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郡国有文学,文翁治蜀,起学成都市,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武帝时,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平帝时,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魏、晋以下,郡国并有文学,即博士、助教之任(《唐六典》)。隋潘徽为州博士。唐府、郡置经学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开元二十六年,敕州县,每乡之内各置一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

宋初有四书院:庐山白鹿洞(太平兴国二年,知江州周述言,庐山白鹿洞学徒常数十百人,望赐《九经》,诏乃从其请),嵩阳书院(至道二年,赐额及印本《九经》),岳麓书院(咸平四年,郓州守臣李允则奏:“岳麓山书院修广舍宇,有书生六十馀人听诵,乞下国子监降《释文》等书。”诏从之),应天府书院(祥符二年,新建书院,诏以曹诚为助教。国初有戚同文者,通《五经》业,高尚不仕,聚徒教授常百馀人,许让、郭承范、董循、陈象与、王砺、滕涉皆其门人。同文卒後,无能继其业者,至是始有是命,并赐院额。此四书院之外,又有茅山书院)。未建州学也。乾兴元年,兖州守臣孙奭私建学舍,聚生徒,乞请太学助教杨光辅充本州讲书。从之。馀镇未置学也。景祐四年,诏藩镇始立学,他州勿听也。宝元元年,颍州守臣蔡齐请立学,时大郡始有学,而小郡犹未置也(自明道、景祐间,累诏州郡立学,赐田、绐书,学校相继而兴。近制惟藩镇立学,颍为支郡,齐以为言而特许之)。庆历四年,诏诸路州、军、监,各令立学,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於是州郡不置学者鲜矣。又置教授,以三年为一任,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掌其课试之事,而纠正不如规者。委运司及长史於幕职、州县官内荐教授,或本处举人举有德艺者充。当时虽置教授,或用兼官,或举士人,委於漕司,而未隶朝廷也。熙宁六年,诏诸路学官并委中书门下选差,至是,教授始命於朝廷矣。元丰元年,州、府学官共五十三员,诸路唯大郡有之,军、监盖未尽有也。元祐元年,诏齐、庐、宿、常等州,各置教授一员。自是以後,列郡多有教官矣。建炎三年,教授并罢。绍兴三年复置四十二州。十二年,诏兴教授官州、军,令吏部申尚书省选差。十三年,诏诸州、军并各置教授,其礼部长贰正系所隶,合依崇宁、大观格法,许按劾体量及岁举改官。从司业高阅之请也。二十六年,诏并不许兼他职,令提举司掌切遵守,从知郢州路采访使之请也。若试教官,则始於元丰(元丰七年立法试学官,上等为博士,下等为正、录,愿授教授者听。中丞胡宗愈言:学者初登科,遂颛师席,非是。诏内外学官经任年至三十,方得在选。又有荐举学官法。绍圣初,乃令中制科及进士第在上五人、礼部奏名在上三人,府、监、广文馆第一人,或从太学上舍得第,即不试而用。元符元年,诏学官岁一试。绍兴五年,罢试学官科。十五年,诏试诸州教授,自来春始)。添差教授,则始於政和(政和三年,诏公行添差诸州教授)。

朱子《漳州教授厅壁记》:“教授之为职,其可谓难矣,惟自任重而不苟者知之。其以为易而无难者,则苟道也。何也?曰:教授者,以天子之命教其邦人。凡邦之士,廪食县官而充弟子员者,多至五六百馀,少不下百十数,皆惟教授者是师,其必有以率厉化服之,使躬问学,蹈绳矩,出入不悖所闻,然後为称,此非反之身而何以哉!是可不为难矣哉?不特此尔,又当严先圣先师之典祀,领护庙学,而守其图书服器之藏,其体至重;下至金榖出内之纤悉,亦皆独任之。呜呼!是亦难矣。然凡仕於今者,无大小莫不有所临制统摄,其任无剧易,必皆具文书,使可覆视,是以虽甚弛者,亦有所难而不敢肆。独教授官虽有统,若其任之本诸身者,则非簿书期会之所能察。至其具於有司而可考者,上之人又以其儒官优容之,虽有不合不问,以是为便。故今之任者反利焉而喜为之,而孰知所以充其任者如彼其难哉!故曰惟自任重而不苟者知之,其以为易而无难者则苟道也。”

录事参军(司功‖司仓‖司兵‖司士等参军‖参军事‖经学博士‖医学博士‖中‖正‖通守‖五官掾‖督邮‖司理‖司法‖司户)

後汉有郡主簿官,在汉、魏间及江左为督邮主簿(皆太守自辟除。晋置本为公府官,非州郡职也。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後代刺史有军而开府者,并置之)。後魏洎隋,皆有录事参军(及罢郡,以州统县,皆吏部选除之)。炀帝置郡,有东西曹掾及主簿。唐武德复为录事参军,开元改司录参军。掌正违失,莅符印。後唐应顺间,州置录事参军(三考者主剧县,以上定格滞壅故也)。

宋朝沿唐制,州有录事参军,然不尽置也。诸府为司录,诸州为录事。乾兴元年,丁度申请,诸州始各置录事参军。庆历二年,河西、河东、陕西诸州,权令京官知录事参军。熙宁三年,诏繁难去处录事参军,并差职官知县及奏举县令人充。政和三年,尚书省言:“州建六曹参军,参军之称,起於行军之际,恐不当袭。录事参军欲改为司录。”奉圣旨,参军改为掾。建炎初复旧名。录事掌州县庶务,纠诸曹稽违。乾道中,汪大猷申请依司理例,不兼他职。从之。

司功参军。两汉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後汉范滂字孟博,汝南太守宗资请为功曹,委任政事,抽拔幽陋,不轨者皆扫迹。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又岑晊字公孝,南阳太守成瑨请为功曹。谣曰:“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又许劭字子将,为郡功曹。府中闻子将为史,莫不改操归行)。历代皆同。北齐诸州有功曹参军。隋亦然,及罢郡置州,以曹为名者改曰司。炀帝罢州置郡,改曰司功书佐。唐改曰司功参军。开元初,京尹属官及诸都督府并曰功曹参军,而列郡则曰司功参军。令掌官员、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医筮、考课、丧葬之事。

司仓参军。两汉有仓曹史主仓库。北齐以下,并同功曹。唐亦掌仓廪、庖厨、财物、廛市之事。

司兵参军。汉司隶属官有兵曹从事史。盖有军事则置之,以主兵事。至北齐以後,并同功曹。唐掌军防、烽候驿传、送马、门禁、田猎、仪仗之事。

司士参军,两汉无闻。北齐以後,与功曹同。唐掌管河津、营造、桥梁、廨宇之事。

参军事。後汉灵帝时,陶谦以幽州刺史参司空、车骑张温军事。晋时,军府乃置为官员(中军羊祐置参军二人,太尉杨濬置参军一人)。历代皆有。至隋为郡官,谓之书佐。唐改为参军,掌直侍督守,无常职,有事则出使(前付又有行参军者,晋河间王顒以太宰辅政,始置之,掌使命。历代皆有。唐惟王府有之,馀则无矣)。

经学博士。汉郡国皆有文学掾(汉郑崇为郡文学。後汉光武问功臣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邓禹曰:“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历代多阙(隋潘徽为州博士)。唐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多寒门鄙儒为之(助教、学生各有差)。

医博士一人,唐开元十一年七月制置,阶品同录事。每州写《本草》、《百一集验方》,与经史同贮。其年九月,御撰《广济方》五卷颁天下。贞元十二年二月,御撰《广利方》五卷颁天下。自今以後,诸州府应阙医博士,宜令长史各自访求选试,取人艺业优长堪效用者,具以名闻。已出身人及前资官,便与正授;其未出身,且令权知,四考後州司奏与正授。馀准恒式,吏部更不须选集。

中正,魏置(中正之始,已具《州中正篇》)。晋诸中正,率一国所推,台阁取信。後魏孝明正光元年,罢诸郡中正。北齐郡、县皆有之。他史多阙。隋初有,後罢而有州都。唐并无此官,每岁贡士符书所关及乡饮酒之礼,则司功参军主其事。

通守,隋炀帝置。每郡各一人,位次太守,而京兆、河南谓之内史,今无。

五官掾,後汉有之,署功曹及诸曹事。今无。

督邮,汉有之。掌监属县,有东、西、南、北、中部,谓之五郡督邮也。故督邮,功曹之极位(汉尹翁归为东河督邮。时太守田延年分河东二十八县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举法皆得其罪。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

右司功参军、司仓、司兵、司士、中正、五官掾、督邮七职,宋无。

司理。五代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候,掌刑法,谓之马步院。

宋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开宝六年始置诸州司寇参军,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後改为司理。掌狱讼勘鞫之事,不兼他职。元祐定令,上州从八品,中、下州九品。

司法。两汉有决曹、贼曹掾主刑法。历代皆有(或谓之贼曹、法曹、墨曹)。隋、唐更革(与司户同)。唐掌律令、定罪、盗贼、赃赎之事。

宋沿唐制,诸州置司法参军,掌议法、断刑(品同司户)。绍兴三年,权行减罢,後复旧。

司户。汉、魏以下有户曹掾,主民户。北齐以下,与功曹同。隋有户曹参军,文帝时为司户参军,炀帝为司户书佐。唐开元复为户曹参军。掌户口、籍帐、婚姻、田宅、杂徭、道路之事(在府为曹,在州为司)。梁开平省六曹掾属,留户曹一员,通判六曹。

宋朝沿唐制,诸州置司户参军,掌户籍赋税、仓库交纳。《元祐令》,中州从八品,下州从九品。乾道六年,汪大猷乞令司户专差主仓库。“)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