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魏征的话,李恪的心里轻松了不少。

看着李恪一脸笑意,魏征知道自己今天来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殿下天色已晚,微臣便不再叨扰了。”

“魏征大人自便。”

走出了府门,魏征只感觉自己背后一阵冷汗。

“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啊。”

想起这几日的事,魏征便感觉一阵后怕。

人生的大起大落,这几日魏征可都是经历过了一遍。

先是惊得神仙许诺,说能为自己在地府谋得一份好差事。

随后又被唐皇李世民的儿子拆穿,险些落得个人头落地。

现在忽然又被拉来做了班底,简直就是起起落落!

“人生大梦啊?我”

魏征感慨了一句,看了看月色,随后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李恪则依旧坐在自己的桌前,小酌着,欣赏着长安的夜景。

“太平盛世,若是只有凡人,也不失为人间绝色,可惜这是仙魔混杂的时代。”

一夜无话。

转天李恪要前往封地的消息,便在整个大堂内传开了。

大街小巷,无不为李恪扼腕惋惜。

“我圣人殿下为何要前往封地,这几年殿下的功绩,难不成还不能留在长安?”

“休得胡言,此事听闻乃是殿下自己提出的,并非是人皇下旨。”

“什么?殿下自己提出了,这又是为何?”

一旁刚刚一脸悲愤的平民,脸上闪着不解的神色。

要知道身为皇子,哪一个不想留在长安城权力中心。

以李恪如今的声望想要留在这里,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可现在偏偏他自己选择了远离这大唐,远离权力中心,简直匪夷所思。

“我也只是听闻传言,前几日西方菩萨受到了陛下的诏令,在皇宫现身,却被殿下弹劾了一番,虽是为我大唐争得了福泽,但殿下也因此容易受到天道反噬,为了不连累我大唐,殿下这才会把自己赶往封地的。”

皇朝的事情民间知道的自然不多,不过经历过数个版本之后,他们也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这套故事里,李恪是那个勇于为大唐与诸天神佛争权的圣人。

而观音等人则成了万恶的反派,一心迫害大唐。

最终计划被粉碎,李恪为大唐赢得了胜利,但自身也受到了困扰,这才选择将自己流放至封地。

一副悲情的剧本最是能打动人心。

不过这种剧本民间流传着很多个版本,每一个都不重样,具体是真是假,众人也无从得知,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那就是李恪是自我选择,去往封地,为了他们大唐长久的江山社稷。

……

宣武门外大唐重兵装甲,尽数排列。

城门下士兵个个精神饱满。

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兵强马壮,好一幅大唐盛世!

李恪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的景象。

“这便是我大唐的烟火了。”

李恪手中有着唐皇给予的特权,今日来此就是特意挑选精兵。

这些宣武门外的士兵也都是被唐皇李世民派过来的。

按照李世民的本意,是想让李恪将这些人马全部带上。

但是这数量一刻就非常清楚,足足有着大唐军力的四分之一。

最终李恪还是只挑了一小部分人作为自己的家底。

做完这一切,李恪对着身旁人说道。

“来人起草奏折,我要去面见父皇。”

手下的兵已经挑选完毕,那么接下来就该筹备另外的事情。

魏征在得到了李恪拉拢之后,今日早早的便赶了过来。

“殿下您还准备入宫。”

“父皇派来的这些兵我已经选好了,无论怎样都要回禀一句。”

李恪点了点头。

“那微臣我……。”

魏征没有往下说。

但实际上经过这几天的事情,他是脑中有些凌乱了,不太愿意去见唐皇李世民。

李恪看出了他的心思,笑了笑。

“你便帮我在这儿统筹一下吧,日后这都是要带走的兵马,熟络一下也好,都是自家兄弟。”

李恪随意的说道,随后骑着马开始往前奔驰。

这也是他的特权之一。

皇城之内若说谁敢无缘无故骑马奔袭,恐怕也就只有李恪一人了。

到了宫中,不等太监传话,李恪就已经走上了殿来。

“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正在审阅奏折,见李恪到来,脸上的表情顿时一变。

不再是之前那般严肃了。

一旁小心伺候的太监,见此情形都不由得扎了扎嘴。

“不愧是汉王殿下,也只有他白能够让陛下露出这副表情了。”

“哦,是恪儿来了,快赐座。”

自从李恪帮助他获得了四十年的阳寿,外加着人皇的权力之后,李恪在他的心里地位便已经达到了无人能及的程度。

若不是他自己非要要求到什么封地去,李世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毕竟不知道在多久前,他就已经给了李恪。成年后依旧可以留在皇都的权力。

可见他对李恪的重视。

“恪儿,为父送你的那些兵马还满意吗?”

李世民拍着李恪的肩膀,满脸的宠溺。

“父皇,兵马的事日后再说,今日恪儿前来是有另外一件事。”

“哦,还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父皇能够办到,都会一律应允你。”

在李恪的面前,李世民显得很大气。

“其实我今日前来是想在临走之前,让父皇帮儿臣举办一场水陆法会。”

“将士远游,总该有个送行的仪式。”

“而且前几日观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两位都在我大唐现身,大唐内不少佛教信徒都有意瞻仰,不如就趁此机会组织一场水陆大会,让他们与父皇您见上一面,也能为父皇祈福喝安定民心之用。”

李世民听到李恪这么说,犹豫了一下,但随后也点了点头。

经过上次的事情,他对于佛教的印象可不太好。

眼下要是换一个人来说,他绝对都不会同意这件事情,但此事既然是李恪提出的,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好,既然是恪儿你说的,那这件事情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

李世民笃定地点头了点头。

谁知李恪的话却没有说完。

“父亲另外还有一件事,这水陆法会还得另请一人,作为这水陆法会的主持。”

“哦,是何人让恪儿你这般惦记?”

李世民不由得来了兴趣。

“回父皇的话,正是那大唐最近名声传的很广的僧侣江流儿!”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