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山谷关外十万铁蹄皆下马跪拜。
乌泱泱一片全部跳于马下,手中刀剑放在身旁往马车的方向拜了三拜!
一拜天!
二拜地!
三拜汉王李恪!
眼前这一幕刺痛了远在城墙上诸位士兵的眼,也刺痛了高昌王高年。
眼前人姓甚名谁,他早在铁蹄踏至时分就已明了。
汉王李恪实在太有名了,有名到大唐周边国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谷雨化人、消除天花、赈灾保民等等……
其中哪件事情捞出来都能千古流芳,供世人爱戴,可偏偏这些事情都聚与一人身上。
不过二十的年纪,弱冠之年,靠着自己双手获得不弱于当今帝皇的声望。
此子非凡!
金鳞岂是池中物,李恪冲出大唐也是迟早的事情,他只恨为何天不佑高昌,不出这等人物。
但没想到。
金鳞冲出池塘那日,抵达的竟是高昌界关外。
身侧将领见到这一幕忍不住说道。
“王,为何不反抗?”
迎来的只有高年的叹息声。
“有用吗?反抗有用吗?”
“光是这些兵马就足以将高昌国土踏破,山河捏碎,何来反抗之谈?”
只有双方实力相符才能有谈判的资格,至于大唐对于高昌则形成碾压之势,一言堂即可。
同时,城门之外叩拜停下,将士们纷纷站起身撇去衣上尘土。
天边顿时金光大现!
神威带着金色光辉冲破高昌苍穹的乌云,本是压抑的局面在此停止。
所有人都抬头望着云层中那抹身影,心都提到嗓子眼。
其中魏征最为明显。
他已经感到心脏快的将要从口中蹦出。
这是众人刚才说的财神爷。
——赵公明!
尤其是当看到对方胯下那只黑麒麟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就如传言中所描述一致,财神骑麒麟、执金鞕从三十三重天降世。
魏征反应过来立即高呼。
“多谢财神爷显灵,愿意降于我军阵前!”
随后转头冲着僵住的士兵厉声道。
“还愣住干什么,刚才还求财神爷保佑,现在本尊亲临还不张口说两句?”
话音落下之际。
排山倒海的恭贺声随之响起。
“参见财神爷!”
“多谢财神爷佑我大富大贵!”
数之不尽的恭贺声响起,听得赵公明心里嘴角都快笑裂了。
眼前这些都是他的信徒啊!
自从封神过后,不知道有多少年没尝过体内修为上涨的滋味。
李恪就在十米外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没有出手制止。
财神愿意现世他再乐意不过,谁又会跟钱过不去呢?
哪怕让子民拜拜又何妨?
身上又不会少一块肉!
就是身为汉王,如今人皇李世民最为喜爱的儿子,他也知钱之珍贵并非招手即来。
取之于民脂民膏之物,不造福臣民,自顾自己奢侈度日,那距离激起民愤也不远了。
除去衣食住行会比常人高上不少,其他烧钱的爱好李恪是一个都没有。
什么搭建楼阁、高价购买汗血宝马、掌玩奇珍异宝全都与他无关。
每日不是在完成系统任务,就是在学习权谋之术不让自己死在皇权斗争中。
不然光凭穿越的身份早就出现纰漏,更不会有今日庞大的声望。
可以说只要李恪想,推翻大唐重新建立一个王朝也未尝不可。
但人各有志所求也是为不同。
其他皇子求皇权,求那万人之上的宝座,李恪只求修得圣果。
他可不想当九五之尊,成日弥漫于机关算尽的皇宫中,妻争子斗,非他所求。
半晌过后。
应付完诸位将士的恭贺,赵公明才在魏征的带领下来到马车前。
“汉王殿下就在此处,你们谈,我就先走一步了。”
魏征说完就掉头离开,脚步快得不过几息时间就已消失在大军中不见。
佛教的废棋哪敢掺和进神仙的斗争中啊!
虽然李恪身为凡人,但在魏征西中已同神明无异,都是能呼风唤雨无所谓前程路之艰险之士。
此刻,李恪就坐在马车内,透过车窗看着消失在兵马中的身影无奈摇头,也不等赵公明开口就率先一步掀开帘子。
“不知财神爷您找我所谓何事?”
身为穿越者,自然知晓赵公明在封神大战过后就被送上封神榜,现在为天庭办事。
只见赵公明煞有其事道。
“汉王一片为了大唐子民的赤诚之心感动上天,就连玉帝陛下都为此感动。”
“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为子民着想的皇子。”
“故而特地派我前来圆了心愿,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能够帮上忙的。”
整段话说完,赵公明悬挂的心方才放下。
天知道这些冠冕堂皇的几句话筹备了多久,为的只是不让李恪发现而已。
知晓人皇膝下二皇子自幼聪慧,以凡人之身做出比肩圣人之事后。
他便不敢小觑。
凡人虽然寿命短暂却不代表心智也如孩童,何况是这般聪颖之人,更是不能露出马脚!
佛教多年积累都能毁之一旦,从三言两语中找出漏洞更是轻而易举。
尤其是当亲眼看见成型的人族气运金龙正在李恪身后环绕,阻挡来自世间的不善之念。
心中那点不屑的情绪瞬间消失不见,只留下震惊。
上次见到是什么时候来着?
好像是封神量劫那段时间…那时他还没有封神,还是截教弟子。
住的也不是天庭而是位于东海的金鳌岛,通天世尊也没有同鸿钧教主离去。
很久了……
久到那时人皇还不叫李世民而是商纣王帝辛。
就在赵公明回忆往昔期间。
竖起耳朵倾听的孙悟空和玄奘也是一惊,前者为自家干爹牌场之大所震惊,后者则是因为李恪那颗悲天悯人的心。
这才叫典范,若是佛教僧人早就功德无量了,简直是佛陀转世!
相较于玄奘眼里的仰慕之意,孙悟空则是简单地得多,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爹认得值。
玉帝老儿都派人前来帮忙,排面不是一般都大啊!
他往日也就是在天庭擦马的弼马温,谁知今日还能瞧见玉帝老儿竟有两幅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