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绍熙元年。上,孝宗皇帝第三子也,母曰成穆皇后郭氏,以绍兴十七年九月四日生上于藩邸。初,成穆生四男,长曰邓王愭,即庄文太子是也;次曰庆王恺;次恭王,即上也;次未命而夭,追赐名恪,赠使相,封邵王。二十年,上生四岁矣。

二月,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

三十年五月,转荣州刺史。

三十二年九月,封恭王,于是十六岁矣。孝宗受禅,乾道元年,立邓王为皇太子。

二年七月,诏皇太子男皇嫡孙赐名挻,除福州观察使,封荣国公;恭王男皇孙赐名挺,除左千牛卫大将军。

三年七月,太子薨,谥曰庄文。

六年六月,以知枢密院府为庄文太子外第,命荣国公挻与钱妃自东宫徙居焉。

七月乙巳,太史奏:是夜四更后,东北方火星顺行,在木星西南入宿,各不及一度。占云:木、火合宿,主册太子,当有赦。时虞允文独相。

八月庚戌,孝宗御垂拱殿,允文乞留班奏事。三省、枢密院进呈文字讫,执政下殿。孝宗宣谕允文遣使祈请陵寝事,允文一一奏毕,复奏云:“臣累日斋心,今日涓吉,有一大事,方欲干犯雷霆之威,冒万死以请。”孝宗问何事,允文奏曰:“自古人君即位一二年后,必建立储贰,以隆万世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国家治乱安危之机,无大于此,故曰太子国之本也。国本正而万事理。况今日圣志已定,将大有为于天下,若一旦敌败盟,连兵两淮,六飞必须顺动,监国抚军,谁任其责?临事之变,仓猝议之,常有不如人意处。又陛下在位将十年而元良虚位,中外士夫共怀忧疑,但往往畏死,不肯启口开陈尔。臣蒙陛下大恩,付以心腹之托,使定大计。今日之事,无大于此,无急于此。日者木、火合宿,太史奏以为当册太子。天心仁爱陛下,昭示休祥。愿陛下上顺天心,下从人望,早出睿断。”孝宗欣然云:“朕久有此意,事亦素定,但恐储位既正,人心易骄,便自纵逸,不劝于学,浸有失德,不可不虑。朕更欲令练历世务,通知古今,庶几无后悔尔。”允文奏云:“臣平日窃观陛下至孝至笃,岂不以宗社为念?圣虑最远,岂不以储副为急?所以迟迟至今,亦必有说。今蒙宣谕,益有以见陛下重惜神器,封植国本,为万万年之永图,天下幸甚。然臣之愚,以谓此事不过审择宫官,使日闻正言,日行正道,真积力久,自然无不趣于正,安得有后悔?又储闱一开,深居中禁,常得在陛下左右,日亲帝学,何患不光明?日与朝政,何患不练历?以臣之愚,早建储宫,共所成就,必远过于外处潜邸。”孝宗曰:“丞相言极是。但此事却有少迁次,非久于选德殿还,独与丞相议之。”允文即奏云:“臣以愚忠所迫,昧死有请,敢意陛下遽赐察纳,臣无任感天荷圣之至。容臣再拜谢恩。”谢讫,复奏云:“此事愿陛下早留圣念。”孝宗云:“甚好,甚好,不过旬日间。”二十五日壬申,允文朝殿奏事,至下马处,中使传旨,令右相留班。孝宗以边事一一宣谕,允文奏对讫,复奏云:“臣比者辄以早建东宫事有请,陛下欣然即赐开纳。今已逾旬日,未准处分,臣实忧惧。”孝宗曰:“此事已决。偶数日来多事,未及与卿商量。”允文援唐太宗事力以为请,孝宗曰:“朕见唐太宗用兵取天下,心甚敬之。至议立太子,乃引佩刀自决,亦未尝不笑之。盖处置家事,何用如此?今秋事向晚,冬初又虏使来,有一番礼数。若于郊礼时或前或后降指挥,如何?”允文奏云:“圣志果定,以郊天庆成日降指挥甚好。盖日南至,天正也。”孝宗云:“当用此日。”

十一月辛巳,大驾至郊坛,斋于青城。是日午,宰执奏事,有旨令右相留班,孝宗宣谕云:“立太子事,朕但欲与丞相议尔,如何?”允文奏云:“此陛下家事,臣不当与。臣记得太宗皇帝淳化末年召寇准于青州,既入对,太宗曰:〔东宫未立,如何?〕准对曰:〔此事问内人不可,问大臣亦不可,问中贵人亦不可,惟陛下独断乃可耳。〕太宗曰:〔襄王可乎?〕准对曰:〔知子莫若父。陛下若以为可,愿早降处分。〕乃立真宗。臣尝读国史,太宗八子,真宗第三。观准所对,曲折之间,但欲自太宗发之耳。太宗英断一发,千百世无有议之者,此臣倦倦之忠,独有望于陛下也。”孝宗云:“今郊天后,先欲加上两宫尊号。立太子可用春初。”允文奏云:“臣谨奉诏,愿陛下更无改易。”孝宗云:“只候两宫礼毕,便降指挥。”又微笑云:“朕家好事数件,皆是丞相做了。”允文顿首谢。

七年正月丙子朔,太上皇帝、寿圣皇后受册宝礼毕,庚辰,允文奏事紫宸殿,乞留班,奏云:“今两宫册宝礼成,立太子指挥乞早赐处分。”孝宗曰:“丞相留意此事如此,朕欲以中春上旬择日行礼,非久于内殿,更与卿议之,又有少说,朕欲立太子后,余一亲王,便欲令出镇外藩,不知本朝有何典故?”允文奏曰:“陛下止有两大王,若立一王为太子,一王自留王邸侍陛下左右,本朝亦无似此典故。”孝宗云:“朕之虑甚远,卿可于唐以前子细密加讨论。”允文奉旨而退。

戊子,进呈二月壬子晚朝孝宗御选德殿以立皇太子御札宣示大臣,允文等奏:“元良天下大本,陛下独出睿断,为天下得人。”各再拜贺。孝宗曰:“前世人主多以此为讳,朕甚不取。国有储副,自古以然,何讳之有?”允文曰:“唐太宗号英主,至此乃不能自决,犹引佩刀以自向。”孝宗曰:“朕常笑之。雉奴仁懦,太宗既知之矣,卒不能夺,以基祸乱。皇太子,朕观之熟矣,他日亲驭戎辂,以抚六师,监国之任不及今早定,何以系天下心?”允文奏:“臣等受诏未敢行出,恭俟来日集百官宣布。”孝宗曰:“善。”定夕锁学士院,癸丑降诏,内出麻制:“皇第三子恭王惇可立为皇太子,皇子庆王恺判宁国府,进封魏王。”

三月丁酉,上受册。四月庚午,御笔皇太子宜须临安府尹,盖欲试以民事也。九年二月,荣国公挺薨。庄文太子之子。

四月,上解府尹事。淳熙元年,魏王自宁国府改判明州。

七年二月,魏王薨,谥惠宪。他日,孝宗谓右丞相赵雄曰:“太子资质极美,但尚少学问耳。每遣人来问安,朕必戒之云,且语太子,切须留意学问。”

十四年十月,高宗皇帝崩。先是,孝宗已有禅意,尝命有司葺都亭驿,其制侔德寿宫。既而以天下不可奉三宫,乃缓其事。

十一月己亥,手诏:皇太子可令参决庶务。右丞相周必大奏,乞创议事堂。于是诏以内东门司改为之。十五年正月乙巳,诏每遇朝殿,令皇太子侍。

十六年正月甲午〔1〕,皇孙抦封嘉国公,魏惠宪王子也。惠宪,皇兄庆王恺。己亥,周必大进左相,留正右相。丙午,皇太后迁慈福宫。春坊姜特立见必大,问曰:“宫中人人知上元后举行典礼,今悄然,何也?”必大谢曰:“此非外廷所敢与闻。”特立不悦而退。罢特立在绍熙元年。己未,诏德寿宫改为重华宫。后又改慈福,又改慈寿。

二月壬戌,内降禅诏:皇太子可即皇帝位。宣诏讫,百官入班殿庭。百官称贺毕,孝宗移居重华宫。本末互见淳熙十六年。立妃李氏为皇后,后父道拜庆远军节度使,赠太尉,谥忠毅。先是,道为湖北帅,有九宫山张真牧至其第,道命诸女拜之,其中女慈懿后也。真牧见之,惊曰:“此天下人母,我奈何受其拜邪?”人皆以为狂,道心独喜。孝宗在潜邸,闻是语,即为上聘之。时庄文太子钱妃之妹同选入宫,中外皆心拟钱氏而后定选。隆兴二年,封荣国夫人。郊礼成,进封定国。乾道七年,王为皇太子,立为太子妃,至是正位号,卒如张真牧之言云。诏以生日为重明节。秘书郎兼权吏部郎官郑湜因转对,奏言:“民力之困,莫甚于此时。盖所取者,皆祖宗时所未尝有,而作俑于后来,所用者皆循习承平积弊,而不量今日之事力。愿先以清心寡欲、躬自节俭为本,然后明诏大臣,裁度经费,除奉宗庙、事两宫、给兵费之外,一切量事裁酌,惟正之供,滥恩横例,皆董正之,然后使版曹会一处之入,择诸路监司之爱民而晓财赋者,使之稽考调度,蠲其烦重,以宽民力。”疏既出,右丞相留正乃命中司、版曹、检正、都司置局,同共稽考。先是,寿皇创左藏封桩库,其法非奉亲、非军需不支。至淳熙末年,往往以犒军或造军器为名拨入内库或睿思殿,或御前库,或修内司,而有司不敢执也。是时湜为敕令所删定官,因转对,为寿圣言之。至是又以为言,然竟未闻有所施行云。左补阙薛叔似迁将作监,右拾遗许及之迁军器监。先是淳熙十五年,寿皇从林粟之请,复置遗、补官,以命叔似、及之。上即位,二人既迁,并与其官废之。“)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