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贤、不肖之爵不相越也。

〔一六〕罢,病也。无行曰病。无伍,无与为伍也。周礼:“大司寇以圜土聚教罢民。”

〔一七〕夫称家也。

〔一八〕本其事行也。

桓公曰:“伍鄙若何〔一〕?”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二〕;政不旅旧,则民不偷〔三〕;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四〕;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五〕;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六〕。”

〔一〕管子上言“参其国而伍其鄙”,内政既备,故复问伍鄙之事。

〔二〕相,视也。衰,差也。视土地之美恶及所生出,以差征赋之轻重也。移,徙也。

〔三〕旧,君之故旧也。偷,苟且也。不以故人为师旅,则民之相与不苟且也。孔子曰:“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四〕时,谓衡虞之官禁令各顺其时,则民之心不苟得也。

〔五〕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墐,沟上之道也。九夫为井,井闲有沟。谷地曰田,麻地曰畴。均,平也。憾,恨也。

〔六〕略,夺也。遂,长也。

桓公曰:“定民之居若何?”管子对曰:“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一〕;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二〕;立五正〔三〕,各使听一属焉。是故正之政听属〔四〕,牧政听县〔五〕,下政听乡〔六〕。”桓公曰:“各保治尔所,无或淫怠而不听治者!”

〔一〕制野鄙之政也。此以下与郊内之制异也。

〔二〕五属,四十五万家也。

〔三〕正,长也。

〔四〕正,五正也。听大夫之治也。

〔五〕牧,五属大夫也。听县帅之治也。

〔六〕下政,县帅也。听乡帅之治也。

◎正月之朝,五属大夫复事。桓公择是寡功者而谪之〔一〕,曰:“制地、分民如一,何故独寡功?教不善则政不治〔二〕,一再则宥〔三〕,三则不赦。”桓公又亲问焉,曰:“于子之属,有居处为义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明,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桓公又问焉,曰:“于子之属,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桓公又问焉,曰:“于子之属,有不慈孝于父母、不长悌于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下比,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五属大夫于是退而修属,属退而修县,县退而修乡,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政既成矣,以守则固,以征则强。

〔一〕谪,谴责也。

〔二〕治,理也。

〔三〕宥,宽也。

◎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君欲从事于天下诸侯,则亲邻国〔一〕。”桓公曰:“若何?”管子对曰:“审吾疆埸,而反其侵地〔二〕;正其封疆,无受其资〔三〕;而重为之皮币,以骤聘眺于诸侯〔四〕,以安四邻,则四邻之国亲我矣。为游士八十人〔五〕,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皮币玩好,使民鬻之四方〔六〕,以监其上下之所好〔七〕,择其淫乱者而先征之。”

〔一〕邻国亲,足以为援;不然,将为己害,难以远征。

〔二〕审,正也。反,还也。侵地,齐侵取邻国之地。

〔三〕积土为封。资,资财也。

〔四〕眺,视也。

〔五〕州十人。齐居一州。尔雅曰“齐曰营州”也。案:“州十人”,“州”下原有空格,札记疑缺“游”字,考异卷二疑缺“八”字而注有脱误。

〔六〕玩好,人所玩弄而好也。鬻,卖也。

〔七〕监,视也。观其所好,则知其奢俭。上下,君臣也。玩好物贵,则其国奢;贱,则其国俭。

◎桓公问曰:“夫军令则寄诸内政矣,齐国寡甲兵,为之若何?〔一〕”管子对曰:“轻过而移诸甲兵〔二〕。”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三〕,轻罪赎以鞼盾一戟〔四〕,小罪谪以金分〔五〕,宥闲罪〔六〕。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七〕。美金以铸剑戟〔八〕,试诸狗马〔九〕;恶金以铸鉏、夷、斤、斸〔一〇〕,试诸壤土。”甲兵大足。

〔一〕甲,铠也。兵,弓矢之属。

〔二〕诸,之也。移之甲兵,谓轻其过,使以甲兵赎其罪也。

〔三〕重罪,死刑也。犀,犀皮,可用为甲也。戟,车戟也,柲长丈六尺。

〔四〕轻罪,劓、刖之属。鞼盾,缀革有文如缋。

〔五〕小罪,不入于五刑者。以金赎,有分两之差,今之罚金是也。书曰:“金作赎刑。”

〔六〕宥,赦也。闲罪,刑罚之疑者。书曰:“五刑之疑有赦。”

〔七〕索,求也,求讼者之情也。三禁,禁之三日,使审实其辞也。而不可上下者,辞定不可移也。坐成,狱讼之坐已成也。十二矢为束。讼者坐成,以束矢入于朝,乃听其讼。两人讼,一人入矢,一人不入则曲,曲则服,入两矢乃治之。矢,取往而不反也。周礼“以双方禁人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也。

〔八〕铸,冶也。

〔九〕狗马难为利也。案:“也”,公序本作“者”。

〔一〇〕恶,麤也。夷,平也。夷所以削草平地。斤,形似鉏而小。斸,斫也。

◎桓公曰:“吾欲南伐,何主〔一〕?”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棠、潜〔二〕,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三〕,环山于有牢〔四〕。”桓公曰:“吾欲西伐,何主?”管子对曰:“以卫为主。反其侵地台、原、姑与漆里〔五〕,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牢。”桓公曰:“吾欲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燕为主〔六〕。反其侵地柴夫、吠狗〔七〕,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牢。”四邻大亲。既反侵地,正封疆,地南至于鋾阴〔八〕,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九〕,有革车八百乘〔一〇〕。择天下之甚淫乱者而先征之。

〔一〕主,主人,共军用也。

〔二〕棠、潜,鲁之二邑。

〔三〕贾侍中云:“海,海滨也。有蔽,言可依蔽也。渠弭,裨海也。水中可居者曰渚。”昭谓:有此乃可以为主人,军必依险阻者也。

〔四〕环,绕也。牢,牛、羊、豕也。言虽山险皆有牢牧也。一曰“牢,固也。”

〔五〕卫之四邑。

〔六〕燕,今广阳蓟也。

〔七〕燕之二邑。

〔八〕鋾阴,地名,齐南界也。

〔九〕纪,故纪侯之国。酅,纪季之邑,已入于齐也。

〔一〇〕贾侍中云:“一国之赋八百乘也。乘七十五人,凡甲士六万人。”昭谓:此周制耳,齐法以五十人为小戎,车八百乘当有四万人。又上管仲制齐为三军,军万人,下又曰“君有是士三万人,以方行于天下”也,而车数多者,其副贰陪从之车也。或云:“八当为六。”

即位数年,东南多有淫乱者,莱、莒、徐夷、吴、越〔一〕,一战帅服三十一国。遂南征伐楚,济汝,踰方城,望汶山〔二〕,使贡丝于周而反。荆州诸侯莫敢不来服。遂北伐山戎〔三〕,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四〕。海滨诸侯莫敢不来服〔五〕。与诸侯饰牲为载,以约誓于上下庶神〔六〕,与诸侯戮力同心〔七〕。西征攘白狄之地〔八〕,至于西河〔九〕,方舟设泭,乘桴济河〔一〇〕,至于石枕〔一一〕。悬车束马,踰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一二〕,西服流沙、西吴〔一三〕。南城于周〔一四〕,反胙于绛〔一五〕。岳滨诸侯莫敢不来服〔一六〕,而大朝诸侯于阳谷〔一七〕。兵车之属六,乘车之会三〔一八〕,诸侯甲不解累〔一九〕,兵不解翳〔二〇〕,弢无弓,服无矢〔二一〕。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二二〕。

〔一〕莱,今东莱也。莒,琅邪县也。徐夷,徐州之夷也。

〔二〕济,渡也。汝,水名。方城,楚北之阨塞也。谓师至于陉时也。在鲁僖四年。汶山,楚山也。

〔三〕山戎,今之鲜卑,以其病燕,故伐之。

〔四〕二国,山戎之与也。刜,击也。斩,伐也。令支,今为县,属辽西,孤竹之城存焉。

〔五〕海滨,海水涯也。

〔六〕饰牲,陈其牲。为载书加于牲上而已,不歃血。“)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