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辽放进士鲜于茂昭等六人。
大中祥符七年辽开泰三年
春,正月,己丑,辽主录囚。
准布部长乌巴朝于辽,封为王。
甲午,高阳关言副都部署英州防御使杨延昭卒。延昭即延朗,智勇善战,所得俸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性质素,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二十馀年,辽人惮之,目曰杨六郎。讣闻,帝嗟悼,遣中使护丧而归,河朔人多望柩而泣。官其三子。
乙未,辽主如浑河。
丁酉,女真、铁骊遣使贡于辽。
壬寅,车驾奉天书发京师。
丙午,至奉元宫,斋于迎禧殿。判亳州丁谓献白鹿一,灵芝九万五千本。
戊申,奉圣号册宝于庭拜授。摄太尉王旦,持节,载以玉辂,诣宫奉上,摄中书令丁谓读讫,置玉匣中。己酉,三鼓,具法驾赴宫。五鼓,帝奉玉币酌献,读册文,命太尉封石匣。帝又诣先天观、洞霄广灵宫行香,复至太清宫、真元观周览,还奉元宫。曲赦亳州及车驾所经。升亳州为集庆军节度,改真源县曰卫真县,给复二年;奉元宫曰明道宫。
司天言含誉星见。
庚戌,发卫真县,次亳州,谒圣祖殿,御奉元均庆楼,赐酺三日。
壬子,诏:“所过顿递侵民田者,给复二年。”
甲寅,发亳州。
乙卯,次应天府。群臣言天书升辇,有云五色如花,又黄云如人连袂翊辂而下。丙辰,升应天府为南京,正殿榜以归德,仍赦境内及东畿车驾所过县流以下罪。御重熙颁庆楼观酺,凡三日。改圣祖殿为鸿庆殿。
是月,辽主畋潢河滨,复偕后猎于瑞鹿原。
二月,丁巳朔,发南京。
雍丘邢惇,以学术称,隐居不出。帝之幸亳也,王曾荐之。及还,自亳召对,问治道,惇不对。帝问其故,惇曰:“陛下东封西祀,皆已毕矣,臣复何言!”帝悦,除许州助教,遣归。惇衣服居处,一如平日,乡人不觉其有官也。既卒,乃见其敕与废纸同束置屋梁间。
戊午,次襄邑县,皇子来朝。
庚申,夏州赵德明遣使诣行阙朝贡。
辛酉,车驾至自亳州。
戊辰,大风扬沙砾,百官习仪于恭谢坛,有坠帻者。
三司假内藏库钱五十万贯。
己巳,帝宿斋于玉清昭应宫之集禧殿。庚午,行荐献之礼,遂赴太庙。辛未,享六室。壬申,恭谢天地于东效。还,御乾元门,大赦,内外文武官悉加恩,诸路蠲放租赋有差。
辽耶律资忠之还自高丽也,权贵数言其短,出为上京副留守。是月,复遣使高丽索取六州地,高丽留弗遣。
三月,庚寅,以奉祀礼成,大宴含元殿。
庚子,辽遣北院枢密使耶律世良城招州。
丁未,以皇子受益为左卫上将军,封庆国公,给俸钱二百千。
初,宰相屡言:“皇子未议封建,中外系望;今朝献礼成,愿特降制命。”帝虽从之,而谦让未加王爵。旧制,国公食邑三千户,今止千户,有司之误也。皇子即后宫李氏所生,于是五年矣,刘皇后以为己子,使杨婉仪保视之。
青州民越嵩年百一十岁,诏存问之。
戊申,辽命南京、奉圣、平、蔚、云、应、朔等州置转运使。
夏,四月,戊午,辽诏南京管内毋淹刑狱以妨农务。
庚申,三司借内藏库绫十五万匹。
帝谓宰相曰:“闻永兴陈尧咨用刑峻酷,有窦随者,提点本路刑狱,颇复伺察人过以激怒之,欲使内外畏惮,成其威望,此不可不责也。”辛酉,徙随京西路。后数月,尧咨言导龙首渠入城以给民用,有诏嘉奖,因曰:“决渠济之,不若省刑以安之,乃副联意也。”
癸亥,乌库部叛辽。
丙子,辽以西北路招讨使萧孝穆为北府宰相,赐忠穆熙霸功臣、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孝穆廉谨有礼法,时人称之。
舒王元偁薨,帝临哭,赠太尉、中书令,追封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