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水又东,迳偃师城南。皇甫谧曰:帝喾作都于毫,偃师是也。王莽之所谓师氏者也。

谷水又东流,注于洛水矣。

◎甘水

●甘水出宏农宜阳县鹿蹄山。

山在河南陆浑县故城西北,俗谓之纵山。水之所导,发于山曲之中,故世人目其所为甘掌焉。

●东北至河南县南,北入洛。

甘水发源东北流,北屈,迳一故城东,在非山上,世谓之石城也。京相璠曰:或云,甘水西山上,夷汙而平。有故甘城,在河南城西二十五里,指谓是城也。余按甘水东一十许里,洛城南有故甘城焉。北对河南故城,世谓之鉴洛城,鉴、甘声相近,即故甘城也。为王子带之故邑矣,是以昭叔有甘公之称焉。甘水又与非山水会,水出非山东谷,东流入于甘水。

甘水又于河南城西,北入洛,《经》言县南,非也。故京相璠曰:今河南河南县西有甘水,北入洛,斯得之矣。

◎漆水

●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

《山海经》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盖自北而南矣。《开山图》曰:丽山西北有温池,温池西南八十里,岐川在杜陵北。长安西有渠,谓之漆渠。潘岳《关中记》曰:关中有泾、渭、灞、浐、酆、鄗、漆、沮之水。酆、鄗、漆、沮四水,在长安西南鄠县,皆注酆鄗水北注渭。周太王去邠度漆,逾梁山,止岐下。故《诗》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又曰:率西水浒,至於岐下。班固《地理志》云,漆水在漆县西。阚骃《十三州志》又云:漆水出漆县西北岐山,东入渭。许慎《说文》称:漆水出右扶风杜阳县岐山,东入渭,从水,漆声。一曰,漆城池也。今有水出杜阳县岐山北漆溪,谓之漆渠,西南流注岐水。但川土奇异,今说互出,考之经史,各有所据,识浅见浮,无以辨之矣。

◎浐水

●浐水出京兆蓝田谷,北入于灞。

《地理志》曰:浐水出南陵县之蓝田谷,西北流与一水合,水出西南莽谷,东北流,注浐水。浐水又北历蓝田川,北流注于灞水。《地理志》曰:浐水北至灞陵,入灞水。

◎沮水

●沮水出北地直路县,东过冯翊礻殳祤县北,东入于洛。

《尚书·禹贡》、太史公《禹本纪》云:导渭水东北至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地理志》曰:沮出直路县西,东入洛。孔安国曰:漆、沮,一水名,亦曰洛水也,出冯是符《禹贡》、《本纪》之说今水自直路县东南迳燋石山,东南流,历檀台川,俗谓之檀台水。屈而夹山西流,又西南迳宜君川,世又谓之宜君水。又得黄嵚水口,水西北出云阳县石门山黄嵚谷,东南流,注宜君水。又东南流,迳礻殳祤县故城西,县以汉景帝二年置。其水南合铜官水。水出县东北,西南迳铜官川,谓之铜官水。又西南流,迳祲祤县东,西南流,迳其城南原下,而西南注宜君水。宜君水又南,出土门山西,又谓之沮水。又东南,历土门南原下,东迳怀德城南,城在北原上。又东迳汉太上皇陵北,陵在南原上。沮水东注郑渠。昔韩欲令秦无东伐,使水工郑国间秦,凿泾引水,谓之郑渠。渠首上承泾水于中山西瓠口,所谓瓠中也。《尔雅》以为周焦获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馀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卒使就渠,渠成而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皆畮一钟。关中沃野,无复凶年,秦以富疆,卒并诸侯,命曰郑渠。渠渎东迳宜秋城北,又东迳中山南。《河渠书》曰:凿泾水自中山西。《封禅书》:汉武帝获宝鼎于汾阴,将荐之甘泉。鼎至中山,氤氲,有黄云盖焉。徐广《史记音义》曰:关中有中山,非冀州者也。指证此山,俗谓之仲山,非也。郑渠又东,迳舍车宫南,绝冶谷水。郑渠故渎又东,迳嶭山南,池阳县故城北,又东绝清水,又东迳北原下,浊水注焉。自浊水以上,今无水。浊水上承云阳县东大黑泉,东南流,谓之浊谷水。又东南,出原注郑渠,又东,历原,迳曲梁城北,又东迳太上陵南原下,北屈,迳原东,与沮水合,分为二水。一水东南出,即浊水也,至白渠与泽泉合,俗谓之漆水,又谓之为漆沮水。绝白渠,东迳万年县故城北,为栎阳渠,城即栎阳宫也。汉高帝葬皇考于是县,起坟陵,署邑号,改曰万年也。《地理志》曰:冯翊万年县,高祖置。王莽曰异赤也。故徐广《史记音义》曰:栎阳,今万年矣。阚骃曰:县西有泾渭,北有小河,谓此水也。其水又南屈,更名石川水。又西南,迳郭{艹狠}城西,与白渠枝渠合,又南,入于渭水也。

其一水东出,即沮水也。东与泽泉合,水出沮东泽中,与沮水隔原,相去十五里,俗谓是水为漆水也。东流,迳薄昭墓南,冢在北原上。又迳怀德城北,东南注郑渠,合沮水。又自沮直绝,注浊水,至白渠合焉,故浊水得漆沮之名也。沮循郑渠,东迳当道城南。城在频阳县故城南,频阳宫也,秦厉公置。城北有频山,山有汉武帝殿,以石架之。县在山南,故曰频阳也。应劭曰:县在频水之阳。今县之左右无水以应之,所可当者,惟郑渠与沮水。又东迳莲芍县故城北,《十三州志》曰:县以草受名也。

沮水又东,迳光武故城北,又东,迳粟邑县故城北,王莽更名粟城也。后汉封骑都尉耿夔为侯国》其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也。“)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