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是优等生,所以成绩并不是一下子一落千丈,而是最初的勉强追得上老师的进度。这表面上,让老师没发现我的异样,让我心理上觉得舒服,就像自己明明已经在深夜爬上华山,却没被太阳发现自己,自己却心知肚明的。
起码没有被老师责怪吧。
只不过上课时心里想的是游戏闯关,所以根本听不进什么内容。
做作业的时候想的也不外乎是游戏里的图像,即使新奇古怪——你一定会奇怪:何以这样的状态能完成作业吧?其实我有绝招,现在只要你上网搜索,作业答案尽在其中,一抄了事。
什么?网上的答案只供参与,只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难道我不需要帮助吗?
对!开始成绩只是稍微下降,不明显,父母也不会警觉。父母突然变成阳光照射下的尘埃,你不仔细去观察,未必发现,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这种感觉曾经让我害怕,父母真如此吗?那么我是不是不再需要父母了吗?是不是说明我已经独立到可以脱离父母了呢?
直到高二才出现红灯闪闪,父母开始焦急却无策可施。
红灯闪闪的我确实产生过强烈的期盼,希望能够一鼓作气地追上那些优等生,特别想到自己也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优等生时,特别是自己从小自今从未如此落泊过。
怎么说呢?这些红色的闪光侵蚀了我一直满不在乎的坦然,就像一片流酸腐蚀了干净的大地,或一股工厂废水倒进良好生态的河流,一切的安详都被这红色所毁灭。
当时的我就像溺水的孩子,拼命挣扎着往水面上浮出,可是水流太急,浪头太大,自己的力量太微小了,一直浮沉于下游。
(现在才看明白:当时的自己基础渐渐薄弱,不扎实,就像建筑楼房的地基打得不结实,建造的楼房尽早要倒塌,而这个倒塌发生的时间点就在高二。
因为我没有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累积,没有系统地掌握学习课程,造成课程上的“断层”,就像威化饼中间出现松动;对于新课程我又听不懂,所以不能理解其中的要害,觉得难以掌握。
于是无论我愿意在学习上花费多少功夫,效果依然不明显。这让我泄气,甚至产生一种“我比别人笨”的烂罐子烂摔的心态——总之我怎么学也比不上别人,何必辛苦呢?于是游戏几乎成为我生活的全部,可是我不开心——我知道,所以我才挣扎。
如果我不知道,多好啊!是吗?我就不会产生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就不会这么难受。
“不是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需要做什么,能走向什么方向,这是无望,甚至是绝望。
挣扎,说明你还努力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希望。就像黑夜中赶夜路,你知道黎明总会来临,所以你的恐惧会减弱,因为你奔向的是黎明的光芒。
人经历了危机或困难或挫折之后的旅程是寻找希望的过程——有人目标清晰,坚定不移,任何危机、困难、挫折都阻挡不了他的前进;有人有目标却目标变化不定,容易产生冲突;有人无目标,随波逐流,随机应变,仅仅是生存着而已……”
所以我现在努力成为有目标,且坚定不移地往前走的人。
“什么目标?”
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帮助那些与我有同样经历的孩子。我想这是我这一辈子唯一伟大的念头了吧。)
成绩差了,我对作业呀、听课啊、复习呀、预习啊,通通提不起兴致,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渐少,因为我无法从这些劳作中体验到愉悦。——追求愉悦感,算不算是人的本能呢?
而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电子游戏中,在那个虚拟的空间里,我能体会到一级一级晋升的喜悦——多么简单啊!只要你升上一级,就会奖励你新的武器、新的能力、新的旅程,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成就呢!
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小甜头,还有心理上的回报。
而让我更加沉迷其中,让我觉得自己能力无限,像这个游戏的上帝,一切尽在我的控制之下;让我觉得自己愉悦不断,像春姑娘走进深圳春节的花市,哪儿都有奇花异卉。
而且只要你一直一直地玩这个游戏,慢慢地,你就能掌握其中的规律,甚至能够预测到你会遇到的险境,遇到的人物,并一一破除,破解。
总之,这些游戏吸引着我,让我觉得自己只有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才能充分发挥或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回到真实的现实时我只是感到身心疲倦,要应对那么多复杂而错乱的功课,实在让我难以适从——又一次迅速地投入游戏中。
这加剧了我投入的兴趣,缩短了我活在真实生活的时间。
于是虚拟与真实互相交替,兴奋刺激与平淡无奇互相争夺我的内心。
焦虑,是难免的。
激烈程度就像飞仔飞女打群架,毫无章法,也无缘由,只想发泄青春多余的精力而已。
(这或许就是你患病的原因吧。
真实的人应该活在真实的人生中,活在虚拟世界的人如何穿越了虚拟到达真实,这是许多心理疾病的源头。
面对平淡无奇,对你来说,应该很可怕吧?当你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还落得个父母担忧,确实不好受吧?
我想你的恐惧更多来源于心无所依吧。父亲忙于工作,母亲忙于麻将,妹妹忙于打扮,朋友又不多一个,你想追求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却无指引的导师,也无模仿的榜样。这才让你迷失了方向吧。)
到了高三,我父母根本就不管我了,也自由了。我甚至想象着自己能够完全挣脱父母的管束,去过一些只有自己的生活——
没想到发生这件事,毁掉了他们。就像碾路机把一片喧闹无比的杂乱无章的路面一下子全部碾平,那种冲击力确实惊人!
怎么毁?他们连住了二三十年的家也不要,——那个我出生的地方,陪伴我成长的地方,如果在判刑那天宣判死刑的话,那儿可是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啊——执意要搬走。这算不算毁了呢?
你记得自己高二拼命上网玩游戏的那段时间吗?
——记忆不太清楚,唯一记得的是脾气特坏,谁阻挡我的就是魔鬼,必须杀杀杀!
杀?
——游戏里的必胜技啊。
哦,游戏。你没感觉出自己生病了吗?(从心理病历上可以看出,他从高二后半学期开始有诊断记录,这是否说明他父母已经从他的某些表现里发现他疾病的症状,所以高三才放手了呢?)
——没有啊!只是感觉到自己上瘾了,日思夜想的全是游戏里的画面以及每次攻关的刺激;甚至有时觉得这些游戏就像“毒品”,每天都得吸上,不然整天就没什么精神头,状态就像电视里播放吸毒者没有毒品的模样一样。
这还不算生病吗?
——不太算吧。真正生病是高三的寒假时,父母不怎么管,我打了三天三夜后,晕倒在屋里,被我妹妹发现。送去医院抢救过来,最终要住院三天,说留院观察,才让我回家。
电子游戏的不断更新,确实大大刺激了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吧,总让人觉得特别有趣,特别是让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的青少年更容易沉迷其中。
——对头!
可是也不至于拿命来拼吧?
——没有呀!只不过新开发的高清晰画面、激荡人心的故事情节以及震撼感极强的音响实在太吸引人了,才忘记了吃饭,饿了随便弄一点吃,困了眯瞪一会,才搞得胃抽筋,差点儿胃穿孔之嘛。
父母担心吧?
——本来我回到家里有点内疚,可是父母又为第二天的年夜饭吵起来了。于是内心刚刚萌生的一点点愧疚就被他们的没有子弹的销烟所覆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