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喜欢母亲这么多的爱,或许是我不懂得珍惜吧。有时我觉得母亲给予的爱太沉重了,沉重到我不堪承负。一个人的生活总是超负荷的学习,很多时候会觉得很累,累到想放弃来求得解脱。可是我又不敢。

而且这种感觉又不能说,说了别人还以为你在炫耀,而无法体谅这种苦。

所以我选择了与那个男生在一起,因为他给予我理想中的爱,只有轻松愉快,或者说只要快乐就好。”

“你想象中的爱就是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责任,甚至不必付出代价,就可以得到的吗?”

“难道真爱不是这样的吗?不是说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吗?仅仅因为爱。”

“你是被文艺浪漫毒害的一个啊!”

“什么?”

“有些人把电视电影甚至小说甚至人们传说中的东西当真了。例如真爱只有快乐。一旦真爱里出现问题、烦恼,就马上否认这是真爱。你说人生有可能只顺利没有波折吗?”

“不可能。”

“真爱也一样。”

“你是说我与他之间的关系不是真爱?”

“我现在回答不了你的问题。起码要听完你的故事,我才能作出某种判断。对吗?”

她沉默地凝望着我,我似乎是明亮中的一个黑点,必须非常仔细地分辨,凝神静气才能看清。

只好坐在老人家们的身旁,开始我的征途。

在细心又耐心的寻找中,我发现了刚才那个女孩提到的案件。

只不过无论那份报纸都仅仅一带而过,偶有评语也精简如珍珠。

事情是这样的:在当年的今天,深圳市某重点中学校园里,放学后的某高三男生用水果刀刺死某高二男生,一刀毙命。当时在场还有高二男生的前女友。估计男女谈判不成,则出刀。(所以有些报导也在猜测是不是前女友出刀,找来高三男生替罪的。)

后续报导里说到,抓捕到这杀人者,沉迷于网游的他竟然说他还以为自己正在打怪,对方是一只可怕又惹人厌的怪兽而已。

甚至没有多谈一会角色的各种问题,就开始严厉地批评所有网瘾的孩子;也有的开始探讨如此治疗这些令家长头痛的小朋友;也有的开始警戒那些还未成长起来的孩子家长要警惕,或者预防孩子被网络所“绑架”……

从以上的各种资料分析得出,这是我的个人见解咯:就像研究心理疾病的案例一样从所有表面的信息,推测出病人生病的原因,只要找出源头,那么想要医治就会显得轻松。或者套用别人的话语,只要找到源头,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高三男生面临的压力是全中国的孩子都必定会深刻体会的,就是高考压力,让大家都挤在竞争的独木桥上,怎么不叫人担心呢?而且因为沉迷于网游,他的成绩必定受到不可避免的影响;或者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容易沉迷于一件事情的人往往个性较为软弱,意志力不够坚强,所以他自己难以独自脱离这种沉迷,或者独自改掉这个坏习惯。

从表面上看,一个软弱的人突然做出如此胆大妄为的事情来,必定有他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潜伏在他内心深处强劲的推动力。是什么呢?是因为高考压力,还是因为对女孩的痴迷呢?

不过报上并没有照片,无法从相貌里分析出表层的个性来;也没有相关介绍,难以判断这三个人的真实关系。

难道这男生真的是这女生杀的吗?而高三男生只是替罪羔羊吗?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晚上的梦魔是无法控制的,唯有放手,任由它来骚扰。

不过,白天的清醒却让我精疲力竭。你想一下,白天除了学习还得打工。

清醒的我每个时刻也得小心翼翼,以免胡思乱想来打扰我的正常运作。稍有一丁点的差错,都让我感觉到惊心动魄的危险,是不是梦魔已经打破黑夜的掩护,突破了白天的光明,准备侵占我的清醒呢?

几乎每时每刻都活在不安中,如果不是有经济需求的窘迫,我恐怕早就崩溃了吧。

因为我搬出表哥家后在深圳市区租房子,若在校区附近则必须付出高昂的租金,因为这儿是重点学校。你也知道,周遭的房子早就被地产中介炒得火红火绿,根本认不清它原来的样子了。高价房、高价租在这儿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可是离校区远的又得支付频繁往来的交通费。

无论你怎么计算,这些费用都会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于是我必须打工来换取这份生存。说来好笑,未满十八岁前只好做黑工,就连肯德基在深圳招十八岁以下十六岁以上的勤工俭学工也只有中心书城一家店,排班也未必轮到你。

黑工则容易找得多,只是工作繁杂又多而工资却低廉又受气——没办法的我只有忍耐。幸亏,同事还是好人多,不少体贴我的都帮我一把,被老板发现又被骂一顿了事。

所以我宁可一个人做,免得祸害旁人——这些经历,让我明白活下去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活着没有希望——每夜的梦、每日的克制,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呢?

对,人的忍耐总有个极限,之所以步入这儿,我想也是因为我已经感觉到这个极限很快要到来了。就像你登上珠峰之前就能从云雾中依稀看到冰雪覆盖的顶峰了,呼吸困难,心肺憔悴,力量微薄到极点,几近消亡。这时,你必须果断地采取措施,不是退下,就得吸氧来继续你的行程。”

(她把我当作氧气,可是她究竟有没有看清自己需要的是氧气呢?还是退下啊?)

可是女孩并没发现高三男生对自己的感情,或者她隐瞒了这一部分,是因为她不愿意谈及,还是因为她的潜意识告诉她:这就是她的心魔呢?

报纸上的日期是对应上了,内容只是相仿,没有姓名可印证,我猜测这应该是女孩所说的案件吧?

我讨厌这种感觉,这种不确实,对于心理学的人来说,面对报纸这种死物难以做心理咨询,对着人还可以问个明白。

不对,报纸也是活物,它是记者们撰写出来的呀!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