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长平之战,秦军和赵军对战!
赵主无能,赵军四十几万士兵被白起逼迫的走投无路,只能请降。
白起答应了。
不过,赵军主力投降对于赵国来说,是灭顶之灾。
赵军不可能让白起轻而易举收服。
所以,赵军提出了投降条件。
就是优待俘虏、家眷性命,军队编制不变这些。
赵军所求也不多,白起同意了。
赵军也算求仁得仁。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赵军投降后,白起却下令坑杀了四十万已经投诚的赵军。
在那个信奉俘虏不可杀的年代。
善待俘虏不容置噱,从来没有人敢破坏。
不过……
白起却敢。
而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也许在特殊的时期,需要特殊的手段。
但是。
四十万生灵真的可以随便坑杀吗?
尤其是在他们已经表示要投降之后。
相信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敢问过白起!
同时,这个问题也日夜折磨着白起。
如若不然,他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尤其是在听到江南问话里的含义,是即便这些人已经投降的情况下,也要坑杀吗?
白起握着剑柄,虎目圆睁,他冷冷的盯着江南,几息之后才开口说道:
“你说什么?”
【天呐天呐,救命啊!这白起光凭眼神已经让人害怕了!】
【这演员的演技太强了!】
【江南是不是说错话了?】
【上面的人一点历史知识都没有吗?江南当然是在铤而走险!谁会在杀神武安君面前问这个问题?】
【话也不能这么说,既然是历史节目,就得问一些有建设性的话题!】
直播间外,网友们屏气凝神。
白起的气场实在太过可怕。
甚至穿过屏幕。
让万千网友和会议室的电视台领导们感到有些紧张。
同样,江南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是在激怒对方。
但是,他是故意的,在决定采访白起之前,他就想好一定要问这个问题。
白起是战神。
是武安君。
是提到名将都躲不开的一个大人物。
但是如何评判他?
绝对绕不开长平之战。
而这其中,众人争论的焦点,也就是在白起是否应该坑杀四十万已经投降的赵军。
这个问题他不能不问!
江南一字一顿说道:
“武安君,我的问题是,即便在四十万赵军已经答应投降的情况下,你也要坑杀他们吗?”
“当……然!”
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白起拖长音调!
当然两个字说的郑重其事。
江南拱手问道:
“请问武安君为什么要这么做?”
白起的眼神由刚开始的震怒,然后趋于平淡。
他握着剑柄站起身,如同欣赏猎物一样,围着江南转了一圈。
然后才开口揶揄道:
“在你们这些平民眼里,是不是一条人命大过天?”
他哈哈一笑,继续讲道:
“在我白起眼里,这四十万赵军是曾经残害我秦国百姓的禽兽,以后将是占领我秦国国土的铁骑!”
“他们是赵国的壁垒,就将是我秦国的祸害。”
“你们的眼里看的只有区区一条人命,而我白起的眼里却要看到秦国百年之后!”
“你们知道这对于秦国来说,这是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吗?”
嘶……
所谓,身在其位谋其事。
江南抬起眼帘,正好对上白起居高临下的视线。
“江南,你说你是来自2000年之后的龙国,那么我想问你,如果你的国土被侵犯,国人被蹂躏!”
“你是大将军的话,又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的敌人已经明确表示要投降的情况下,你会像朋友一样对待他们吗?”
“你可以对他们从前的兽行视而不见?当做从未发生?”
白起布袍黑袖挥舞,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里满是怒火。
尤其是在说到对于秦国当初的侵犯时,更显得有些怒不可遏。
时空转换了2000年,但是白起的情绪江南却能深刻的了解。
龙国的历史上,又岂止被蹂躏践踏?
那些惨痛的记忆早已经深深地埋在了华夏人的心中。
即便是不谙世事的孩童,从未经历过战争的青少年和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
只要提到龙国曾经受过的屈辱以及侵略者的累累恶行,华夏人无一不深恶痛绝。
那是切齿之痛,是烙印在整个华夏人骨血里的遗传。
【若有战召必回!】
【犯我龙国者虽远必诛!】
【此生不悔入华夏!】
这些响当当的口号可不是随便一想的文案。
这是所有华夏人发自肺腑的呐喊。
江南挺直了腰杆,拱手回道:
“我虽然来自2000年之后,但是我们的华夏却和武安君的秦国一样,也曾经被人看不起,也曾经被踩在脚下蹂躏!”
“那些历史,我们一刻都没有忘记,他们犯下的罪行,距离我生活的年代也不过区区几十年……”
“如果我是大将军,如果我是大将军!我是必像武安君一样,戎马一生皮革裹尸用我手中的武器捍卫华夏人的尊严!”
“我不但要杀,我还要让他们跪下!一个不行就杀十个,十个不行就一百个!”
“侵略者的面貌向来色厉内荏,我绝对要杀的他们片甲不留!跪在我们所有华夏人脚下忏悔他们的罪过!”
“我要杀!”
“民族之恨,国家之仇,唯有!”
“以杀止杀!”
江南越说越激动。
脑海里都是那些深刻在记忆里的华夏人抗争史,甚至说到最后,他几乎和武安君近在咫尺。
两个丝毫没有关联的,不同时空的人就这样心神交汇。
这一刻,他们心中抱着同样的信念。
那就是,豁出自己一条命,保家卫国!
武安君目光炯炯,重新打量着江南。
最后,他竟然爽朗地笑了起来。
“好吧,果然是华夏人,你与本将军的想法不谋而合。”
“来!饮了这杯秦凤酒!”
白起抓起酒壶,哗啦啦倒满两杯甘洌清澈的白酒。
递了一杯给江南。
略带酸苦的气味在营帐中弥漫开来。
江南接过,白起也不退让。
虚抬一杯,仰脖一饮而尽。
江南不会喝酒。
秦国的秦凤酒,他只在史书中见过。
世人皆知秦凤酒。
不过,这酒出名的不是因为它的好口味。
而是因为它的浓烈。
秦人居住在苦寒之地,食物自然不太精细,酿造的酒水也就比较粗旷,原汁原味。
江南刚把酒杯举到面前就闻到了几乎有些呛人的发酵味道。
【隔着屏幕,我都觉得这酒好烈!】
【江南会不会喝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