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美丽的故事,也抵挡不住“可是”的威力。
三个月后的某一天,当时面试我的五个领导同时出现在办公室里,特赦我可以提早下班。懵懂的我还叫上了来这边实习的丽娜和胜男(我上的是大专,三年制的。她们是四年制,本科。所以我在努力找工作时,她们还在学校好吃好睡地等毕业。)一起看了场电影,吃了顿大餐。我对大餐的概念是十五块RMB以上的,这在当时可是我一天的生活费。
第二天,准时来到办公室,张总和其中最年长的领导人早早等在那里。我当时一点危机感都没有,还是认真地干着我的老三样。
要不说人家张总是好领导呢,他一根接一根的抽烟,就是开不了口说话。还是那最年长的领导人开的口。于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努力了三个月后丢掉了。
那天是我毕业后第一次喝酒,虽然只有一杯,不够填满一瓶底的量。
然后我又开始了蜜蜂采蜜般疯狂找工作的日子。很快,借着我那只有三个月,却被我夸大为九个月的工作经验,我在一个超市配送公司找到了一份总秘的秘书工作。
总秘的秘书工作!千万别看成是总经理的秘书,而是总经理秘书的秘书。
我到现在都很奇怪我前两次的工作经历。第一次就不提了。(后来再见到张总时才知道,因为六个合伙人意见不合,且有人看不惯张总对我这个员工过份照顾,准备将张总踢出合伙人的行列,顺带着我也就被踢了出来。不过还真要感谢他们,要不我现在不会有这份工作。)这第二次就更离谱了,谁见过给秘书找秘书的。我就是!
这个超市在当地算是小有名气,因为是家族企业,能做到省内各地处处开花,已是不小的本领。可是他们不满足于只做超市,想拓展服装领域,于是高薪聘请了一位满嘴“母亲的”、“太阳的”台湾人做超市配送的总经理,他们自己专心去做服装了。
台湾人每天10点过后才打卡,11点半准时下班。然后他自己带来的秘书将所有的工作分配给我后也会在15点时消失,于是我成了15点后的权威,所有人听我指挥,一百多口子呀。
那段日子过得还是很潇洒的。虽然工资少得可怜,奖金一分没有,但是那无限膨i胀的领导欲充分填满了物质生活不足带来的空缺。很快的,狐假虎威的骂名使我成了公司的众矢之的。
就在我不知是该改变为人处事的态度,还是等着台湾人或是他的秘书找我谈话,还是我主动找台湾人或是他的秘书谈话的矛盾时刻,张总的电话不期而至。
从前并不能体会什么叫做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张总的一番话却让我彻底明白了。
“小李,我想干个送饭的活。主要针对高新区里的写字楼。明年高新二区就开放使用了,到时的需求量会很大。你能来帮我吗?”
“可是我什么都不会!”
“没关系的,谁一出娘胎就什么都会呀。我这不也是在创业,也是在摸索嘛。其实你是个很不错的孩子,虽然咱们只接触了两个多月。两个月可能很短,不够将一个人看的透彻,但是我相信你是个稳扎稳打、肯吃苦的孩子。你现在就像十年前的我,那时候我就在为要不要踏出下海的那一步犹豫不决,但我还是要试试,尽管我对自己并没有多少信心。同样的,你现在也面临着选择。如果你放弃了,也许你就会在现在这个地方继续做着同样的工作,也许将来会有晋升的机会,但你永远都是在听别人的话办事。又或者你选择和我一起干,可能前期工作会很困难,我能给你的报酬也不会很高,但是我相信咱俩一起努力了,哪怕到时是失败的结局,你也不会感到遗憾吧。”
这是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肯定过我能力的人。现在想想,也许张总当时只是为了骗我去当这个廉价劳动力,才不惜牺牲着我和他的电话费,(那年头移动公司还是双向收费制,真是冤死了那些被移动白白侵吞了的RMB呀。)苦口婆心地赞美似的劝说我离开台湾人的管制。
好吧,坦白说张总的话确实打动了我。谁想一辈子都给别人打工,一辈子听人摆布,尽管有这种想法却没法这样做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于是在我决定改变为人处事的方法,台湾人或他的秘书没找我谈话,我也没找台湾人或他的秘书谈话前,我递交了辞呈。
我不知道我的离开有没有给那个公司带来什么变化,也不知道那百来号人有没有因为我的离开而欢呼,总之我开始了和张总一起创业的生活。那已是我毕业一年零九个月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