不精,官职就同胡乱填上去无异,除了那身本事外再无可取之处。

昔日截教弟子,拜于通天圣人名下,一身神通自是不凡!

西行路上必经九九八十一难,灵山布好的妖怪已在路途中嗷嗷待哺,恨不得生啃玄奘肉。

但他又怎么可能如了佛教的愿!

八十一难应是佛教的难!

李恪目光如炬,在夜里仿若燃起的烛火。

而就站在多面不过三掌之隔的赵公明,这会已不知所措。

谁能想到来凡间一趟就回不去了,脸面也全给丢光,怕是玉帝都没想到这出。

“唉!”

赵公明在心中长叹一声,为今后卷入西游量劫深陷局中而发愁却别无他法。

这是目前唯一能够还清因果的途径,再往后拖都不知到要还到什么时候。

“我愿加入西征队伍。”赵公明面色疲惫道。

看到这一幕,李恪打着一举获得人书生死簿的主意也化作泡影。

只有心悦诚服才能代表任务完成。

现在看来还差的远呢!

更别提敕封。

有着时间不如想想该如何让赵公明心甘情愿加入西征。

幸好时间还长有的是机会。

人回不到天庭也算是将任务完成一半。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