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脉昆仑山,又称昆仑虚、华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华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XJ、XC间,伸延至QH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这天,昆仑山脉最高的一处山峰,一队带着精密仪器的考古队,打破了以往的安静。
“现在是2017年5月13日,上午9点29分,这是我们上山的第四天清晨,我们目前的位置,在公格尔峰南面海拔6512米处,这座昆仑山脉之中最高的山峰总海拔是7649米,我们离峰顶只有不到15的路程,温度是摄氏零下14度,呵呵,还是挺冷的。教授说,遗迹就在附近。接近五年的研究探索,15次上山,终于到了见证辉煌的时刻,真是想想都兴奋。海拔6000多米的远古人类文明遗迹,我们的发现,将改变历史。”
一个穿着厚厚的防寒服装设备的青年,戴着一副像酒瓶底那么厚的眼镜,一脸兴奋地对着随身携带的摄像机镜头说道。
他叫向北,现年28岁,计算机专业博士兼考古专业硕士,至于为什么修习了这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专业,那是因为他找了一个考古专业的博士做女朋友,郑楠楠,今年27岁,比向北小一岁,考古专业博士,也是向北刚才提到的教授的得意门生,向北为了跟郑楠寸步不离,在25岁拿到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又花了三年时间,从零开始,拿到了考古专业硕士学位。
郑楠的导师,车教授,是一个对远古文明有着超高兴趣的狂热份子,为此他放弃了许多高校的执教邀请,放弃了高薪安逸的工作,东奔西走寻来了赞助,成立了这个拥有国际一流考古设备的考古队,带着他的队员,坚持不懈寻找传说中远古人类文明的遗迹。
历时五年,终于在这昆仑山脉,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即将出现历史性的进展,这重大的突破,这发现,如向北所说,将改变历史。
“向北,快来,找到了!”郑楠一脸兴奋地冲向北喊道,向北听得出她声音里的激动,这声音听起来比她平时的语调要尖锐很多。
“下面,就是见证历史的时刻!”向北兴奋地冲摄像头说完,麻利收拾好东西,一路小跑跑了过去。
众人面前是一个山洞,一个原本被积雪覆盖,此刻积雪被扫除暴露出真面目的山洞,山洞有一人多高,规整的拱形没有一丝特别,在这6000多米的海拔却显得绝不普通。因为这山洞明显透着人工挖掘的痕迹,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可能人工挖掘一个山洞,是很稀松平常,但这可是人迹罕至,终年积雪,海拔6000多米的昆仑顶峰!
什么人,会在这种地方挖掘这样一个山洞,这山洞又是做什么的呢?众人一概不知,只是伸手抚摸这山洞门口的岩石,凹凸不平却又光滑没有棱角,这是被岁月打磨的痕迹,而且短时间不会有这种效果。
“海拔6000多米的人工山洞,凭现在的技术也有难度,古时候的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向北惊叹道。
“终于找到了,一直以来我就像个找不到家的孩子……”车教授神色激动,一脸的感慨。
向北和郑楠相视一笑,车教授这感慨听起来似乎很做作,但是越是做研究的时间久的人,越能感受到其中真挚的感情,那种研究陷入瓶颈,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的感觉,就像是没了家的孩子一样,迷茫,无助。
“走!”车教授大手一挥,率先走进了山洞,余下众人紧跟其后。
越往山洞里面走,向北等人的表情就越是夸张,心情就越是震撼。
约摸有30分钟的时间,众人都一直走在一条疑似人工挖掘的甬道里,这甬道并非一条直线,而是盘旋向下的,一直往山腹的方向延伸。
这甬道里,一个个台阶平整光滑,高度也惊人地完全相同。这点在高山作业中是很难完成的,台阶平整光滑这个不难,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只要舍得成本抛光打磨,完全可以做到,但是毕竟是山道,哪怕各大5A景区都没这么奢侈的行为。而且台阶的高度,爬过山的人都知道,上山的台阶都是顺着山势修建的,做台阶的石材也是就地取材,所以山路的台阶一脚高一脚低太正常不过了,而且越是古老的山路,这种情况越明显。君不见万里长城上的台阶,说是参差不齐还不够形象,那完全就是一步浑身是汗,一步云淡风轻。
而这里,人迹罕至的昆仑山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居然有这样一条如此“奢侈”的甬道直通山腹,而且看样子还是早在从前非常遥远的年代就修建而成了。向北不是学建筑土木工程的,他不知道以现在的技术能不能人工开凿出一条这样盘旋向下通向山腹的山路。盘山公路他见过,不过那是修在山表面,像这样修在山腹部的,他没见过。打通山洞给公路和火车开路,那样的涵洞他见过,那基本上是一条公路修建过程中,最难施工的地段了。像这样在海拔6000米的山腹之中打转的甬道,他以前没见过,听都没听过。
半个小时的路程绝不是这条盘旋甬道的全部长度,事实上连一半都不到,众人走了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才走到了这条山腹内部“盘山公路”的尽头,来到一个空旷敞亮的石室之中。
“那是什么!”
石室之中的布局很简单,但却让刚刚走进来的众人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撼。
只见石室的正中央,摆放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冰棺,远远望去,隐约看得出有人身着华服躺在里面,只不过由于距离的原因,并不能看得出里面的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美还是丑。
这显然不是众人震撼的原因,作为资深且专业的考古队,在场的诸位没少进过古墓,遗迹之类的场所,贵妇人的奢华水晶棺,暴发户的刺眼金棺,什么千奇百怪的棺材没见过,区区一个冰棺,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在这冰棺的正上方,有一面铜镜,样式古朴,散发着淡淡的金光。
众人震撼的原因不是这铜镜价值连城,而且第一眼离这么远也看不出这古物一样的东西到底价值几何,更不是它会发光,这世间荧光物质虽然不多,但也绝不罕见,也许这铜镜表面经过某些荧光物质的处理也说不定。
让大家瞪大眼睛,合不拢嘴的原因是,这铜镜是飘在半空中的!
准确的说,是悬浮在半空中,没有任何东西支撑,也没用任何绳索挂吊,就那么静静的,安安稳稳的悬浮在冰棺上方!
“太虚幻镜,又见面了……”车教授神色激动,喃喃自语,声音极小,小到身边的郑楠和向北以为那是车教授急促的呼吸声。
这种场面,大概只有在玄幻小说里可以看到吧,一些高科技的科幻电影里可能也不稀奇,但出现在这里,一个据说是远古遗迹的石室中,就太让人瞠目结舌了。
虽然作为一名考古学者,没少跟尸体以及墓室打交道,但是郑楠和向北却是地地道道的无神论者,看到这一幕,两人脑海里震惊之余,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不是鬼神,而是科学!
想到科学,两人不约而同吃惊喊出一句:“反重力技术!”
两人彼此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骇和兴奋,还有不解!
“不应该啊,据我所知,全球各个高端物理实验室,攻关反重力这个课题的不在少数,但是进展缓慢,甚至连起步都谈不上。这种应用到实物的成熟技术,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古代人能拥有这种技术?!”向北忍不住说道。
“难道这不是远古人类的文明遗迹,而是现代人的秘密实验基地?”郑楠脑洞大开,猜测道,虽然这个猜测她是百分之一万不相信。
“不可能。”向北果断摇了摇头:“一路上,我仔细观察了,这山洞,这台阶,包括这石室,风化程度很明显,虽然不是这方面专家,但是我也看得出,这是很久以前开凿的,至少千年以上!”
“可这太不可思议了!”郑楠惊叹道,这还是她印象中那个生产力低下,技术水平落后的古代么,这种技术,现代人也做不到啊!
“走,跟上去看看!”向北指了指已经不知不觉走到铜镜下方的车教授。
在铜镜下方往上看,其实除了视角跟在远处看有些不同,其他的,并没有太大区别,除了更加确定这铜镜确实没有任何东西支撑外,唯一的感觉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个时候,在场的诸位没有不想亲手摸摸这铜镜,确认自己所见非虚的!可是,这铜镜悬浮在约有5米高的半空中,要怎么够得着呢?这可是将近两层楼的高度了,跳起来也够不着。除非,有块垫脚石……
想到垫脚石,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位于铜镜正下方的冰棺。
这冰棺远处看没什么特别,此刻众人仔细一看,才发现,这那是一个冰棺啊,这分明就是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的冰块,完全的一整块,里面冻着个栩栩如生的中年男人,像是琥珀一样。
在这冰棺,或者说是冰块的朝上的一面,刻着两个古老的文字一样的符号,郑楠和向北不约而同念了出来:
“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