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带着吴念,先到了学校教务处找到了亲戚。
“这是你大伯,七岁时曾经见过的,你还记得吗?”随着父亲的声音,吴念看到了他。四十多岁的年纪,戴着眼镜,完全是老师的模样,一脸慈祥、温和地笑容,向他们父女二人走过来。
“这就是念念?六年没见现在长这么高了,也更漂亮了。”大伯对着父亲夸奖,又补充地说道,
“孩子的所有手续都办好了,你放心吧,看过念念小学的档案成绩很好,还是班干部。这里条件是比不上城里,不过有什么需要就来找我。”
“谢谢大伯”,吴念感动地对大伯说道,她的心中突然升起一种温暖。因为他的笑容,因为他的言语,也因为早就知道他是这个陌生的地方她唯一的亲人。
六年前,父亲曾带着她和弟弟回到家乡的村子。那里有爷爷奶奶、叔叔姑姑,还有一些关系很近的亲戚。
也就是因为那一次回来,父亲在心中做了转业回家乡的决定,也是为了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未来长远发展考虑。父亲就业的城市还是各方面比较落后的。
随后,大伯带着父女办了入学报道的手续,又领着去了宿舍,安排了住宿的床位。
宿舍是一个大大的房间,似乎所有的同学都住在这一间房间里,只有两人一组的上下铺铁板床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因为来得早,吴念就有挑选的优势,她找了一个角落的下铺,把衣物放在床上。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是喜欢安安静静、不被打扰、也不打扰他人的方式存在。
第一次住校没有经验,后来才知道应该选上铺。
随后,他们去了食堂,大伯用自己的一些钱为吴念换成一个月的饭票后交给她。
“在学校吃饭每次要用这个,而且记得要早点来,晚了就凉了。”对着吴念说完,又对爸爸说:
“我的情况你也了解,也是一贫如洗,就算一点心意吧”,父亲本想推辞,可大伯坚持也就只好作罢。
最后一站就是教室,因为这个农村的中学,没有什么现代学校的配置,比如图书馆、艺术馆之类,就只有上课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
中午,因大伯家离学校并不近,父亲就请大伯在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吃饭,三人一起吃过午饭后,大伯交待了好多事情,都说完了,父亲就要回家了。
吴念突然心里很难过,必竟还是一个13岁的小孩儿,第一次离开家。每天没有了家人,她还是觉得害怕。
“爸,我害怕”,吴念说着,眼泪就掉下来。
“学校很安全,除了周日学校规定学生不能出学校,而且还有大伯,孩子,你别害怕。”大伯也有些心疼了。她自己也有个女儿但却家吃家住,能体谅这么小的孩子第一次住校的心情,他掏出卫生纸,递给吴念。
“你大伯说的对,你从小最懂事,更要坚强点。”吴念感觉到爸爸心里也挺难过。
“嗯,我知道了。”她无可奈何地对着父亲,无可奈何地擦干了眼泪。
父亲走了,下午大伯也有事,就把吴念送到了上课的教室。预习功课,一直是她的习惯,也是保持好成绩的基础。
她走进教室,教室空无一人。
她环视了一下,看到教室有一面大黑板,上面还有粉笔字。桌椅也有些横七竖八,地上还有废旧的杂物。
记得小学时,放假前老师最后一天总是会安排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很干净。每学期报道时,教室也总是干净、整洁。
可现在,这里却这样。
吴念从小学就是学习委员,因为成绩好。所以从小学就被教育过,班干部就是要有觉悟和带头作用,在家也是常做家务,做饭,习惯成自然。
在这么脏乱的地方没法子看书,于是她先找到板擦,把黑板先擦干净,找到脸盆和接水的地方,洒在地上一些水,避免起尘土,接着就拿起笤帚开始扫地。
她一个人正默默地干着,全然没有注意有一个同学走进了教室,正盯着她。
教室挺大,她扫地得猫腰,还要打扫每一个桌子底下,扫完了之后再把桌子和椅子摆放整齐。吴念很瘦,没什么力气,一会儿就有觉得身上有点冒汗了,她伸起腰,抬起头,就看到面前两米左右有一个男生在站着。
他穿着一身运动服,个子还挺高,吴念觉得似乎比自己高一头半。皮肤有些黝黑,鼻梁高高的,脸型有些棱角,最主要的是一双眼睛挺大还挺有神。
男生也看着她,对着她笑了笑,说:
“我也是这个班的新同学,我叫顾想,我来帮你吧。”
他先去四处打开了窗户,让新空气能进入教室,也让扫地尘土飞出去。
之后开始帮她搬动桌椅。
男生并不多话,吴念也怕和陌生人说话,虽然是新同学不那么害怕。可他是男生,吴念上小学的时候就没有和男生往来过,就是每天上课、回家。
经过努力和配合,他们终于把地扫完了,桌椅也摆放得很整齐。
他们站在讲台上,看着整洁一新的教室,心里挺高兴。
劳动让人忘记一些东西,也让同学关系少一些紧张,二人转头相互看了一眼儿,吴念的脸色因为天气热加上劳动后有些发红,看着经过干净整洁的环境觉得心情好,嘴角也上扬了一些。
“你叫什么名字?”顾想看着他问,
“吴念”,因为他的帮忙,吴念心里觉得挺感谢,就礼貌地回答了。
“我要回家了,我家就住河对岸。你呢?也在这镇上住吗?”
“我回宿舍,住校。”吴念再回答;
“那明天见”。说完,男生就离开教室了。
吴念在教室里看了一会儿书,之后关上了窗户,关上了教室的门返回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