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穆公,王卿士,单靖公之曾孙也。

〔三〕降,下也。戾,至也。灾,谓水旱、蝗螟之属。

〔四〕量,度也。资,财也。权,称也。振,拯也。

〔五〕民患币轻而物贵,则作重币,以行其轻也。

〔六〕重曰母,轻曰子,以子贸物。物轻则子独行,物重则以母权而行之也。子母相通,民皆得其欲也。

〔七〕堪,任也。不任之者,币重物轻,妨其用也,故作轻币杂而用之,以重者贸其贵,以轻者贸其贱也。子权母者,母不足则以子平而行之,故钱小大,民皆以为利也。

“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一〕?若匮,王用将有所乏〔二〕,乏则将厚取于民〔三〕。民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也〔四〕。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五〕,有至而后救之〔六〕,是不相入也〔七〕。可先而不备,谓之怠〔八〕;可后而先之,谓之召灾〔九〕。周固羸国也,天未厌祸焉,而又离民以佐灾,无乃不可乎?〔一〇〕将民之与处而离之,将灾是备御而召之,则何以经国〔一一〕?国无经,何以出令?令之不从,上之患也,故圣人树德于民以除之〔一二〕。

〔一〕废轻而作重,则本竭而末寡也,故民失其资也。

〔二〕民财匮,无以供上,故王用将乏。

〔三〕厚取,厚敛也。

〔四〕给,共也。远志,逋逃也。

〔五〕备,国备也。未至而设之,谓备预不虞,安不忘危也。

〔六〕谓若救火疗疫,量资币平轻重之属也。

〔七〕二者先后各有宜,不相入,不相为用也。

〔八〕怠,缓也。

〔九〕谓民未患轻而重之,离民匮财,是为召灾也。

〔一〇〕言周固已为羸病之国,天降祸灾,未厌已也。

〔一一〕君以善政为经,臣奉而成之为纬。

〔一二〕树,立也。除,除令不从之患也。

“夏书有之曰:“关石、和钧,王府则有〔一〕。”诗亦有之曰:“瞻彼旱麓,榛楛济济〔二〕。恺悌君子,干禄恺悌〔三〕。”夫旱麓之榛楛殖〔四〕,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若夫山林匮竭,林麓散亡,薮泽肆既〔五〕,民力雕尽,田畴荒芜,资用乏匮〔六〕,君子将险哀之不暇,而何易乐之有焉〔七〕?

〔一〕夏书,逸书也。关,门关之征也。石,今之斛也。言征赋调钧,则王之府藏常有也。一曰关,衡也。

〔二〕诗,大雅旱麓之首章也。旱,山名。山足曰麓。榛,似栗而小。楛,木名。济济,盛貌也。盛者言王者之德被及也。

〔三〕恺,乐也。悌,易也。干,求也。君子,谓君长也。言阴阳调,草木盛,故君子求禄,其心乐易也。

〔四〕殖,长也。

〔五〕肆,极也。既,尽也。散亡,谓无山林衡虞之政也。

〔六〕雕,伤也。谷地为田,麻地为畴。荒,虚也。芜,秽也。

〔七〕险,危也。

“且绝民用以实王府〔一〕,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矣〔二〕。若民离而财匮,灾至而备亡,王其若之何〔三〕?吾周官之于灾备也,其所怠弃者多矣〔四〕,而又夺之资,以益其灾,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王其图之〔五〕!”

〔一〕绝民用,谓废小钱而铸大钱也。

〔二〕大曰潢,小曰污。竭,尽也。无日,无日数也。

〔三〕备亡,无救灾之备也。

〔四〕周官,周六官。灾备,备灾之法令也。

〔五〕善政藏于民。翳,犹屏也。人,民也。夺其资,民离叛,是远屏其民也。一曰翳,灭也。

王弗听,卒铸大钱。

◎二十三年,王将铸无射,而为之大林〔一〕。单穆公曰:“不可。作重币以绝民资,又铸大钟以鲜其继〔二〕。若积聚既丧,又鲜其继,生何以殖〔三〕?且夫钟不过以动声〔四〕,若无射有林,耳弗及也〔五〕。夫钟声以为耳也,耳所不及,非钟声也〔六〕。犹目所不见,不可以为目也〔七〕。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闲;〔八〕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闲〔九〕。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闲〔一〇〕;其察清浊也,不过一人之所胜〔一一〕。是故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钧,重不过石〔一二〕。律度量衡于是乎生〔一三〕,小大器用于是乎出〔一四〕,故圣人慎之。今王作钟也,听之弗及,〔一五〕比之不度〔一六〕,钟声不可以知和〔一七〕,制度不可以出节〔一八〕,无益于乐,而鲜民财,将焉用之!

〔一〕景王二十三年,鲁昭二十年也。贾侍中云:“无射,钟名,律中无射也。大林,无射之覆也。作无射,为大林以覆之,其律中林钟也。”或说云:“铸无射,而以林钟之数益之。”昭谓:下言“细抑大陵”,又曰“听声越远”,如此则贾言无射有覆,近之矣。唐尚书从贾也。

〔二〕鲜,寡也。寡其继者,用物过度,妨于财也。

〔三〕积聚既丧,谓废小钱也。生,财也。殖,长也。

〔四〕动声,谓合乐以金奏,而八音从之也。

〔五〕若无射复有大林以覆之。无射,阳声之细者也。林钟,阴声之大者也。细抑大陵,故耳不能听及也。

〔六〕非法钟之声也。

〔七〕若目之精明,所不能见,亦不可施以目也。耳目所不能及而强之,则有眩惑之失,以生疾也。

〔八〕六尺为步,贾君以半步为武。

〔九〕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一〇〕清浊,律吕之变。黄钟为宫则浊,大吕为角则清也。

〔一一〕胜,举也。

〔一二〕钧,所以钧音之法也。以木长七尺者弦系之以为钧法。百二十斤为石。

〔一三〕律,五声阴阳之法也。度,丈尺也。量,斗斛也。衡,称上衡。衡有斤两之数,生于黄钟。黄钟之管容秬黍千二百粒。粒百为铢,是为一龠。龠二为合,合重一两。故曰“律、度、量、衡于是乎生”也。

〔一四〕出于钟也。易曰:“制器者尚其象。”小,谓锱铢分寸;大,谓斤两丈尺也。

〔一五〕耳不及知其清浊也。

〔一六〕不度,不中钧石之数也。

〔一七〕耳不能听,故不可以知和也。

〔一八〕节,谓法度量衡之节也。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一〕,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二〕。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三〕。上得民心,以殖义方〔四〕,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夫耳内和声,而口出美言〔五〕,以为宪令〔六〕,而布诸民,正之以度量,民以心力,从之不倦。成事不贰,乐之至也〔七〕。口内味而耳内声,声味生气〔八〕。气在口为言,在目为明。言以信名〔九〕,明以时动〔一〇〕。名以成政〔一一〕,动以殖生〔一二〕。政成生殖,乐之至也。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一三〕。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一四〕出令不信〔一五〕,刑政放纷,动不顺时,民无据依,不知所力,各有离心〔一六〕。上失其民,作则不济,求则不获,其何以能乐?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一七〕,国其危哉!”

〔一〕枢机,发动也。心有所欲,耳目为之发动。

〔二〕习于和正,则不眩惑也。

〔三〕歆,犹嘉服也。言德,以言发德教也。

〔四〕殖,立也。方,道也。

〔五〕耳闻和声,则口有美言,此感于物也。

〔六〕宪,法也。

〔七〕贰,变也。

〔八〕口内五味,则耳乐五声;耳乐五声,则志气生也。

〔九〕信,审也。名,号令也。

〔一〇〕视明则动,得其时也。

〔一一〕号令所以成政也。

〔一二〕殖,长也。动得其时,所以财长生也。

〔一三〕不和,无射、大林也。若听乐而震,视色而眩,则味入不精美。味入不精美,则气放佚,不行于身体。

〔一四〕慝,恶也。此四者,气失之所生也。狂悖眩惑,说子朝、宠宾孟也。转易过恶,嬖子配适,将杀大臣也。

〔一五〕有转易也。

〔一六〕不知所为尽力也。

〔一七〕二,谓作大钱、铸大钟也。

王弗听,问之伶州鸠〔一〕。对曰:“臣之守官弗及也〔二〕。臣闻之,琴瑟尚宫〔三〕,钟尚羽〔四〕,石尚角〔五〕,匏竹利制〔六〕,大不踰宫,细不过羽。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七〕,圣人保乐而爱财,财以备器,乐以殖财〔八〕。故乐器重者从细〔九〕,轻者从大〔一〇〕。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丝尚宫,匏竹尚议〔一一〕,革木一声〔一二〕。“)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