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真宗咸平元年正月尽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辛酉朔,改元。

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

丙寅,有司上皇太后李氏谥曰元德。

翰林学士杨砺等受诏知贡举,请对,上召坐,语之曰:“贡举重任,当务选擢寒俊,精求实艺,以副朕心。”砺,建隆初及第为榜首。上在开封时,常问砺何年及第,砺唯唯不对,上后知之,谓砺不以科名自伐,益重焉。砺性刚很傲辟,为文尚多,无师法,每作诗,一题或数十篇。在翰林,制诰迂怪,大为人所传笑。

壬申,昭宣使王延德上太宗皇帝南宫事迹三卷,命送实录院。

癸酉,始令诸王府记室、翊善、侍读等官,分兼南、北宅教授。(南、北宅始此,当考详。)时南、北宅又有伴读,然无定员。(是年十一月,赐南宫伴读李文益绯,然不知始于何时,今附见。百官志系之祥符二年后,误也。)

甲戌,诏诸路场务逋欠官物,令主典备偿者,监临官非同为欺隐,勿令填纳。

初,李至判国子监,上言:“本监先校定诸经音疏,其间文字,讹谬尚多,深虑未副仁君好古诲人之意。盖前所遣官,多专经之士,或通春秋者未习礼记,或习周易者不通尚书,至于旁引经史,皆非素所传习,以是之故,未得专详。伏见国子博士杜镐,直讲孙奭、崔颐正,皆苦心强学,博贯九经,问义质疑,有所依据。望令重加勘正,除去舛谬。”太宗从之。丁丑,蔡州学究刘可名又上言诸经板本多误,上令择官详校,因访羣臣通经义者,至复以颐正对。上曰:“朕宫中无事,乐闻讲诵。”因召颐正于后苑,讲尚书大禹谟,赐五品服。他曰,谓辅臣曰:“颐正讲诵甚精,卿等更于班行中选经明行修之士一二人,具以名闻。”自是,日令颐正赴御书院待对〔一〕,讲尚书至十卷。颐正,雍丘人也。

戊寅,上御崇政殿,召御龙直二百七十余人,阅试武艺,迁擢者二十六人。

庚辰,审刑院详议官、监察御史韩见素表求致仕,时年四十八。上问辅臣曰:“见素齿发尚少,遽求致仕,何也?”吕端曰:“见素性恬退,喜修炼。”上难之。李至曰:“近世朝行中,躁竞求进者多,知止求退者少,若允其请,亦足以激劝薄俗。”上默然,乃授刑部员外郎,致仕。见素,凤翔人,退居华山,年八十余乃卒。

甲申,有彗出营室北,光芒尺余。

二月壬辰,诏:“礼部贡院考试毕日,录合格人姓名以闻,当议降敕发榜赐及第。如覆试有缪滥,知举官重行朝典。”

上谓辅臣曰:“朕即位以来,罔敢暇逸,庶涉治道,至于和平。今彗出甚异,将奈之何?”吕端等言:“变在齐、鲁之分。”上曰:“朕以天下为忧,岂独一方耶?”李至曰:“陛下此言,可以却妖星矣。”

甲午,诏百官极言得失,避正殿,减常膳。

乙未,虑系囚。诏诸州长吏平决狱讼,申理冤滥。

先是,吏部郎中、直集贤院田锡出知泰州,未之任,会星变,锡上疏言:

臣自去年七月至冬节已后三上章,所言者朝廷密谋,所陈者国家大体。识见虽浅,不足动于宸聪,果敢所陈,亦足伸于忠节。每至奏覆公事,咫尺天颜,亦望圣聪略赐宣问,岂谓陛下略不询所陈之事,殊不访所贡之言。退有忧遑,虑获罪戾,进无听纳,固不遑宁,所以辄拜封章,乞归馆殿。旋承敕命,令知泰州,已蒙圣恩,给与假限,许至三月初进发。臣既受敕,不合立班,唯候朝辞,以赴任所,于二月八日方矩御札,许贡刍词。臣子之事君亲,愚直之逢明圣,有所见闻,岂敢缄默。

臣闻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臣去年所上第一章,下在中书,第二、第三章,留中不出。臣虑外人窥其曾有贴黄,乞未付中书,且宣召宰臣、枢密使问其可否,然尚有不敢形于奏疏,拟俟面陈。所虑者非轻,虑陛下失臣,所忧者非细,忧微臣失身。今日陛下若许臣面言,容臣口奏,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