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嘴上说得了江南这么一个知己。
似乎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但是,不过几息功夫,朱元璋的情绪就又恢复了刚才的深沉和阴冷。
是啊!
不管怎么说,他给自己的长子,还有嫡皇孙准备的江山,最终被自己的庶子夺取。
这些,都不在他的意料之中。
虽然从能力上来讲,朱棣确实要比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要强很多。
但是,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开国皇帝。
但凡是开国的皇帝,肯定都经历了纷争战乱。
国库空虚,老百姓生活极度困难。
接下来,需要休养生息。
一般来讲,一个朝代的第二个皇帝,都是文帝。
厚德仁爱,如此这般,才能让身陷疲惫的国家和人民,得以修养,发展经济。
也是因为如此,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一心要为后代谋取利益。
他的每一次北伐,都会瞅准时机。
几乎没有无功而返的时候。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百姓的赋税已经低到可怕。
收上来的钱仅仅够国库第二年的正常运转。
但凡有个天灾人祸,那么,朝廷将无钱可用。
而且,朱元璋对待贪官污吏极其心狠手辣。
一方面爱民如子,一方面要严惩贪官。
他就是要用自己的铁腕手段,给太子或皇太孙留一个太平江山。
但是儿子朱棣是一员武将。
他带兵打仗算是人中龙凤。
但毕竟人有所长亦有所短。
不知道朱棣能不能守好朱元璋打下的江山。
“朱棣真的能把我大明的江山……管理好吗?”
朱元璋又回复了帝王的模样。
微微垂着眼帘,掩饰着眼底的精光。
就那么看着江南问道。
怎么说呢?
单从个人能力来讲。朱棣确实要比朱标,朱允炆强很多。
但却不能跟朱元璋相比。
“永乐大帝能够沿袭高祖您的策略,在位的时候又迁都北京,组织编撰了永乐大典……这对于后世百姓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朱元璋面容微微颤抖:“他仅仅做了这两件事吗?”
他只用一个表情,就让所有的网友以及面前的江南二人明白,生在帝王之家,父母的期望绝对和普通人家有着天壤之别。
也许对于一般人家来说,能够参与永乐大典的编纂,就算是能光宗耀祖的事情。
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对于他这样的帝王家庭来说,却远远不够。
【帝王之家和普通人家果然有壁】
【我终于知道我出生平凡的好处了】
【朱棣组织编写了永乐大典,朱元璋都这样不满意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做成什么事?】
【上面的你在开玩笑吗?朱元璋取得的功劳简直比朱棣大100倍1000倍好吗?】
【朱元璋是真正的一无所有,但是你看他最后,统一了华夏,驱除鞑虏,这样的功劳简直无人能敌】
【他对自己的儿子严格要求也不难理解吧】
“好!”
绿沙电视台会议室。
苏台长拍了一下桌子,对着大屏幕竖起了大拇指。
“王导,你看,我认为江南已经具备了一个节目制作人的所有素质和要求,他甚至知道,如何丰富的表现一个人物。”
王导不由得发笑:“舅舅,你以前可是从来不关心这些专业性的问题,不过我觉得你的点评很到位。”
旁边的工作人员附和道:“现在朱元璋的形象在我脑海里非常的深刻,而且他的形象很丰满,不像以前那些电视节目或者是电影里面描述的,那样刻板。”
江南的这种表现手法。
也深深打动了林毅谋导演。
虽然央台和上面的领导,因为江南这边的工作日程比较赶,所以暂时推后了历史电影的拍摄。
不过林导演知道,这只不过是上面的权宜之计。
毕竟江南现在是个香饽饽。
各方面都要迁就他。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如果时间再往后推,说不定到时候江南的名气有所下滑,那么历史电影的拍摄就没有办法借助江南这么大的流量。
到时候,林导演可能鸡飞蛋打。
毕竟,他已经和阳光电视台解约。
因此也付出了高昂的解约费。
如今,林导演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江南身上。
但是,刚开始对于江南的新鲜劲过去之后,林导演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有些冲动。
原先她还跟自己的助理吐槽。
实在不应该为了没有着落的事情,和阳光电视台那边解约。
毕竟,阳光电视台的李汉中在总局那边有关系。
如果拍摄电影的话,虽然没办法保证肯定火爆,但绝对不会太差。
现在,他却走上了一条未知路。
不过今天看到江南和朱元璋的对话,看到这一期的典藏华夏节目。
林毅谋的信心重新被燃了起来。
“我的宝肯定没有押错!江南这个人是天选之才!”
他很有些不可思议的感叹:“你说江南这小子这么年轻,怎么就能有这么多的思路和想法,看他这手笔以及拍摄手法,根本不像一个刚毕业的实习生。”
助理看他的样子,也放了心:“怎么样?江南表现人物的手法,比圈内的那些大导演都强吧!”
林毅谋服气都点了点头:“行了!那我就安心等江南!以前还担心这小子过气,现在看来,就是我过气了,他还会一直红!”
他的这话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坐在电视机前的亿万网友,因为无法接受绿沙电视台信号,只能在手机上观看直播的外国网友早已经成了江南的铁杆粉丝。
潮水般的粉丝,一波又一波的关注了江南的官方围脖。
在围脖系统后台的一再扩容下,才没有崩溃。
龙国上下,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江南身上。
而画面里的江南,似乎却对这一切没有一点察觉。
他能明显的感觉到朱元璋的失望。
但此时此刻。
他只能陈述自己知道的事实:“太祖是千年一遇的人才,太祖实在不应该要求,每个人都和太祖一样,能把征战,政治,文化等等,所有大事都处理的几近完美。”
“永乐大帝能够沿袭太祖既定制度,已经算是一个好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