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甲申,资政殿学士、知大名府吕惠卿为观文殿学士、知延安府。(《纪事本末》卷百三十。)

7、是月,吴安持为真定等路经略使。(《长编》卷四百九十五:元符元年三月己未。原注吴安持等雄州榷场。原注:安持以绍圣三年十月帅真定。)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雷,大雨雹。案:《宋史·本纪》辛未,西南方雷声,雨雹。《五行志》同。

1、十一月癸巳,(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丁亥朔。)先是,吕惠卿奏:“乞依吕大忠例,暂赴阙奏事。”章惇谓曾布曰:“边事方尔,可谓不识紧慢也。”李清臣亦谓布曰:“此必有挹魁柄之意,或恐有引以为代者,吾属殆矣。”布曰:“此无虑魁柄,岂易挹耶!”及进呈,上曰:“惠卿何可来?”众皆言无可来之理。遂批旨云:“边事未已,帅臣难以前来。如有所陈,条画闻奏。”及再对,布又言:“惠卿初失金明寨,(原注:云见西边。案:《纪事本末》西边门已佚,考见十月初五日辛酉注。)颇皇恐待罪,既而知朝廷有宽假之意,便尔妄诞,张大守奭之劳,又乞朝见。此人无廉况,惟务贪进,方此多事,其欲来何意,岂又欲留住!”上亦哂之。(《纪事本末》卷百三十。)

2、乙未,(《长编》卷五百三:元符元年冬十月戊寅,吕惠卿言界首等接招纳人户。原注:绍圣三年十一月九日乙未,曾布云云可考。案:原文已佚。)

3、丁酉,监察御史兼殿中侍御史蔡蹈言:“近朝廷取太傅王安石所进《字说》付国子监雕板,以便学者传习;又以池州石诔、刘发尝受安石学,时令校正。乃有太学录叶承辄肆论列,自谓亲闻安石训释,令校对疑误,请同看详。按承身为学官,宜知分守,而乃离次侵官,干预本监之事。望赐睿旨,正其侵越之罪。”诏特属罚金六斤。(《纪事本末》卷百二十。)

4、知渭州、宝文阁直学士吕大忠改知同州。(《长编》卷四百八十五:绍圣四年四月己亥,大防卒於虔州。原注:吕大忠三年十一月十一日,自秦改知同州。案:《东都事略》:大忠尝献言:“夏人兵不过三十万戍守外,战士不过十万,三路之众,足以当之,屡犯王略,而朝廷一不与校,臣窃羞之。”迁宝文阁直学士、知渭州,坐事降待制、知同州。考降待制,《长编》原注在十二月初三日己未。)

5、辛丑,中书省勘会元丰四年正月九日中书省劄子,应两省待制以上,并转朝议大夫、中散大夫、中大夫三官。至元祐三年三月六日敕,寄禄官并置左右字,因此许带职人待制已上,职事官、谏议大夫已上,自朝议大夫便转中大夫,比其他出身人,超越一官迁转。近降绍圣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敕,(案: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庚申,中书上言云云可考。二十六日无文,或降敕在次日也。)正议大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分左右,馀外并废罢;并朝议大夫、中散大夫,亦依旧依两资迁转。其朝议转中大夫一节,亦合废罢。诏依议定,其已转过之人,更不追改。(《纪事本末》卷一百。案:《长编》卷二百十八原注云,三年十一月辛丑可考。当即此文。)

1、十二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丁巳朔。)己未,宝文阁直学士吕大忠除宝文阁待制。《长编》卷四百八十五:绍圣四年四月己亥,吕大防卒於虔州。原注:吕大忠三年十二月三日,除宝制。(案:《东都事略·大忠传》:坐事,降待制、知同州。考《长编》原注,知同州在十一月十一日丁酉。)

2、辛酉,诏元祐赦文,户绝之家,官为立继,指挥勿行。(《长编》卷四百九十三:绍圣四年十二月乙酉。原注:三年十二月五日已罢此指挥,今又别出,当考。案:此两存之例,今据辑此。)

3、锺傅以进筑安西城毕功,除通直郎。(《长编》卷四百九十六:元符元年,锺傅再降。原注:绍圣三年十二月五日,锺傅进以筑安西城转通直郎。)

4、乙丑。(《长编》卷五百三:元符元年十月戊寅,惠卿言将兵入界,令系将官临时处分。原注:云:绍圣三年十二月九日乙丑,曾布云云可考。案:原文已佚。)

5、是月,扬州司户参军、充楚州州学教授徐积特改和州防奭推官。(《长编》卷三百七十五:元祐元年四月乙巳,积充教授。原注:绍圣三年,又改和州防奭推官。)“)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