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挺,宽也。

〔一八〕惕,疾也。留,徐也。

〔一九〕步,行也。

〔二〇〕设,许其劝勉者。以此民封之于江、淮之闲以恐之,必速至也。案:“以此民封之于江、淮之间以恐之”,札记引段玉裁说“恐”当作“诱”。

◎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一〕。夜中,乃令服兵擐甲〔二〕,系马舌,出火灶〔三〕,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四〕。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五〕,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六〕。十行一嬖大夫〔七〕,建旌提鼓〔八〕,挟经秉枹〔九〕。十旌一将军〔一〇〕,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一一〕。万人以为方阵〔一二〕,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一三〕。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陈而立〔一四〕。左军亦如之〔一五〕,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一六〕。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一七〕。为带甲三万〔一八〕,以势攻,鸡鸣乃定。既陈,去晋军一里。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一九〕,勇怯尽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二〇〕,其声动天地。

〔一〕秣,粟也。

〔二〕夜中,夜半也。服,执也。擐,贯也。甲,铠也。

〔三〕系,縳也,縳马舌恐有声也。出火于灶外,以自烛之。

〔四〕彻,通也。以百人通为一行,百行为万人,谓之方阵。

〔五〕三君皆云:“官师,大夫也。”昭谓:下言“十行一嬖大夫”,此一行宜为士。周礼:“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拥,犹抱也。拱,执也。抱铎者,亦恐有声也。唐尚书云:“稽,棨戟也。”郑司农以为:“稽,计兵名籍也。”周礼:“听师田以简稽。”

〔六〕肥胡,幡也。文犀之渠,谓楯也。文犀,犀之有文理者。

〔七〕十行,千人。嬖,下大夫也。子产谓子南曰:“子皙,上大夫。汝,嬖大夫。”

〔八〕析羽为旌。提,挈也。

〔九〕在掖曰挟。经,兵书也。秉,执也。

〔一〇〕十旌,万人。将军,命卿。

〔一一〕日月为常。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

〔一二〕百行,故万人,正四方也。

〔一三〕交龙为旗。素甲,白甲。矰,矢名,以白羽为卫。荼,茅秀也。

〔一四〕熊虎为旗。此王所帅中军。

〔一五〕亦如中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之属。

〔一六〕鸟隼为旟,尚赤。左,为阳也。丹,彤也。朱羽,染为朱也。

〔一七〕墨,漆甲,尚黑。右,阴也。

〔一八〕带甲,衿铠。

〔一九〕丁宁,谓钲也。唐尚书云:“錞于,镯。”非也。錞于与镯各异物,军行鸣之,与鼓相应。案:“丁宁,谓钲也”,札记引段玉裁说,当作“丁宁,令丁,谓钲也”。

〔二〇〕哗扣,讙呼。

晋师大骇不出,周军饬垒〔一〕,乃令董褐请事〔二〕,曰:“两君偃兵接好,日中为期〔三〕。今大国越录〔四〕,而造于弊邑之军垒,敢请乱故〔五〕。”

〔一〕周,绕也。饰,治也。

〔二〕董褐,晋大夫司马寅。请,问也。案:“司马寅”原作“司马演”。考异卷四据左传哀公十三年疏、文选王仲宣赠文叔良诗注引国语注“演”并作“寅”。今据改。

〔三〕偃,匿也。接,合也。

〔四〕录,第也。

〔五〕敢问先期乱次之故。

吴王亲对之曰:“天子有命,周室卑约,贡献莫入,上帝鬼神而不可以告〔一〕。无姬姓之振也〔二〕,徒遽来告。孤日夜相继〔三〕,匍匐就君。君今非王室不平安是忧,亿负晋众庶,不式诸戎、狄、楚、秦〔四〕;将不长弟,以力征一二兄弟之国〔五〕。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六〕,进则不敢〔七〕,退则不可〔八〕。今会日薄矣〔九〕,恐事之不集,以为诸侯笑〔一〇〕。孤之事君在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一一〕。为使者之无远也,孤用亲听命于藩篱之外。〔一二〕”

〔一〕无以告祭于天神人鬼。

〔二〕振,救也。

〔三〕徒,步也。遽,传车也。

〔四〕亿,安也。负,恃也。安恃其众而不用征伐戎、狄、楚、秦卑周者。

〔五〕弟,犹幼也。言晋不帅长幼之节,而征伐同姓兄弟之国,谓鲁、卫之属。或云:“谓晋灭虞、虢、韩、魏。”然灭虞、虢、韩、魏皆在春秋之始,非所以责定公。

〔六〕爵次当为盟主。

〔七〕不敢过先君。

〔八〕亦不可不及也。

〔九〕薄,迫也。

〔一〇〕集,成也。

〔一一〕言欲战以决之也。不胜,则服事君;若胜之,则为盟主。

〔一二〕藩蓠,壁落。

董褐将还,王称左畸曰:“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坐于王前。〔一〕”乃皆进,自{亚刀}于客前以酬客〔二〕。

〔一〕贾、唐二君云:“称,呼也。左畸,军左部也。摄,执也。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皆罪人死士也。”

〔二〕贾、唐二君云:“{亚刀},刭也。酬,报也。将报客,使死士自刭,以示其威行,军士用命也。”昭谓:鲁定十四年,吴伐越,越王使罪人自刭以误吴。故夫差效之。

董褐既致命〔一〕,乃告赵鞅〔二〕曰:“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三〕,小则嬖妾、嫡子死,不则国有大难〔四〕;大则越入吴。将毒,不可与战〔五〕。主其许之先,无以待危〔六〕,然而不可徒许也〔七〕。”赵鞅许诺。

〔一〕致命于晋君。

〔二〕赵鞅,晋正卿赵简子也。

〔三〕类,似也。传曰:“肉食者无墨,今吴王有墨。”墨,暴气也。

〔四〕大难,反叛。

〔五〕毒,犹暴也。言若猛兽被毒悖暴。

〔六〕主,赵鞅。

〔七〕徒,空也。言不可空许,宜有辞义。

晋乃令董褐复命曰:“寡君未敢观兵身见〔一〕,使褐复命曰:“曩君之言〔二〕,周室既卑,诸侯失礼于天子〔三〕,请贞于阳卜,收文、武之诸侯〔四〕。孤以下密迩于天子,无所逃罪〔五〕,讯让日至〔六〕,曰:昔吴伯父不失,春秋必率诸侯以顾在余一人〔七〕。今伯父有蛮、荆之虞,礼世不续〔八〕,用命孤礼佐周公,以见我一二兄弟之国,以休君忧〔九〕。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子〔一〇〕,君有短垣,而自踰之〔一一〕,况蛮、荆则何有于周室?〔一二〕夫命圭有命,固曰吴伯,不曰吴王〔一三〕。诸侯是以敢辞〔一四〕。夫诸侯无二君,而周无二王,君若无卑天子,以干其不祥〔一五〕,而曰吴公,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一六〕!”许诺〔一七〕。”

〔一〕观,示也。

〔二〕曩,向也。

〔三〕谓不朝贡。

〔四〕贞,正也。龟曰卜,以火发兆,故曰阳。言吴欲正阳卜,收复文王、武王之诸侯,以奉天子。

〔五〕孤以下,晋辞也。密,比也。迩,近也。

〔六〕讯,告也。案札记:“段云此“讯”亦“谇”之误。”

〔七〕此晋述天子告让之辞。同姓元侯曰伯父;吴伯父,吴先君。不失,四时必率诸侯备朝聘之礼。

〔八〕今,谓夫差。虞,度也。言夫差有蛮、荆之备,废朝聘之礼,不得继世续前人之职。

〔九〕休,息也。周公,周之太宰,诸侯之师。言君有蛮、荆之虞,故命晋侯以礼佐助周公,与兄弟之国相见,命朝聘天子。息君忧,周之忧也。

〔一〇〕掩,盖也。淫,僭也。名,号也。

〔一一〕垣者,喻礼防虽短,不可踰也。言王室虽卑,不可僭也。

〔一二〕言吴姬姓,而自僭号,况于蛮、荆,有何义于周室而不为乎?

〔一三〕命圭,受锡圭之策命。周礼:“伯执躬圭。”吴本称伯,故曰吴伯。

〔一四〕辞不事吴。

〔一五〕干,犯也。

〔一六〕案:“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下“许诺”二字,考异卷四据文选注引国语,无此二字。

〔一七〕长,先也。弟,后也。

吴王许诺,乃退就幕而会〔一〕。吴公先歃,晋侯亚之。吴王既会,越闻愈章,恐齐、宋之为己害也,乃命王孙雒先与勇获帅徒师,以为过宾于宋,以焚其北郛焉而过之〔二〕。

〔一〕幕,帐也。

〔二〕勇获,吴大夫。徒师,步卒也。郛,郭也。托为过宾而焚其郭,去其守备,使不敢出。

◎吴王夫差既退于黄池,乃使王孙苟告劳于周〔一〕,曰:“昔者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二〕。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三〕,被甲带剑,挺铍搢铎〔四〕,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五〕。天舍其衷〔六〕,楚师败绩,王去其国〔七〕,遂至于郢〔八〕。王总其百执事〔九〕,以奉其社稷之祭〔一〇〕。其父子、昆弟不相能,夫概王作乱,是以复归于吴〔一一〕。今齐侯壬不鉴于楚〔一二〕。又不承共王命,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一三〕。夫差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搢铎,遵汶伐博〔一四〕,簦笠相望于艾陵〔一五〕。天舍其衷,齐师还〔一六〕。夫差岂敢自多,文、武寔舍其衷〔一七〕。归不稔于岁〔一八〕,余沿江泝淮,阙沟深水,出于商、鲁之闲,以彻于兄弟之国〔一九〕。夫差克有成事,敢使苟告于下执事〔二〇〕。”“)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