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笑了笑说道:
“易老师我们确实想和你继续合作,但是我们今天来,主要是找江南……”
“至于我们先前的合同,以后再说?”
说着,李台长和副台长绕过易大天。
走到了江南面前。
“江南先生?您好,我是阳光电视台台长李长生,这是副台长高远。”
这……被他们绕过去的易大天白了脸。
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被人晾出来。
滋味虽然不好受,但是当着自己有意向合作的绿沙电视台。
尤其是比自己小二三十岁的江南,易大天却无论如何也发不起脾气。
他尴尬的笑了笑,坐到了沙发一侧。
苏台长和王导则是不动声色。
尤其是王导。
他平静地看了江南一眼,眼神里似乎在说:
你小子要飞黄腾达了,以后这样的事情多着呢,给我把架子摆起来!
江南瞬间意会。
“李台长,高副台长,你们好。”
李长生和高远表达了自己的来意。
果然不出大家的预料。
阳光电视台对于江南主办的这个典藏华夏节目,简直羡慕到了骨子里。
而且扬言,不管花多少钱,出多少精力,都要把江南和典藏华夏节目弄到阳光电视台。
如若不然,他们就打造另外一档节目。
一定要压过典藏华夏的风头。
到那个时候,典藏华夏就是裹脚布,没有人稀罕了!
如果说,前面的话,江南还能接受。
但是,后面他们说自己能制造出比典藏华夏还好的节目,江南就乐了。
“李台长,你惜才爱才,肯屈尊降贵到这里请我,我很开心。”
“但是你说我不答应,就会去做一档比典藏华夏更好的节目,我有点不相信。”
“我且问你,你准备做的节目,是不是也是历史文化类的?”
“如果是,易老师是龙国历史界泰斗,他现在就在绿沙电视台,我想问一下,全国还有谁比他的水平还高吗?”
“还有,典藏还下一期的收视率有多少,你们知道吗?”
“我们其中请的演员,道具,场景搭建,脚本策划,这些你们都能保证比典藏华夏强?”
这……
李长生本来只不过是想用激将法,没想到却激起江南的逆反心理。
这几个问题,问得李长生和高远哑口无言。
是啊!
无论是从文化底蕴还是资金投资方面,典藏华夏几乎都是国内顶尖水平。
阳光电视台想在短期内打造这样一档节目。
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长生也不是门外汉,他听到江南如此说,只好服软道:
“江南江南,你别生气,我们也不过是想用激将法!”
“这样吧!绿沙电视台给你多少薪酬,我们阳光电视台出三倍。”
“典藏华夏一期给你多少投资?阳光电视台出双倍!”
李长生话音刚落。
苏大明腾的站了起来:
“李长生,你不要欺人太甚!”
要说这李长生,可是处处压过苏大明一头。
以前,苏大明自知在李长生面前没有优势,所以,即便明理暗里受了欺压。
也是敢怒不敢言。
可是今天。
天变了。
他现在,有了制胜法宝,有了尚方宝剑。
江南这么一大个定海神针就在自己电视台。
而且,易大天也朝自己抛出了橄榄枝。
这他娘不比什么牛逼?
还怕个李长生?
平生第一次,苏大明指着李长生的鼻子说道:
“李台长,以前我让着你,是因为上面支持你阳光电视台。”
“哼,你比我多什么?不就是多了点关系吗?”
“你手下的人比我强?还是节目比我好?”
“典藏华夏一期的观看人数在2.5亿,收视率达到95℅!”
“你阳光电视台有什么?五六十岁的人了,那点臭毛病还是不改!”
“看到好东西就想抢!我跟你说没门!”
“就是易老师,也要和绿沙电视台合作了!”
说真的,这一刻,苏大明台长总算一口气将积累在胸中十几年的怨气吐了出来。
李长生和高远从最初的错愕。
慢慢转变为担忧。
如果事实真的像苏台长所说,那阳光电视台的地位真是岌岌可危。
李长生看向易大天说道:
“易老师你真的准备和绿沙电视台合作?就因为他们这里出了个江南?”
易大天嗯哼一声说道:
“你们不也是因为这里出了个江南,所以才跑来的吗?”
“……”
呃……只能说大家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
他们争吵至此,不过就是为了江南。
李长生和高远见讨不到什么便宜,撂了几句狠话溜了。
偌大的会客室,又剩下江南苏台长,和王导,易大天四人。
除了江南,其余三人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江南自然也知道,想了想后说道:
“现在典藏华夏节目热度居高不下,无论是出于节目考虑,还是我个人的职业规划,我都想全心全意把这个节目做完。”
“但是与此同时,我特别想和易老师有合作,至于合作形式,可以由三位领导定。”
苏台长和王导同时松了一口气。
易大天也释然很多。
“那咱们就说定了!易老师和阳光电视台那边解约,放心吧,违约金我们台里也会承担一部分……”
苏台长大方的表示。
谈到资金,三个人不由得看向江南。
毕竟。
刚才李长生和高原,可是提出了每一期都给双倍投资金的建议。
也就是说。
苏台长曾经给过江南6000万。
那么,如果江南答应李长生的话,他就能得到一亿两千万。
想到这个数字,苏大明觉得一阵心绞痛。
“江南,刚才李长生也说了,如果你到他们那边,工资能翻三倍,典藏华夏节目的每一期投资额能翻一倍……”
“可是……咱们绿沙电视台……”
众所周知。
如今电视台的受众,几乎被新媒体和小视频挤占了一大半。
相应的,政策和企业的资金倾斜,也比以前少了很多。
虽然贵为国家电视台,但是绿沙电视台的资金,依然处于紧缺的状态。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江南这个香饽饽,把受众又抢回来。
但是苏大明却没办法保证能给江南足够的资金支持。
苏台长不由得愧疚自责悔恨,各种感情纠结在一起。
江南自然知道他的意思。
但是,人在虎背。
如果将来说自己现在制作节目,一期顶多一两千的花费。
那不但会大大拉低人们心目中关于典藏华夏的印象,更会引起大家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