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文公,宣公之孙、昭伯顽之子毁也。虞,备也。是岁,鲁僖十八年,冬,邢人、狄人伐卫,围菟圃,文公师于訾娄以退之,故不能礼焉。
〔二〕庄子,卫正卿,穆仲静之子宁速。
〔三〕君亲其亲,所以结人心,使相亲。
〔四〕建,立也。言能善善,所以立德。
〔五〕晋祖唐叔,武王之子。卫祖康叔,文王之子。故曰亲。三德,谓礼宾、亲亲、善善。
〔六〕自祖以下,一昭一穆。故康叔为文昭,唐叔为武穆。
〔七〕谓始伐纣定天下。
〔八〕族,嗣也。
〔九〕聚,财众也。
〔一〇〕仍,重也。
◎自卫过曹,曹共公亦不礼焉〔一〕,闻其骿胁,欲观其状〔二〕,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三〕。僖负羁之妻言于负羁〔四〕曰:“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得晋国而讨无礼,曹其首诛也。子盍蚤自贰焉〔五〕?”僖负羁馈飧,寘璧焉〔六〕。公子受飧反璧。
〔一〕共公,曹昭公之子曹伯襄。
〔二〕骿,并干。
〔三〕谍,候也。微,蔽也。薄,迫也。
〔四〕负羁,曹大夫。
〔五〕贰,犹别也。
〔六〕熟食曰飧。寘,置也,置璧于飧下。
负羁言于曹伯曰:“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礼焉?”曹伯曰:“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对曰:“臣闻之:爱亲明贤,政之干也〔一〕。礼宾矜穷,礼之宗也〔二〕。礼以纪政,国之常也〔三〕。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四〕。国君无亲,以国为亲〔五〕。先君叔振,出自文王〔六〕,晋祖唐叔,出自武王〔七〕,文、武之功,实建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废亲。今君弃之,不爱亲也。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八〕,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九〕,而君蔑之,是不明贤也。谓晋公子之亡,不可不怜也。比之宾客,不可不礼也。失此二者,是不礼宾,不怜穷也。守天之聚,将施于宜。宜而不施,聚必有阙〔一〇〕。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一一〕,失位而阙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公弗听。
〔一〕干,桢干也。
〔二〕宗,本也。
〔三〕纪,理也。
〔四〕失常,则政不立。
〔五〕僚以官相亲,君以国相亲。
〔六〕文王子。
〔七〕武王子。
〔八〕亡,奔也。
〔九〕三人,狐偃、赵衰、贾佗。
〔一〇〕宜,义也。阙,缺也。
〔一一〕三常,政之干,礼之宗,国之常。
◎公子过宋〔一〕,与司马公孙固相善〔二〕,公孙固言于襄公曰:“晋公子亡,长幼矣〔三〕,而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四〕。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赵衰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五〕。贾佗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六〕。此三人者,实左右之。公子居则下之,动则咨焉,成幼而不倦,〔七〕殆有礼矣。树于有礼,必有艾〔八〕。商颂曰:“汤降不迟,圣敬日跻〔九〕。”降,有礼之谓也〔一〇〕。君其图之。”襄公从之,赠以马二十乘。
〔一〕自曹适宋。
〔二〕固,宋庄公之孙、大司马固也。相善,相悦好。
〔三〕襄公,宋桓公子兹父也。长幼,从长至幼也。
〔四〕长,兄事之。
〔五〕赵衰,晋卿公明之少子成子衰也。先君,献公。戎御,御戎车也。传曰:“赵夙御戎。”
〔六〕贾佗,狐偃之子射姑、太师贾季也。公族,姬姓也。食邑于贾,字季佗。案发正卷一〇:“襄公之世,赵盾将中军,贾季佐之,而阳处父为太傅,贾佗为太师,二贾同列。计其时,佗为老臣,而季为新出,安得合而为一也?”
〔七〕成幼,自幼至成人。
〔八〕树,种也。艾,报也。
〔九〕长发之三章。降,下也。跻,升也。言汤之尊贤下士甚疾,故圣敬之道日升闻于天也。
〔一〇〕降己于有礼也。
◎公子过郑,郑文公亦不礼焉〔一〕。叔詹谏曰:“臣闻之〔二〕:亲有天〔三〕,用前训〔四〕,礼兄弟,资穷困〔五〕,天所福也。今晋公子有三祚焉,天将启之〔六〕。同姓不婚,恶不殖也〔七〕。狐氏出自唐叔〔八〕。狐姬,伯行之子也,实生重耳〔九〕。成而隽才,离违而得所〔一〇〕,久约而无衅,一也〔一一〕。同出九人,唯重耳在〔一二〕,离外之患,而晋国不靖,二也〔一三〕。晋侯日载其怨,外内弃之〔一四〕;重耳日载其德,狐、赵谋之,三也。在周颂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一五〕。”荒,大之也。大天所作,可谓亲有天矣。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一六〕,平王劳而德之,而赐之盟质,曰:“世相起也〔一七〕。”若亲有天,获三祚者,可谓大天〔一八〕。若用前训,文侯之功,武公之业〔一九〕,可谓前训〔一九〕若礼兄弟,晋、郑之亲,王之遗命,可谓兄弟〔二〇〕。若资穷困,亡在长幼,还轸诸侯,可谓穷困〔二一〕。弃此四者,以徼天祸,无乃不可乎〔二二〕?君其图之。”弗听。
〔一〕文公,郑厉公之子捷。
〔二〕叔詹,郑大夫。
〔三〕有天所启。
〔四〕前训,先君之教。
〔五〕资,禀也。
〔六〕启,开也。
〔七〕殖,蕃。
〔八〕狐氏,重耳外家,与晋俱唐叔之后,别在犬戎者。
〔九〕伯行,狐氏字。
〔一〇〕言成人而有隽才。违,去也。离祸去国,举动得所。
〔一一〕衅,瑕也。
〔一二〕同出,同生。
〔一三〕靖,治也。
〔一四〕载,成也。
〔一五〕天作之首章。作,生也。高山,歧山。荒,大也。言天生此高山,使兴云雨,大王则秩祀而尊大之。
〔一六〕武公,郑桓公子滑突。文侯,晋穆侯之子仇。戮,并也。一,同也。
〔一七〕质,信也。起,扶持也。
〔一八〕三祚,谓成而隽才,晋国不靖,狐、赵谋之。
〔一九〕业,事也。前训,二国同心之训。
〔二〇〕晋、郑同姓,王之遗命使相起,故曰可谓兄弟。
〔二一〕轸,车后横木。还轸,犹回车周历诸国,遭离阨困。
〔二二〕徼,要也。四者,有天、前训、兄弟、穷困。
叔詹曰:“若不礼焉,则请杀之。谚曰:“黍稷无成,不能为荣〔一〕。黍不为黍,不能蕃庑〔二〕。稷不为稷,不能蕃殖〔三〕。所生不疑,唯德之基〔四〕。””公弗听。
〔一〕稷,粢也。无成,谓死。荣,秀也。
〔二〕为,成也。蕃,滋也。庑,丰也。
〔三〕殖,长也。
〔四〕所生,谓种黍得黍,种稷得稷,唯所在树之,祸福亦由是也。若不礼重耳,则当除之;不尔,则宜厚之。如此不疑,是为德基。
◎遂如楚,楚成王以周礼享之,九献,庭实旅百〔一〕。公子欲辞〔二〕,子犯曰:“天命也,君其飨之〔三〕。亡人而国荐之〔四〕,非敌而君设之〔五〕,非天,谁启之心!”既飨,楚子问于公子曰:“子若克复晋国,何以报我?”公子再拜稽首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六〕。羽旄齿革,则君地生焉〔七〕。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又何以报〔八〕?”王曰:“虽然,不谷愿闻之〔九〕。”对曰:“若以君之灵〔一〇〕,得复晋国,晋、楚治兵,会于中原,其避君三舍〔一一〕。若不获命〔一二〕,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一三〕。”
〔一〕成王,楚武王之孙、文王之子熊頵也。九献,上公之享礼也。庭实,庭中之陈也。百,举成数也。周礼:“上公出入五积,饔饩九牢,米百有二十筥,酰醢百有二十瓮,禾十车,刍薪倍禾。”案:“禾十车”,考异卷三引考正:“依周礼郑注当作“禾三十车”。”
〔二〕不敢当礼。
〔三〕天命,天使之飨食也。
〔四〕荐,进也。以国君之礼荐进。
〔五〕非礼敌,而设之如人君也。
〔六〕有之,楚自多。子女,美女。
〔七〕羽,鸟羽,翡翠、孔雀之属。旄,旄牛尾。齿,象牙。革,犀兕皮。皆生于楚。
〔八〕波,流也。
〔九〕曲礼云:“四夷之大国,于境内自称不谷。”
〔一〇〕灵,神也。
〔一一〕治兵,谓征伐。古者师行三十里而舍,三舍为九十里。司马法曰:“进退不过三舍,礼也。”
〔一二〕不得楚还师之命。
〔一三〕鞭,所以击马。传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尔雅曰:“弓无缘者谓之弭。”櫜,矢房。鞬,弓弢也。言以礼避君,君不还,乃敢左执弓,右属手于房以取矢。与君周旋,相驰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