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蜀,鲁地。鲁宣公使求好于楚,楚庄王卒,宣公薨,不克作好。成公即位,受盟于晋,楚子怒,使公子婴齐帅师侵鲁,至蜀,鲁人惧之,使孟孙赂楚以请盟。在鲁成二年。

〔一五〕仅,犹劣也。

〔一六〕富,富于容貌。都,闲也。那,美也。竖,未冠者也。言取美好不尚德。

〔一七〕长鬣,美须髯也。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一〕,缩于财用则匮〔二〕,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三〕?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四〕?且夫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五〕。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正〔六〕,而以伯子男为师旅〔七〕。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乐,而有远心〔八〕,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

〔一〕于目则美,于德则不美。

〔二〕缩,言取也。

〔三〕封,厚也。胡,何也,何以为美。

〔四〕安得独肥,言将有患。

〔五〕骚,愁也。离,叛也。迩,境内。远,邻国。

〔六〕正,长也。

〔七〕帅师旅也。

〔八〕蒿,耗也。远心,叛离。

“故先王之为台榭也〔一〕,榭不过讲军实〔二〕,台不过望氛祥〔三〕。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四〕,台度于临观之高〔五〕。其所不夺穑地〔六〕,其为不匮财用〔七〕,其事不烦官业〔八〕,其日不废时务〔九〕。瘠硗之地,于是乎为之〔一〇〕;城守之木〔一一〕,于是乎用之〔一二〕;官僚之暇,于是乎临之〔一三〕;四时之隙,于是乎成之〔一四〕。故周诗曰:“经始灵台〔一五〕,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一六〕。经始勿亟,庶民子来〔一七〕。王在灵囿,麀鹿攸伏〔一八〕。”夫为台榭,将以教民利也〔一九〕,不知其以匮之也〔二〇〕。若君谓此台美而为之正〔二一〕,楚其殆矣〔二二〕!”

〔一〕积土为台。无室曰榭。

〔二〕讲,习也。军实,戎事也。

〔三〕凶气为氛,吉气为祥。

〔四〕大卒,王士卒也。度,谓足以临见也。

〔五〕足以临下观上,使屋榭不蔽目明而已。

〔六〕稼穑之地。

〔七〕为,作也。

〔八〕业,事也。

〔九〕以农隙也。

〔一〇〕不害谷土也。硗,确也。

〔一一〕案札记:“依解云“城守之余”,“木”当是“末”字之误也。”考异卷四:“案周礼掌固郑司农注引国语作“木”,疑韦解有讹脱。”

〔一二〕城守之余,然后用之。

〔一三〕暇,闲也。

〔一四〕隙,空闲时也。

〔一五〕经,谓经度之,立其基址也。天子曰灵台。

〔一六〕攻,治也。不日,不程课以期日。

〔一七〕亟,疾也。子来,如子为父也。

〔一八〕囿,域也。麀,牝鹿。攸,所也。视牝鹿所伏,息爱牸任之类。

〔一九〕台,所以望氛祥而备灾害;榭,所以讲军实而御寇乱:皆所以利民者。

〔二〇〕知,闻也。

〔二一〕以为得事之正。

〔二二〕殆,危也。

◎灵王城陈、蔡、不羹〔一〕,使仆夫子皙问于范无宇〔二〕,曰:“吾不服诸夏而独事晋何也〔三〕,唯晋近我远也。今吾城三国,赋皆千乘,亦当晋矣〔四〕。又加之以楚,诸侯其来乎?”对曰:“其在志也,国为大城,未有利者〔五〕。昔郑有京、栎〔六〕,卫有蒲、戚〔七〕,宋有萧、蒙〔八〕,鲁有弁、费〔九〕,齐有渠丘〔一〇〕,晋有曲沃〔一一〕,秦有征、衙〔一二〕。叔段以京患庄公,郑几不克〔一三〕,栎人寔使郑子不得其位〔一四〕。卫蒲、戚寔出献公〔一五〕,宋萧、蒙寔弒昭公〔一六〕,鲁弁、费寔弱襄公〔一七〕,齐渠丘寔杀无知〔一八〕,晋曲沃寔纳齐师〔一九〕,秦征、衙寔难桓、景〔二〇〕,皆志于诸侯,此其不利者也〔二一〕。

〔一〕三国,楚别都也。鲁昭八年,楚灭陈,使穿封戍为陈公。十一年,灭蔡,使公子弃疾为蔡公。今颍川定陵西北有不羹亭,襄城西北有不羹城。

〔二〕子皙,楚大夫仆皙父也。范无宇,楚大夫芋尹申无宇也。

〔三〕不服,心不服也。

〔四〕礼,地方十里为成,出长毂一乘,马四匹,牛十二头,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三国各千乘,其地三千成。

〔五〕志,记也。言在书籍所记,国作大城,未有利也。

〔六〕京,庄公弟叔段之邑。栎,郑子元之邑。鲁桓十五年,郑厉公因栎人杀檀伯,遂居栎。檀伯,子元也。

〔七〕蒲,宁殖之邑。戚,孙林父之邑。

〔八〕萧、蒙,宋公子鲍之邑。

〔九〕弁、费,季氏之邑。

〔一〇〕渠丘,齐大夫雍廪之邑。

〔一一〕曲沃,栾盈之邑。

〔一二〕征、衙,桓公之子、景公之弟公子针之邑。

〔一三〕叔段图篡庄公,不克,出奔。在鲁隐元年。

〔一四〕鲁庄十四年,厉公自栎侵郑,获大夫傅瑕,与之盟而赦之,使杀郑子而纳厉公。郑子,庄公子子仪也。

〔一五〕宁殖、孙林父逐卫献公,献公奔齐。在鲁襄十四年。

〔一六〕昭公兄鲍弒昭公而立。在鲁文十六年。

〔一七〕襄公十一年,季武子卑公室,作三军,而自征之。二十九年,又取弁以自予。

〔一八〕鲁庄八年,无知弒襄公而立。九年,雍廪杀之。

〔一九〕栾盈奔齐,齐庄公纳之,盈以曲沃之甲,昼入为贼于绛。在鲁襄二十三年。

〔二〇〕公子针有宠于桓,如二君于景。难,谓侵偪也。鲁昭元年,针奔晋,其车千乘。

〔二一〕皆见记录于诸侯。

“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拇毛脉〔一〕,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二〕。地有高下,天有晦明,民有君臣,国有都鄙,古之制也。先王惧其不帅〔三〕,故制之以义,旌之以服,行之以礼〔四〕,辩之以名〔五〕,书之以文〔六〕,道之以言。既其失也,易物之由〔七〕。夫边境者,国之尾也,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八〕,虻{维虫}之既多,而不能掉其尾,臣亦惧之〔九〕。不然,是三城也,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一〇〕。”

〔一〕拇,大指也。毛,须发也。

〔二〕掉,作也。变,动也。勤,劳也。

〔三〕帅,循也。

〔四〕谓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五〕名,号也。

〔六〕书其名位,及所掌主。

〔七〕易物,易其尊卑服物之宜。

〔八〕处暑,在七月节。处,止也。

〔九〕虻{维虫}:即牛虻,大曰虻,小曰{维虫}。不能掉尾,益重也,以言三国亦将然也。

〔一〇〕惕惕,惧也。

子皙复命,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则〔一〕?是言诞也〔二〕。”右尹子革侍〔三〕,曰:“民,天之生也。知天,必知民矣。是其言可以惧哉!”三年,陈、蔡及不羹人纳弃疾而弒灵王〔三〕。

〔一〕咫,言少也。此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

〔二〕诞,虚也。

〔三〕子革,楚大夫,故郑国大夫子然之子然丹也。

〔四〕城后三年也,在鲁昭十三年。弃疾,恭王之子、灵王之弟平王也。灵王无道,弃疾入国为乱,三军叛之于干溪,王自杀。言弒者,王之死由三国也。

◎左史倚相廷见〔一〕申公子亹〔二〕,子亹不出,左史谤之,举伯以告〔二〕。子亹怒而出,曰:“女无亦谓我老耄而舍我,而又谤我〔三〕!”

〔一〕案:“廷见”,述闻卷二一:““廷”当为“迋”。“迋”与“往”同,谓往至子亹之家而请见,故下文曰“子亹不出”也。说文:“迋”,往也。”

〔二〕倚相,楚左史也。子亹,楚申公史老也。廷见,见于廷也。

〔三〕举伯,楚大夫也。

〔四〕八十曰耄。舍,弃也。

左史倚相曰:“唯子老耄,故欲见以交儆子〔一〕。若子方壮,能经营百事,倚相将奔走承序〔二〕,于是不给,而何暇得见〔三〕?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四〕,犹箴儆于国〔五〕,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六〕,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七〕,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八〕。”在舆有旅贲之规〔九〕,位宁有官师之典〔一〇〕,倚几有诵训之谏〔一一〕,居寝有亵御之箴〔一二〕,临事有瞽史之导〔一三〕,宴居有师工之诵〔一四〕。史不失书,蒙不失诵,以训御之〔一五〕,于是乎作懿戒〔一六〕以自儆也〔一七〕。及其没也,谓之睿圣武公〔一八〕。子实不睿圣,于倚相何害〔一九〕。周书曰:“文王至于日中昃,不皇暇食〔二〇〕。惠于小民,唯政之恭。”文王犹不敢骄〔二一〕。今子老楚国而欲自安也〔二二〕,以御数者,王将何为〔二三〕?若常如此,楚其难哉〔二四〕!”子亹惧,曰:“老之过也〔二五〕。”乃骤见左史。“)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