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乌傻了眼,说:“我一无技术,二无文凭,又长成这样,厂子里用不着我,我不想白拿公司的工资。”黄云瑶笑了起来,说:“你这个老乌呀,真是个实在人,老板没有看错你。是的,你是一无技术二无文凭,可是你有一样,是别人比不了的,就是你对老板,对工厂的感情,还有你的人品。”老乌低下头,鼻子发酸,眼眶就湿了。想:“有大小姐这句话,现在就是让我当杂工,当保安,都心甘情愿。”不过老乌心里这样想,嘴上可没这样说。黄云瑶说:“老板把你放到最后,是要把最重要的工作安排给你。从今天起,你就是瑶台厂的总务总管。”老乌惊骇道:“我,总务总管?那,现在的总务主管呢?”黄云瑶说:“你听清楚了,他是主管,你是总管。”黄云瑶说:“你知道的,现在的主管是我表哥,可老板还是决定让你当总管,知道为什么吗?”不等老乌回道,又说:“这是因为,老板最信得过的人是你。”

叙事到此,有个插曲要交代,这些年来,老乌的表现,黄叔自然看在眼里。黄叔亦重情之人,老乌跟着他时,厂里就两个工人,他也是刚洗脚上田的农民一个,如今,他成了瑶台数得着的老板,自是不能太亏了老乌。怎么用老乌,他心里早有打算。本想搬了新厂,让老乌当这总务总管,只是被老板娘横插了一杠子,安排她的堂侄进厂,把黄叔为老乌留着的位置给占了。黄叔深知那堂侄德行,是个满嘴跑火车的角色,能力平平,却总想着发横财,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总务主管一厂生活,如此重要的职位,哪里是堂值能当得起的,只是碍于老板娘的面子,想,先让他做做,迟早寻个不是把堂侄给拿掉,让老乌担此重任。于是把老乌就先晾在那里。黄叔的意思,一是让老乌歇段时间,二来,也想再考察考察老乌。

所谓总务总管,其实就是后勤总管。瑶台厂效仿香港人,称后勤部为总务部。全厂人的吃喝拉撒,都归总务管。最为重要的是,厂里除采购部外,总务是唯一能直接接触现金的人,而且是天天接触。每天要买的菜、米、油、盐……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况且菜价不像厂里的其他原材料,有个比较稳定的价格和长期供应商,菜价每天都不一样,送菜的人也不稳定,因此总务想要捞钱,是比较容易的。现在,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不,一块大肥肉落到老乌嘴边。当然,也不是任何人身兼肥差都能捞到油水,有些人捞不到是不愿捞,有些人捞不到是不会捞。老乌大概属于这两者之外的第三种人,是不愿捞也不会捞。而黄云瑶的这表哥,属于那种有心捞而不会捞的人。果然,表哥当了一段时间总务主管,捞油水就捞出了问题,被黄叔发现,这样一来,老板娘也就无话可说了。黄叔提议,让老乌干。老板娘说:“自己家的人都揩油,外人更靠不住。”黄叔说:“我看老乌行,这么多年,老乌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老乌做总务,肯定不会背地里捞油水。”老板娘说:“捞仔捞仔,哪里有不捞的?”老板娘虽说对老乌信任,但把她侄子顶掉,终是不快。说:“反正都是要捞的,让外人捞,不如让自己人捞,肥水不流外人田。”老板娘又说:“让老乌当总管可以,阿雄还要当主管。他们两个人,一个管账,一个管钱。”老板摇摇头,说:“那哪个管钱?哪个管账?”老板娘说:“肯定是阿雄管钱,老乌管账。”黄叔说:“你别看老乌长得那样,他可是个心思细致的人,你弄一个人管钱一个人管账,他心里会有想法的,这不是明摆了不信任他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其实老板之所以和老板娘商量,是尊重老板娘,并没有听取老板娘的意见,而是让老乌一人又管账又管钱。作为人事部的主管,黄云瑶对老板这样的安排,倒不是太理解,她对父亲说:“管理一个现代的、先进的企业,也和治理国家一样,要法治,不能人治。要从制度上堵塞总务贪污的漏洞,而不是这样把希望寄托在员工的忠诚上。”显然,对于此一点,黄叔和黄小姐有着分歧。黄叔说:“我也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但目前,对瑶台厂不适用。”黄叔说:“你还年轻,多经一些事就会明白的。”黄叔还大谈他的用人之道,说:“对有些人,要施以恩,比如老乌,对有些人,要施以威,比如李主管,对有些人呢,要恩威并用,比如黎厂长。”黄小姐说:“你这是耍手段,事实会证明,你的这一套,迟早会被淘汰。”黄叔呵呵笑,说:“那我就等着我的宝贝女将来淘汰我,把瑶台厂办成一个大大的企业,不过现在这样的规模,这样的阶段,还是我的办法管用。”

昨日还在为失业而忧心忡忡,今日却突然做上人人眼红的肥差,一连好多天,老乌都觉此事不真,疑心是黄粱一梦。对于老乌的升迁,其他人只能眼红,而原来的总务主管阿雄,却不仅是眼红,而是急红了眼。阿雄有气,不敢往老板身上撒,就拿老乌出气,事事不合作:“丢,倒看看把我点样?”阿雄扬言,试图挑起争端。老乌还是那样,看似没心没肺,不把阿雄的排斥当回事,却来了个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先就拒绝了供货商的回扣,又由供货商每天送菜上门,改为亲自去批发市场选菜,气得菜贩子们破口大骂,说老乌是个百年一遇的“苕佬”。老乌是挺傻,凡事亲历亲为,自然就累。一开始,阿雄以为老乌这样,不过想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好慢慢把他撇开享独食,因此把老乌盯得死紧,一段时间下来,什么破绽也没发现,阿雄想,老乌真他妈是个苕佬。老乌却显出了他的能力,食堂、厂区卫生、宿舍管理,无不安排得井井有条。若说老乌和阿雄最大的不同,当是他事事亲为。从前阿雄主管食堂,是关系户送什么菜,食堂吃什么菜,因此工人经常一连几天吃土豆,一连几天吃空心菜。如今,老乌每天让厨房拟好菜单,荤素搭配,拿了菜单去菜场找菜,并渐渐形成了几个固定供菜商。加之老乌未从中捞油水,同样的标准,工人伙食自然就远胜从前。老乌心知阿雄一直虎视眈眈,因此把账做得清清爽爽,让人无可挑剔,加之稍有空闲,就到厨房帮工择菜,厨师和打下手的阿姨都念他的好,一段时间后,黄叔问黄小姐老乌干得怎样,黄小姐说老乌干得虽好,但并不能证明老板用人之道和管理方法科学与先进。黄叔呵呵笑,说黄小姐是鸭子死了嘴壳硬。

那段时间,是老乌来瑶台后难得的幸福时光,也成为他打工生涯美好回忆之一。老乌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只是偶尔看见黎厂长和李彩凤出双入对,心里会泛起淡淡的失落,但那失落,不过是春风吹雨、秋风落叶,自然而来,自然而去。瑶台厂效仿港资厂的管理模式,员工等级鲜明,此一点,从员工着装一望便知。就餐时,各级员工,自然也有所区别。员工、职员,等级鲜明。员工餐为大锅菜,就餐时人手一个碗,排长队,轮流到打饭窗口打饭,饮食标准一荤二素,饭和汤是一大桶,放在食堂门口自己打。其时的工厂,多为包吃包住,瑶台厂也不例外,员工餐的质量,自然好不到哪里。阿雄当主管时更差,老乌当总务后,同样的标准,菜勉强够吃,但要说多好,仍是谈不上。如此说来,也并非说黄叔此人是一奸商,而是当时大势如此,众多老板,正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能省则省,似也无可厚非。饭自然还是能吃饱的,但菜和汤,就有些勉强。员工餐的汤是骨头熬制,里面有些黄豆,几片海带、一些豆腐丁之类,去得早时,尚能打到几粒黄豆,若运气好,还能捞到几片海带、一些肉屑,去得晚了,就是真正的清汤寡水。工人劳动强度,比起在家干农活要小,但一天几个小时手脚不停,也够辛苦,加之工人大多二十来岁,正是能吃的时候。因此,打饭时,秩序就不那么好,推推挤挤之事常有发生。还有些人,打饭时跑得快,打汤时就打一大钵子,饭和汤,吃不完就倒掉,而后来的却又没得汤喝,老乌见这样不行,大展他的书法才华,用各种字体,在饭堂里写了众多标语,诸如“告别粗俗的昨天,迈进美好的明天。”“多一点沟通,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争执。”“今日浪费一颗粮,明日浪费十斗金。”“倒进潲水桶里不仅仅是饭菜,你把自己的人品也倒掉了”……这些标语,后来成为瑶台厂一景,也作为一个传统,一直保留下来,并随着瑶台厂的搬迁,也迁到新厂,成为瑶台厂的企业文化之一,自然,后来的事,已与本书无关。而在当时,老乌的良苦用心,却起不到多少作用。拥挤,浪费,没有一样因为这些标语而有所变化。有时老乌看见有人浪费,就数落:“你不会吃多少打多少吗?”工人横老乌一眼,说:“反正是老板的,不浪费白不浪费。”说:“老板挣那么多钱,老子就要浪费。”老乌想不通,如果说有人爱干损人利己的事,自是可以理解,人非圣贤,孰能无私?但是有些员工故意浪费粮食,损人又不利己,当真不可理喻了。老乌就给工人解释,说这每天的伙食,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就这么多钱,你们少浪费一分钱粮食,就多一分钱去买菜,你们多浪费一分钱的粮食,就少一分钱买菜,肉烂在锅里,你们浪费的,其实是自己的钱。”工人一抻脖子:“大家都倒,我不倒不是吃亏了?”老乌于是又写一幅标语:“浪费粮食,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又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黄大小姐就笑老乌,说:“老乌呀老乌,你这是把食堂弄成你的个人书法展了。这样的规劝是没有用的,不如立个规矩,谁要是把饭倒掉,发现一次,罚款十块,发现三次炒鱿鱼,保证就没人浪费了。”老乌是不太罚款的,但到后来,也只好采用这个建议,果然立竿见影。黄大小姐说:“你看那些工仔可怜吧,我说一句话你别不高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老乌听罢,默默无语。浪费虽有所扼制,但排队的秩序依然乱哄哄的。老乌就让保安提前吃饭,到员工开饭时,保安就来维持秩序,这样一来,情况才有所好转。职员餐就好多了,在饭堂里有专门的区域,四人一桌,四菜一汤,两荤两素,菜的分量也足。“)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