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盟在鲁襄二十七年,晋、楚始同盟,以弭诸侯之兵。
〔二〕子木,屈到之子屈建也。传曰:“将盟,楚人衷甲。”袭,掩也。
〔三〕赵武,晋正卿文子也。
〔四〕不可侵暴。
〔五〕犯,陵也。
〔六〕自中出也。
〔七〕身行信也。
〔八〕抈,动也。
〔九〕谋安诸侯。
〔一〇〕覆验其忠。
〔一一〕亦云欲弭兵为忠信。逆,迎也。
〔一二〕塞,绝也。
〔一三〕毙,踣也。
〔一四〕无以用诸侯也。
〔一五〕以弭兵召诸侯,而衷甲以袭晋,故诸侯必叛之。
〔一六〕言晋有信,诸侯必归之。
〔一七〕藩,篱落也。不设垒壁。
〔一八〕攀,引也。辇,辇车也。即,就也。言人引车就水草便利之地而舍之。
〔一九〕候,候望。遮,遮罔。昼则候遮,夜则扞卫。扞卫,谓罗闉、狗附也。张罗闉,去垒五十步而陈,周军之前后左右,彉弩注矢以谁何,谓之罗闉。又二十人为曹辈,去垒三百步,畜犬其中,或视前后、左右,谓之狗附。皆昏而设,明而罢。候遮二十人居狗附处,以视听候望,明而设,昏而罢。不行者,不设之。
〔二〇〕畏晋守信,诸侯与之,故不敢谋。
◎宋之盟〔一〕,楚人固请先歃〔二〕。叔向谓赵文子曰:“夫霸王之势,在德不在先歃,子若能以忠信赞君〔三〕,而裨诸侯之阙〔四〕,歃虽在后,诸侯将载之,何争于先?若违于德而以贿成事,〔五〕今虽先歃,诸侯将弃之,何欲于先?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六〕,楚为荆蛮〔七〕,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八〕守燎,故不与盟〔九〕。今将与狎主诸侯之盟,唯有德也〔一〇〕,子务德无争先,务德,所以服楚也。”乃先楚人〔一一〕。
〔一〕弭兵之盟。
〔二〕楚人,子木。歃,歃血也。
〔三〕赞,佐也。
〔四〕裨,补也。阙,缺也。
〔五〕政以贿成。
〔六〕岐山之阳。
〔七〕荆州之蛮。
〔八〕案:“鲜卑”,公序本作“鲜牟”。注同。
〔九〕置,立也。蕝,谓束茅而立之,所以缩酒。望表,谓望祭山川,立木以为表,表其位也。鲜卑,东夷国。燎,庭燎也。
〔一〇〕狎,更也。
〔一一〕让使楚先。
◎虢之会〔一〕,鲁人食言〔二〕,楚令尹围将以鲁叔孙穆子为戮〔三〕,乐王鲋求货焉不予〔四〕。赵文子谓叔孙曰:“夫楚令尹有欲于楚〔五〕,少懦于诸侯〔六〕。诸侯之故,求治之,不求致也〔七〕。其为人也,刚而尚宠〔八〕,若及,必不避也〔九〕。子盍逃之?不幸,必及于子。”对曰:“豹也受命于君,以从诸侯之盟,为社稷也〔一〇〕。若鲁有罪,而受盟者逃,必不免〔一一〕,是吾出而危之也。若为诸侯戮者,鲁诛尽矣,必不加师,请为戮也。夫戮出于身实难〔一二〕,自他及之何害〔一三〕?苟可以安君利国,美恶一心也〔一四〕。”
〔一〕诸侯之大夫寻宋之盟,在鲁昭元年。
〔二〕食,伪也。言鲁使叔孙穆子如会寻宋之盟,欲以修好弭兵,寻盟未退,而鲁伐莒取郓,是虚伪其言。
〔三〕令尹围,楚恭王之子。
〔四〕鲋,晋大夫乐桓子也。
〔五〕欲得楚国。
〔六〕懦,弱也。以诸侯为弱。
〔七〕故,事也。必欲治之,非但求致之而已。
〔八〕尚,好也。好自尊宠。
〔九〕以事及于罪者,必加治戮,无所避也。
〔一〇〕为欲卫社稷也。
〔一一〕不免于讨。
〔一二〕难居也。
〔一三〕何害于义。
〔一四〕美生恶死。
文子将请之于楚,乐王鲋曰:“诸侯有盟未退,而鲁背之,安用齐盟〔一〕?纵不能讨,又免其受盟者,晋何以为盟主矣〔二〕,必杀叔孙豹。”文子曰:“有人不难以死安利其国,可无爱乎!若皆恤国如是,则大不丧威,而小不见陵矣。若是道也果〔三〕,可以教训,何败国之有!吾闻之曰:“善人在患,弗救不祥;恶人在位,不去亦不祥。”必免叔孙。”固请于楚而免之。
〔一〕齐,一也。
〔二〕言无以复齐一诸侯。
〔三〕果,必行也。
◎赵文子为室〔一〕,斲其椽而砻之〔二〕,张老夕焉而见之,〔三〕不谒而归〔四〕。文子闻之,驾而往,曰:“吾不善,子亦告我,何其速也〔五〕?”对曰:“天子之室,斲其椽而砻之,加密石焉〔六〕;诸侯砻之〔七〕;大夫斲之〔八〕;士首之〔九〕。备其物,义也〔一〇〕;从其等,礼也〔一一〕。今子贵而忘义,富而忘礼,吾惧不免,何敢以告。”文子归,令之勿砻也。匠人请皆斲之,〔一二〕文子曰:“止。为后世之见之也〔一三〕,其斲者,仁者之为也,其砻者,不仁者之为也。”
〔一〕室,宫也。
〔二〕椽,榱也。砻,磨也。
〔三〕见匠者为之也。
〔四〕谒,告也。
〔五〕速,去速也。
〔六〕密,细密文理。石,谓砥也。先粗砻之,加之密砥。
〔七〕无密石也。
〔八〕不砻。
〔九〕斲其首也。
〔一〇〕物备得宜,谓之义。
〔一一〕从尊卑之等,谓之礼。
〔一二〕通更斲之。
〔一三〕为,使也。
◎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一〕,曰:“死者若可作也〔二〕,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三〕!”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免其身〔四〕,其知不足称也〔五〕。”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而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六〕。其随武子乎〔七〕!纳谏不忘其师〔八〕,言身不失其友〔九〕,事君不援而进〔一〇〕,不阿而退〔一一〕。”
〔一〕“原”,当作“京”也。京,晋墓地。
〔二〕作,起也。
〔三〕阳子,处父。
〔四〕廉直,刚而无计,为狐射姑所杀。
〔五〕称,述也。
〔六〕见利。见全身之利。谓与晋文避难,至将反国,无辅佐安国之心,授璧请亡,其仁不足称也。郑后司农以为诈请亡,要君以利也。
〔七〕武子,范会。
〔八〕言闻之于师。
〔九〕身有善行,称友之道。
〔一〇〕进,进贤也。
〔一一〕阿,随也。退,退不肖也。言不随君,必欲进贤退不肖。
◎秦后子来奔〔一〕,赵文子见之,问曰:“秦君道乎〔二〕?”对曰:“不识〔三〕。”文子曰:“公子辱于敝邑,必避不道也。”对曰:“有焉〔四〕。”文子曰:“犹可以久乎?”对曰:“针闻之,国无道而年谷龢熟〔五〕,鲜不五稔〔六〕。”文子视日曰:“朝夕不相及,谁能俟五〔七〕!”文子出,后子谓其徒〔八〕曰:“赵孟将死矣!夫君子宽惠以恤后,犹恐不济。今赵孟相晋国,以主诸侯之盟,思长世之德,历远年之数,犹惧不终其身;今忨日而{渴欠}岁,〔九〕怠偷甚矣〔一〇〕,非死逮之,必有大咎〔一一〕。”冬,赵文子卒。
〔一〕后子,景公之弟针。来在鲁昭元年。
〔二〕问有道否。
〔三〕难即言之,故曰不识。
〔四〕有不道事。
〔五〕言国无道而年谷和熟,天不谴觉,必恃而骄也。
〔六〕鲜,少也。稔,年也。少不至五年而亡也。
〔七〕言朝恐不至夕。
〔八〕徒,从者也。
〔九〕忨,偷也。{渴欠},迟也。
〔一〇〕怠,懈也。偷,苟也。
〔一一〕逮,及也。大咎,非常之祸。
◎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一〕,出曰:“不可为也〔二〕。是谓远男而近女〔三〕,惑以生蛊〔四〕;非鬼非食,惑以丧志〔五〕。良臣不生,天命不佑〔六〕。若君不死,必失诸侯。”赵文子闻之曰:“武从二三子〔七〕以佐君为诸侯盟主,于今八年矣,内无苛慝,诸侯不二〔八〕,子胡曰“良臣不生,天命不佑”?”对曰:“自今之谓〔九〕。和闻之曰:“直不辅曲,明不规闇〔一〇〕,拱〔一一〕木不生危〔一二〕,松柏不生埤〔一三〕。”吾子不能谏惑,使至于生疾,又不自退而宠其政〔一四〕,八年之谓多矣〔一五〕,何以能久!”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一六〕,其次疾人,固医官也〔一七〕。”文子曰:“子称蛊,何实生之?”对曰:“蛊之慝,谷之飞实生之〔一八〕。物莫伏于蛊,莫嘉于谷〔一九〕,谷兴蛊伏而章明者也〔二〇〕。故食谷者,昼选男德以象谷明〔二一〕,宵静女德以伏蛊慝〔二二〕,今君一之〔二三〕,是不飨谷而食蛊也〔二四〕,是不昭谷明而皿蛊也〔二五〕。夫文,“虫”、“皿”为“蛊”,吾是以云〔二六〕。”文子曰:“君其几何?”对曰:“若诸侯服不过三年,不服不过十年〔二七〕,过是,晋之殃也〔二八〕。”是岁也,赵文子卒,诸侯叛晋〔二九〕,十年,平公薨〔三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