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月总是烟雨多。清早上雾气蒙蒙,人也蒙蒙。街道上偶尔途径一二行人皆是步履闲适,连喻府门口的家丁倚着墙也在犯迷糊。
高墙之内一声惊呼,打破了这慵懒的平静——“老爷夫人大少爷!不好了,二少爷又离家出走了!!!”
大厅内正在悠闲吃早饭一家三口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大少爷喻江原扒完碗里最后一口米饭,轻轻放下筷子,叹了口气。
“这是小白今年第十六次离家出走了……”
老爷子一听,嘴角忍不住地抽了抽:“这个混小子,有本事跑远点!”越想越生气,胡子一翘,重重拍了下桌子,“不吃了,气都气饱了。”起身走出了房门。
剩下面面相觑的母子两人。喻夫人看了看老爷子空空的碗,笑着摇了摇头。
喻老爷本是朝中国子监的人前德高望重的先生,也是一手将当今太子带大的老师。册封太子之时,圣上欲大赐加赏给喻先生,谁知道喻老却跪在地上。称自己年事已大,身体状况日益下降,恐是无法担得起圣上委托,恳请圣上让其告老还乡,颐享天年。语气恳切,神色激动,一片对朝中上下赤忱之心。众臣中有被喻先生教过的就差没感激涕零抱头痛哭了。朝中一片感动,连高台之上的圣上眼底都见红了,大笔一挥又是加了许多奖赏,让喻先生安心回乡度过晚年了。
待喻先生携妻带子回到江南,众家丁天天看着面前这天天吹胡子瞪眼就差没活蹦乱跳的老爷,无语凝噎……
这哪里是传言中一丝不苟,沉稳自若的国子监第一先生!
这哪里是传言中身体日下,操劳过度卧床不起的重臣!
喻老爷回江南已有十年。大儿子喻江原未受自己父上为人臣子,桃李满天下的影响。投笔从商,一人养活了一家三个大蛀虫和府内几百家丁。蛀虫又以家里喻小白最为丧心病狂。
自小天天跟在大哥后面的喻江白,众人皆以为也会受大哥同化,又成一个精打细算又儒雅翩翩的商人。喻江白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谁知道十三岁一次离家出走,三天后喻家三口接到城南一家医馆小厮的报信,喻家小少爷赖在医馆抱着大夫大腿死活不松手哭着喊着要拜他为师。哭声惊天动地,医馆门前围着满满看热闹的人,严重影响了医馆生意。
待喻家三口赶到医馆,看到面前的场景。忍不住都深吸一口气,无语望苍天——
我天,这谁家熊孩子啊,不认识!
回到府中后,喻老爷嫌自己家小儿子丢人,气呼呼翘着胡子走远了。
喻小白眼巴巴地看向大哥,“大哥,我要学医!”
喻江原唇角勾起,笑眯眯地摸了摸自家小白的头,“小白要先问娘亲哦,哥哥还有账没看。先忙去了。”说罢,头也不回地赶忙走了。
喻小白又眼泪汪汪地看向自家娘亲,“娘亲,小白要学医!”
剩下的喻夫人嘴角一抽,看着眼前脸像花猫的儿子,又好气又好笑。她可没忘记自己家这儿子以前是怎么调皮捣蛋的。一开始感觉自家老爹每逢年节给周围邻坊写对联很帅,嚷嚷要练字。喻老爷子一听拍手叫好,后继有人了。但在喻小白连续折断第十三根喻老爷珍藏的毛笔,浪费掉不知道多少个名贵的墨块又在晚上写字睡着烛台掉落差点烧了半个书房还浑然不觉后,喻老爷一脸惶恐,让喻夫人赶紧劝阻自家儿子放弃练字吧。
后来,大彻大悟的喻小白决定跟着大哥经商,雄赳赳地皱着眉头看账本,谁知口水流了一账本,彻底毁了他大哥手下最大一家店铺的一年记录,后一脸愧疚要补偿帮忙研磨又毁了一众账本……喻家大少爷看着面前脸上都是墨汁又一脸委屈弟弟,无奈之下赶出书房从此划入黑名单系列。
这下,又要学医。喻夫人一脸凝重。“小白你为什么突然要学医啊!”
喻小白紧握拳头,铮铮有词:“因为城南李大夫能救长得好看的人!他可以趁机占便宜,我也要占。”
喻夫人一脸复杂。你咋不上天!
“大夫不是闹着玩的,关系到人命,要学很多东西……”喻夫人说着说着看到自家小儿子眼里的光芒。扶额,算了,随他去吧。
众人又以为喻小白还是又会出出什么幺蛾子,天天提心吊胆时刻保持警惕看有什么意外发生。可谁知喻小白天天安静地在房间内研读自家老爹给他搜罗的医书,闭门不出。
混世小魔王瞬间转性,安静到不可思议。
在窗户外面观察了一上午,脚都麻了的喻老爷,转头看向自家夫人,面色认真,“这小白是不是偷吃了城南李大夫的药!”
“……”
原来清早上喻府丫鬟小鱼一如既往去喊赖床不起的二少爷吃早饭。踏入房门早已是人去空空。桌子上留了一张纸条――
小鱼儿,照顾好我爹我娘我大哥,外面那么大,我还要去看看。
乍乍乎乎的小鱼一激动,忍不住大喊一声。
然而府里早已习惯了鱼儿一惊一乍的呼喊,更是习惯了二少爷家常饭一样的离家出走……
雾聚,细雨飘了开来。一切躁动又归于平静。
谁也不曾想到,喻江白这一坚持学医就是六年。喻老爷喻夫人亲眼看着自家小儿子从小惹祸精变成了一个风度悠然的翩翩少年。当然这是在外人眼中。
六年时间,就是再反应迟钝的人也能在喻江白一次次离家出走中看出点端倪……
因为这混小子离家出走的去处从来只有一个,那就是城南李大夫的医馆。开始老爷子恨不得是掀开小白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被李大夫放了什么东西,不然这混小子怎么都要把医馆当做自己家了。但一想到李大夫每年农忙过后,大开医馆,免费给远道而来的穷人家看病就诊,一副悬壶济世的高人模样……喻老爷子觉得还是自己想多了。
日子久了,喻家对李大夫难免有愧。隔三差五听着小厮回来报信——
“老爷,二少爷今天抓错了药,害人找上门差点揍了他一顿……”
“老爷,二少爷今天给病人熬药,把李大夫的灶台炸了……”
“老爷,二少爷今天学针刺,追着李大夫的病人就要上手,满头白发的老人啊,被他吓得直接从病床上起身奔出门去……”
“老爷,医馆今天没人,二少爷非要给李大夫治病,把李大夫胡子都揪了一撮……”
“老爷……”
“够了!”脸色一天比一天黑的喻老爷终于是听不下去了,“去去,把大少爷喊来!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