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人,阖闾也。出奔随也。济,渡也。成臼,津名。

〔二〕蓝尹亹,楚大夫。妻子曰孥。

〔三〕坠,失也。

〔四〕子西,平王之子、昭王之庶兄、令尹公子申也。故,犹意也。

〔五〕而,女也。

〔六〕瓦,子常名。长,犹积也。

〔七〕悛,改也。

〔八〕鉴,镜也。

〔九〕案:此句下,公序本有注文“何惜于死”四字。

〔一〇〕楚谓司寇为司败。

〔一一〕言见亹则念前败。

◎吴人入楚,昭王奔郧〔一〕,郧公之弟怀将弒王〔二〕,郧公辛止之。怀曰:“平王杀吾父〔三〕,在国则君,在外则雠也。见雠弗杀,非人也。”郧公曰:“夫事君者,不为外内行〔四〕,不为丰约举〔五〕,苟君之,尊卑一也。且夫自敌以下则有雠〔六〕,非是不雠。下虐上为弒,上虐下为讨,而况君乎!君而讨臣,何雠之为?若皆雠君,则何上下之有乎?吾先人以善事君,成名于诸侯,自斗伯比以来,未之失也。今尔以是殃之,不可〔七〕。”怀弗听,曰:“吾思父,不能顾矣。”郧公以王奔随〔八〕。

〔一〕郧,楚邑。

〔二〕郧公,令尹子文玄孙之孙蔓成然之子斗辛也。

〔三〕平王,昭王考也。父,蔓成然也。成然立平王,贪求无厌,平王杀之。

〔四〕不为外内易行。

〔五〕丰,盛也。约,衰也。举,动也。

〔六〕敌,敌体也。

〔七〕殃,病害也。

〔八〕避怀也。

王归而赏及郧、怀,子西谏曰:“君有二臣,或可赏也,或可戮也。君王均之,群臣惧矣〔一〕。”王曰:“夫子期之二子耶?吾知之矣〔二〕。或礼于君,或礼于父,均之,不亦可乎!”

〔一〕均,同也。言赏罚无别,故惧。

〔二〕子期,成然字。

◎子西叹于朝,蓝尹亹曰:“吾闻君子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一〕与哀殡丧〔二〕,于是有叹,其余则否。君子临政思义〔三〕,饮食思礼,同宴思乐,在乐思善,无有叹焉。今吾子临政而叹,何也?”子西曰:“阖庐能败吾师〔四〕。阖庐即世,吾闻其嗣又甚焉〔五〕。吾是以叹。”

〔一〕崇,终也。替,废也。诗云:“曾不崇朝。”

〔二〕涂木曰殡。

〔三〕思公义也。

〔四〕柏举之战。

〔五〕嗣,嗣子夫差也。甚,谓政德过于父。

对曰:“子患政德之不修,无患吴矣。夫阖庐口不贪嘉味,耳不乐逸声〔一〕,目不淫于色,身不怀于安,朝夕勤志,恤民之羸〔二〕,闻一善〔三〕若惊,得一士若赏〔四〕,有过必悛〔五〕,有不善必惧,是故得民以济其志〔六〕。今吾闻夫差好罢民力以成私好,纵过而翳谏〔七〕,一夕之宿,台榭陂池必成,六畜玩好必从。夫差先自败也已,焉能败人。子修德以待吴,吴将毙矣。”

〔一〕逸,淫也。

〔二〕羸,病也。

〔三〕案考异卷四:“后汉书文苑传注,文选孔文举荐弥衡表、潘安仁杨荆州诔注引国语,“善”下有“言”字。”

〔四〕若受赏也。

〔五〕悛,改也。

〔六〕济,成也。志,战克。

〔七〕翳,鄣也。

◎王孙圉聘于晋〔一〕,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二〕,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三〕?”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四〕。”

〔一〕王孙圉,楚大夫。

〔二〕定公,晋顷公之子午也。简子,赵鞅也。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

〔三〕珩,佩上之横者。

〔四〕几何世也。

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一〕,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二〕,使无以寡君为口实〔三〕。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四〕,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五〕,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六〕。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七〕。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八〕。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九〕。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一〇〕,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一一〕,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一二〕。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一三〕?

〔一〕言以贤为宝。

〔二〕言以训辞交结诸侯。

〔三〕口实,毁弄。

〔四〕叙,次也。物,事也。

〔五〕说,媚也。

〔六〕痛,疾也。

〔七〕楚有云梦薮,泽名也。连,属也。水中可居者曰洲,徒其名也。

〔八〕龟,所以备吉凶。珠,所以御火灾。角,所以为弓弩。齿,象齿,所以为珥。皮,虎豹皮也,所以为茵鞬。革,犀兕也,所以为甲冑。羽,鸟羽,所以为旍。毛,牦牛尾,所以注竿首。赋,兵赋。虞,度也。

〔九〕享,献也。

〔一〇〕导,行也。

〔一一〕能媚于神,故皇神相之。皇,大也。相,助也。

〔一二〕保,安也。

〔一三〕玩,玩弄之物。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一〕,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二〕;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三〕;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四〕;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五〕;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六〕楚虽蛮夷,不能宝也〔七〕。”

〔一〕案:此句公序本无“明王”、“人”三字。

〔二〕玉,祭祀之玉。

〔三〕宪,法也,取善恶之法。

〔四〕珠,水精,故以御火灾。

〔五〕金,所以为兵也。

〔六〕哗嚣,犹讙哗,谓若鸣玉以相。

〔七〕微刺简子。

◎惠王以梁与鲁阳文子〔一〕,文子辞,曰:“梁险而在境,惧子孙之有贰者也〔二〕。夫事君无憾,憾则惧偪〔三〕,偪则惧贰。〔四〕夫盈而不偪〔五〕,憾而不贰者,臣能自寿〔六〕,不知其他〔七〕。纵臣而得全其首领以没〔八〕,惧子孙之以梁之险,而乏臣之祀也〔九〕。”王曰:“子之仁,不忘子孙,施及楚国,敢不从子。”与之鲁阳。

〔一〕惠王,昭王子,越女之子章。梁,楚北境也。文子,平王之孙、司马子期子鲁阳公也。

〔二〕贰,二心也。

〔三〕憾,恨也。无恨,谓得志也。偪,偪上也。

〔四〕偪则惧诛,故贰也。

〔五〕盈,志满也。

〔六〕寿,保也。

〔七〕他,子孙也。

〔八〕案:“全其首领”原作“以其首领”。考异卷四:“文选注(褚渊碑文注引国语),“以”作“全”。”今据改。

〔九〕恃险而贰,将见诛绝。

◎子西使人召王孙胜〔一〕,沈诸梁闻之〔二〕,见子西曰:“闻子召王孙胜,信乎?”曰:“然。”子高曰:“将焉用之?”曰:“吾闻之,胜直而刚,欲寘之境〔三〕。”

〔一〕王孙胜,故平王太子建之子白公胜也。初,费无极为太子少师,无宠,太子娶于秦而美,劝王纳之,遂谮太子曰:“建将叛。”太子奔郑。又与晋谋郑,郑人杀之,胜奔吴。在鲁哀十六年。

〔二〕沈诸梁,楚左司马沈尹戌之子叶公子高。

〔三〕寘,置也。传曰:“召之,使处吴境,为白公。”案:“使处吴境”,述闻卷一九:“今本韦注,“境”上有“吴”字,乃后人依误本左传加之,与正文不合。”

子高曰:“不可。其为人也,展而不信〔一〕,爱而不仁〔二〕,诈而不智〔三〕,毅而不勇〔四〕,直而不衷〔五〕,周而不淑。〔六〕复言而不谋身,展也〔七〕;爱而不谋长,不仁也〔八〕;以谋盖人,诈也〔九〕;强忍犯义〔一〇〕,毅也〔一一〕;直而不顾,不衷也〔一二〕;周言弃德,不淑也〔一三〕。是六德者,皆有其华而不实者也,将焉用之。

〔一〕展,诚也。诚,谓复言而非忠信之道。

〔二〕外爱人,内无仁心也。

〔三〕以诈行谋,而非智道也。智人不诈。

〔四〕毅,果也。

〔五〕衷,中也。君子恶讦以为直。

〔六〕周,审也。淑,善也。

〔七〕复言,言可复,不欺人也。不谋身,不计身害也。

〔八〕外爱人,不计终身也。

〔九〕盖,掩也。

〔一〇〕案:“强忍犯义”,札记引段玉裁说:““犯义”二字当是注,误为正文。”

〔一一〕强,强力。忍,忍犯义也。

〔一二〕不顾隐讳。

〔一三〕取周其言,而不以德。

“彼其父为戮于楚,其心又狷而不絜〔一〕。若其狷也,不忘旧怨,而不以絜悛德〔二〕,思报怨而已。则其爱也足以得人,其展也足以复之〔三〕,其诈也足以谋之,其直也足以帅之〔四〕,其周也足以盖之〔五〕,其不絜也足以行之,而加之以不仁,奉之以不义,蔑不克矣。“)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