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边渐渐地亮起来,好像谁在淡青色的天畔抹上了一层粉红色,在粉红色下面隐藏着无数道金光。一会儿,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大地也渐渐地光亮了起来。这时,曙光如鲜花绽放,如水波四散,煞是动人。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窗外照在徐久远脸上,他便醒了。而此时,凡凌嘉和凡老爹早已起床,弄好了早饭,热气腾腾的,只等人来吃。一阵洗漱过后,徐久远和凡老爹、凡凌嘉一起用过早饭了。一顿饭过后,凡老爹和徐久远到了村上祠堂,将徐久远这位新先生介绍给学生们的家长,也就是百步村的村民,过后凡老爹对徐久远说:“先生,以前在村子里教书的是我们村子里的老学究,孙老先生,不过他年岁大了,有点力不从心。所以村子里一直在找适合的先生,多亏先生来了。”说完让徐久远中午回家记得吃饭,又让徐久远跟着村民去村上的小学堂,便走了。走了一会儿,才走到一个小山坡面前。

山坡往上走十余米至半腰,地势稍平,前面有一片竹林,竹林后就是百步村的学堂。徐久远对带他来的村民说了声谢谢,并对他说:“我己经认识路了,多谢你啊。”便让他回去了。徐久远自己迈着小腿继续往前走。一个小径出现在竹林中,蜿蜒至学堂。漫步其中,竹香袭面,清气流身,如沐春风,让人不觉间精神一振。清风徐来,连绵成片的竹林摇摆着风的节奏,轻摇慢舞,沙沙作响,似呢喃,似私语。

八岁孩提子,从师入学堂,整容端坐席,开口诵朗朗。

就如诗歌所写,刚出竹林,徐久远就听到了一阵朗朗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是一个以木质结构为主,砖石为辅的私塾,古风古韵,四面大窗户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室内采光,窗户上还有竹帘卷着,必要时可以放下来。房间内大约有十余位摇头晃脑朗读的孩童,年纪都是七八岁左右,两个孩童共用一张桌子,配有凳子,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房屋正东挂着一张画像,应该是孔夫子,下面是一张大桌子,桌子后是一张椅子,桌子上除了笔墨纸砚还有诗书教材,另外还有一壶浓茶。

椅子上坐着一位七十余岁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应该就是凡老爹曾经说过的孙老先生了。徐久远在门口的位置,站在一旁听了好一会。孙老先生讲的是三字经,三字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一部启蒙教材,通篇连贯,音律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孙老先生讲学完全不像是在现代所认为的古代讲学那样死板,并不是简单的领着孩童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他还做了讲解,这在古代应该是难能可贵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这一句是说,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

孙老先生虽然做了讲解,但是言语上又是古言又是白话文,仿佛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摇头晃脑的,下面的孩童们也跟着摇头晃脑的,徐久远看着这样的场景,心中不禁想到:该说,真不愧是古代吗?有韵味啊!又等了一会儿,等孙老先生累了休息的时候,徐久远走了进去,对孙老先生作揖施礼道:“老先生,辛苦了,不才后学末进前来兹听教诲。”孙老先生正在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听到动静后,睁开了眼睛看了看,等听到了徐久远的这番话后,顿时眉开眼笑,脸上的仄子也一层层的荡漾起来了。孙老先生笑眯眯地说:“好,好,好,后生有福啊。”徐久远立马走近了过去,拿起桌上的茶壶,为老先生重新沏了一杯浓茶。等沏完了一杯茶后,徐久远立在老先生一旁恭敬地问道:“老先生,我是即时接手教务?还是先慢慢熟悉下?”老先生用慈祥的目光看着徐久远,缓缓地说道:“不急,不急,今天你先随我熟悉一番,仔细了解各位儿童的进度。”徐久远一听,马上说道:“那唯老先生马首是瞻。”两人相视一眼,微微一笑。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老先生觉得歇息够了,便领着徐久远进了课堂。一群正闹得乱哄哄玩得不亦乐乎的孩童,一见老先生进来,立马乖巧地回到座位,一副乖巧听话的样子。老先生站在上首,用力的咳嗽了几声,然后指着徐久远对着这群学生说:“这以后便是你们的新先生了,以后老夫便可功成身退了,你们这帮顽童,要好好听新先生的教导,知道不?现在让新先生徐久远久远先生为你们说几句。”说完,身子一退,把身后的徐久远露了出来。徐久远一见如此,只好站了出来说:“各位孩子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先生,你们可以叫我久远先生。”然后只听见十余位孩童齐声地说到:“久远先生好。”如此一番后,徐久远便与学堂里的众孩童认识了。老先生也让徐久远立于一旁,自己便教学生去了。

只见老先生坐在上首,对着孩童们说:“昨天我们己经学习完了《三字经》,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千字文》。来跟着我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老先生讲的是千字文,千字文可以说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一部启蒙教材之一,通篇协美,韵律合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孙老秀才讲学完全不像是徐久远所认为的古代讲学那样死板,也不是简单的领着孩童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他还做了讲解,这在古代应该是难能可贵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此一句出自《易经》,妙不可言。意思是说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玄黄非单单指颜色,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此乃天道高远,地道深邃......”孙老秀才虽然做了讲解,但是言语上又是古言又是易经的,对于刚刚蒙学的孩童来说,真可以说是玄之又玄。

瞧,都有孩子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徐久远能发现,老先生一样可以发现。老先生可是一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拿着戒尺走到睡觉的那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面前,用尺子敲了敲桌子,把两个孩子惊醒。另一个孩子是一个小胖子,和那个孩子一样看到先生大惊失色,怯怯诺诺。“伸出手来。”孙老秀才面无表情道。两人怯怯的伸出手。

啪啪啪,三声脆响。

“用心听讲,切记不可再会周公。”老先生也没有怎么用力的往两人手心每人打了三下,以示惩罚。“周公,周公是谁啊,我没有会他啊?”那个孩子摸着脑袋,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小生嘟囔。周围的孩子听到后,哈哈大笑。这些孩子应该比那个孩子早来几天,有人被老先生教训过,虽不懂周公的意思但也知道说的是睡觉,见那个孩子不懂得,一个个笑了起来。老先生听到,并没有气的吹胡子瞪眼,说什么孺子不可教也之类的话,而是无奈的制止了孩子的笑声,讲解了起来。“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为周朝立下了重大功勋,后世尊他为先贤。孔圣人非常推崇周公,以至于常常梦到周公。后世不知何时起,睡觉也被称为会周公。你们懂了吗,想要成为贤人,必须要手不释卷,切莫辜负韶华。尤其是你们两个,若是再被吾抓住睡觉,一顿教鞭是免不了了。”

老先生讲完之后就开始教这些孩子们认字,认字是他们的第一步,只有识字方可上书。“今日识八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课后老夫自会一一检查,切记不可偷懒。先从第一个字天字开始,天者,人之顶也......”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中午,孩童们散了课,都回村子里吃饭了。徐久远也辞别老先生,回凡老爹的家里,吃午饭去了。一到家,便看到凡凌嘉在那摆弄碗筷,准备开吃了,凡老爹也坐在对着门口的位置。凡老爹一看到徐久远便打上招呼:“先生,先生,饿了否?快快来用点午食。”徐久远回答到:“凡老爹,我这五脏庙确实空了,该好好祭祀一番了。”凡老爹哈哈一笑,让徐久远坐下,摆弄一番,凡老爹、凡凌嘉和徐久远在屋子里用过了午饭。用过午饭后,凡老爹去了房里歇息,凡凌嘉拿起药锄背起药蒌上山采药去了,徐久远又迈起他的小腿向学堂走去了。

过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徐久远感觉有点乏了,便停在小径上,远望绿竹林,顿感郁郁苍苍乎哉!又重重叠叠好不茂盛。走近看呢,有的修直挺拔,直冲云霄;有的看来刚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那绿竹林的枝叶犹如一顶碧绿色的华盖,遮住了太阳、白云、蓝天,给大地投下了一片阴凉。阳光下,竹子迅速生长。徐久远快步走进竹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翠的绿色,霎时间,感到一股柔和的风迎面扑来,令人神清气爽。到了学堂,孙老先生和几个好学的孩童早早地到了,正在那儿与老先生讨教问题呢。徐久远并步向前对着老先生行礼道:“老先生,午安。”孙老先生老远就看到徐久远,再看到徐久远行礼问安,心中乐呵呵地,不禁说道:“老夫尚可,尔后你可为师,专心用矣。”徐久远一听,立马感到开心,终于可以当回老师了,也回答到:“后生必尽力而为。”随后,等孩童们到齐了,进入学堂,开始上课了,也开始了徐久远的几个月的教师生涯。

这整个下午,徐久远都在教这十余来个孩童《千字文》的前一小段。徐久远感觉新鲜极了,第一次当老师,第一次带孩童们,第一次与孩童们互动……总之,太多太多的不一样。

晚间,回到凡老爹家中,用过晚饭,洗漱一番,躺在床上,徐久远回顾今天发生的事,真真与他所在的那个时空有太多太多的不同,不过,这种感觉,他很喜欢!

夜深了,星星与月亮的光辉撒遍了村子的每一个屋顶屋檐,徐久远也在这宁静的环境下,入睡了。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