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江南的衣着打扮以及精神状态。

和这座土窑太不相称了。

土窑肮脏,潮湿阴暗,好像地狱。

而江南。

面容肃静,衣着风流倜傥,就好像天外来人一样。

他的出现,瞬间照亮了这座地牢。

好在,金圣叹对面的小土房里,并没有囚犯。

江南站在过道上,只有对面的金圣叹可以看到他。

金圣叹大概三十多岁,发髻布衣,虽然凌乱不堪,但却不妨碍他眼内的精光。

他打量着江南,好像是怕自己眼花,揉了揉眼睛,又看了江南一眼。

“哪里来的仙人?本公还没死呢!”

金圣叹震了震长袍,从土凳上站了起来,走到距离江南不过三尺的地方。

江南拱手失礼:“晚辈江南,来自未来。”

金圣叹噢了声,眼睛去看向江南手里琵琶一样的东西。

“你手里拿着什么玩意儿?”

江南会心一笑:“就是金老你说的,花生米和豆干一起吃……”

金圣叹眼睛一亮:“火腿?金华的?”

“哈哈哈!还是金老眼光毒辣,确实是金华火腿。”

金圣叹掩饰不住的笑意,但显然又有点怀疑。

他歪着脑袋看了看江南,又看向那琵琶大小的火腿。

“本公在苏州虽然也有三五好友……但都家贫,如此肥硕的火腿,哈哈哈……本公从未享用过。”

江南二话不说,剥开火腿表面的油布,双手将硕大的火腿,递了上去。

浓郁的香味立刻在地牢里弥散开来。

哗啦啦……

呼呼次次……

周围小土房里,犯人们好似见了血腥的鬣狗,纷纷爬了起来,伏在铁栅栏上,龇着牙嗅来嗅去。

金圣叹喝了一声:“滚回去睡你们的觉!”

哈喇子流了一地的犯人们,怏怏的退了回去。

江南将火腿换个方向,顺着铁栅栏的空隙,递给金圣叹。

金圣叹大手一挥:“管他的!多谢……江南先生!”

【江南真是太出人意料了!竟然给金圣叹拿了一个火腿】

【我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吧?金圣叹说的,花生米和豆干一起吃,能吃出火腿的味道,这句话是他临死之前,给儿子的遗言!】

【这……你说的是真的吗?】

【那是当然,虽然这个说法经过文人墨客的改编,可能有所出入,但金圣叹这个人,确实是个出世奇才。】

……

网友中,知识渊博的大有人在。

他们一看到火腿,便想起金圣叹曾经给儿子的这句遗言。

虽然这样的话,在现在看来有点诙谐。

但如果放到画面里,金圣叹能在临死前给出这样的遗言,实在就太匪夷所思了。

画面里,金圣叹端着香气四溢的火腿,喜上眉梢。

“本公只在上一任知府大人宴席上,吃过一次金华火腿,之后……哈哈哈哈!”

他爽朗一笑:“后来本公发现,豆干和花生米一起吃,颇有些金华火腿的滋味!”

说到这里,他忽然抬头看着江南:“这等绝技,本公从未教过外人,江南你如何知道?!”

“金公,我来自未来,知道金公之后发生的额所有事情,这个绝技,是金公你给令公子的遗言。”

金圣叹眉毛一挑:“本公确有此心意! 江南你真的来自未来?!”

江南点点头。

“如此岂不快哉?本公恰有些疑惑不得解,今日正好请教于你!”

金圣叹的表现,既不同于白起,更不同于项羽。

前面的两个人,是保守的,严谨的。

知道江南来自后世,会先质疑,经过认证后,感觉也颇为沉重。

而金圣叹不同。

他似乎对于真假,并不太过介怀。

他更看重的,是彼此之间的见地。

金圣叹环顾小土房,在角落里一张黑乎乎的桌子上,拿了个小碗过来。

当啷!

他将小碗摔到地上,捡了片稍微锋利的,三下五除二隔下几块火腿。

递给江南:“请!”

江南丝毫没有躲闪,接过后,找了块干净地方,盘腿席地而坐。

两人面对面,大快朵颐。

这火腿的味道是真不错。

金圣叹大赞。

不过,他稍一犹豫,徒手撕下多块肉片:

“本公想借花献佛,能不能劳烦先生,把这美味,分给他们?”

江南还未答话,金圣叹便说:

“这些人虽然是囚犯,但都不是十恶不赦之人,有几个是和本公一起哭孔庙的学士。”

“是,金公。”

江南没有推辞,将分开的火腿,一一分给其他小土房的囚犯。

【天哪,古人实在太惨了】

【谁能解释一下哭孔庙是怎么回事?】

【哭孔庙是以前文人的手段,就好比现在文人高知们在围脖上发声一样。】

【如果官府做了什么不得民心的事,文人们就会到孔庙哭诉。】

【这样,官府就收到文人的反馈,其实长久以来,官府和文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两星互动的】

【只不过,这一次金圣叹因为汉族人的身份,带头出来反对官府苛捐,被下了死牢】

【唉!可悲可叹!】

【地牢里的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是这些哭孔庙的学士 ,其实是为民请命啊!】

……

绿沙电视台会议室,苏台长和王导等人,有些坐不住了。

“王导,金圣叹确实是个奇才,但是格局和地位,比白起,项羽小了很多,这一期的节目……”

苏台长的担心很正常。

他是一台之长,除了节目效果,他还要考虑社会影响,等等其他很多方面。

不过,王导非常了解江南。

“台长,您就请好吧!江南一直喜欢欲扬先抑,而且,您看看现在的观看人数和好评率?”

苏台长翻动鼠标,看了一下收视率。

好家伙。

典藏华夏两期节目,第二期的观看人数在两亿多。

第三集节目刚开始,就有五亿收看人数,现在的数字,竟然直接攀升到了六亿五千万。

而且,观众清一色好评。

【注重个人内心,光是绿沙电视台和江南的这份责任感和胆量,就应该给十分!】

【传播历史文化,就是向大众普及历史,尤其是这种少数人知道的事!】

【我是典藏华夏的死忠粉!】

……

苏台长翻了几页,清一色的好评,让他松了口气。

“行行行!这江南真有两下子!”

“现在年轻人的口味,我是摸不准啊!”

王导哈哈大笑:

“江南能摸准不就行了?”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