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杭州六合寺外的官道上,两驾马车急驰过来。

马车行至寺院门口石阶下,一个穿灰土布皂衫的男仆跳了下来。他踩着鼓点一样的步子直奔寺门。马车上几位孩童按捺不住萌动的童心,撩起车帘远远地看着石阶牌匾上写着的六个古朴峻拔的大字“敕造清忠道场”。

最小的那位男童,身着一件银白色锦袍,名叫乔三儿。乔三儿懵懂地吟读着上面的字“造”、“忠”、“道”他还没读完,就被他头插珠钗的母亲刘氏打断了。刘氏黛眉紧蹙,轻声细语地说:“大家稍安。”

此时天色即将沉暮,那叫朱阿广的男仆“砰砰砰”敲着庙门。不一会儿,门开了,走出一个机警的、穿着灰色僧衣的和尚。和尚双手合十,口里说到:“阿弥陀佛,小僧有礼了,施主万安,不知到此何干?”

男仆朱阿广看着眼前俊朗脱俗的和尚师傅,面露喜悦,抱拳还礼:“大师哥有礼,我们乃是山东郓州府阳谷县乡里人,今有十万火急之事特来求见清忠祖师武大人,劳烦师傅通禀。”朱阿广边说边从怀里拿出两只十两一锭的沉甸甸的“大银子”塞到“大师哥”和尚的手里,那年轻和尚吓得退后一步,连说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施主万万使不得。小僧代为通传便是,请门外安心,等候片刻。”说完和尚把朱红色的大门关上了。

庙门之上辉印着“六合禅寺”四个大字,寺庙石阶之下两架马车的架马正萧萧低鸣。

约莫半刻钟,庙门重开。那年轻和尚走了出来,脸上略带喜色,兴兴问道:“施主小哥,敢问你家官人为阳谷县何人?”男仆阿广早有准备,脱口而出:“我家主人正是阳谷县乡居鸭梨郓哥是也。”年轻和尚听罢,默记于心,随即又关上了庙门。

不会一儿,庙门敞开,和尚大喜,连说道:“施主万福,我家祖师有请。”男仆阿广扑腾扑腾奔向马车。两架马车突然变得异常躁动。一个三十八九岁的商贾模样壮年男子,拍起手惊叫道:“如此好也!如此好也!”

两架马车,大包小包,鱼贯而出,走入庙门,为首的是身着紫绸缎的商贾郓老板,郓老板身旁乃其珠光宝气之妻刘氏,刘氏左右有两位年纪轻轻的女仆王金奴和李月奴。郓老板身后,他家的另一男仆陈阿良紧紧地抱着他的公子乔三儿。朱阿广则两手牵着两个七八岁的女孩,此二女是郓老板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一名乔婉婉,一名乔翘翘,衣着彩锦,气质非凡。

一行九口人,在年轻“大师哥”的引领下,穿过古柏森森的中庭,来到庄严肃静的“大雄宝殿”门前。殿内走出一群僧侣,其中一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衣着华丽的郓老板见了他,扑通一声拜地,疾呼到:“武二哥。武二哥。”

“武二哥”的叫喊声在寺院回响。那人回应了,回应之声若洪钟般响亮:“有劳觉远师侄,快快扶起郓哥施主”。郓老板被扶了起来,他的男仆朱阿广赶忙上前拍拍他手上、腿上的尘灰。他轻轻推开仆人,一步一步向那人走近。

只见那人身长八尺,着一袭素色僧袍,气色镇静,胸前佩戴着一串由一百零八颗铁骨枣木珠串成的佛珠。他就是宋徽宗赏钱十万,敕封为“清忠祖师”,景阳冈打虎,江南独臂擒方腊的大英雄武松武二郎是也。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