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录》一卷

太学生朱邦基撰。

●《金人犯阙记》一卷

草茅方冠撰。

●《汴都记》一卷

无名氏。

●《靖康遗录》一卷

太学生沈良撰。

●《靖康野录》一卷

无名氏。

●《避戎夜话》一卷

吴兴石茂良太初撰。

●《靖康小史》一卷

不著名氏。其末称名曰烈。即何烈《草史》也。

●《痛定录》一卷

不著名氏。

●《悲喜记》一卷

围城中人作书与所亲曰中美知府者,具述丧乱本末,自称名曰旸,皆不知何人也。

尝见一书,名《皇旋陷虏记》,中间载秘书少监赵旸与姚太守书云云,虽无中美之称,恐即此书也。

●《建炎中兴记》一卷

耿延禧撰。

●《建炎中兴日历》五卷

宰相新安汪伯彦廷俊撰。叙元帅开府至南都践极。

●《吕忠穆答客问》一卷

宰相济南吕颐浩元直撰。

●《吕忠穆勤王记》一卷

左宣教郎臧梓撰。记建炎复辟事。

●《渡江遭变录》一卷

丞相上蔡朱胜非藏一撰。记苗、刘作难至复辟事。

●《建炎复辟记》一卷

无名氏。

●《建炎通问录》一卷

宣教郎傅雱撰。建炎初,李丞相纲所进。

●《北狩闻见录》一卷

干当龙德宫曹勋功显撰。勋扈从北狩,以徽庙御札,闻道走行在所,以建炎二年七月至南京。

●《北狩行录》一卷

蔡鞗、王若冲撰。

●《戊申维扬录》一卷

无名氏。

●《维扬过江录》一卷

尚书左丞叶梦得少蕴撰。

●《己酉航海记》一卷

中书合人李正民撰。又名《建炎居邠记》。

●《建炎假道高丽录》一卷

杨应诚撰。取道辽东,奉使金虏,不达而还。

●《绍兴讲和录》二卷

无名氏。

●《乱华编》三十三卷

知盱眙军东平刘荀子卿编。其前有小序数语云:“方敬塘割幽、燕遗契丹之日,孰知为本朝造祸之原哉!逮王安石创新法为辟国之谋,又孰知绍述者召祸之酷哉!”所集杂史、传记近三十种。荀,忠肃丞相诸孙也。

●《元祐党籍列传谱述》一百卷

龚颐正撰。以诸臣本传及志、状、家传、遗事之类集成之。其事迹微晦,史不可见者,则采拾诸书为之补传,凡三百九人,其阙者四人而已。淳熙中,史院取其书以修《四朝国史》。洪迈奏乞甄录,补和州文学,后赐出身。详见“编年类”。颐正,给事中原之曾孙也。

●《绍兴正论》二卷

序称潇湘野夫,不著名氏。录文武官不附和议及忤秦桧得罪者。

●《绍兴正论小传》二十卷

宗正寺主簿鄞楼昉旸叔撰。以《正论》中姓名,仿《元祐党传》为之。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

直秘阁清江徐梦莘商老撰。辑诸书二百余家,分上、中、下。上为政、宣二十五卷,中为靖康七十五卷,下为炎、兴百五十卷。

●《北盟集补》五十卷

梦莘以前书诠载不尽者五家,续编次於中、下二帙,以补其阙。靖康、炎、兴各为二十五卷。

●《中兴十三处战功录》一卷

参政眉山李璧季章撰。中兴以来,御寇立功惟此十三处,编为一书,所谓司勋藏其贰者也。开禧乙丑,北事将作,其书成。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乙集》共四十卷

李心传撰。上自帝系、帝德、朝政、国典,下及见闻琐碎,皆录之。盖南渡以后野史之最详者。

●《西陲泰定录》九十卷

李心传撰。记吴曦叛逆以及削平本末,起嘉泰辛酉,迄嘉定辛未,为三十七卷。其后蜀事益多,又增修至辛巳之冬,通为九十卷。仍颇用太史公年表例,并记国家大政令、边防大节目。首尾二十年。

◎典故类

●《贞观政要》十卷

唐吴兢撰。前题卫尉少卿兼修国史,按《新旧书》列传,兢未尝为此官,而书亦不记岁月。但其首称良相侍中安阳公、中书令河东公,亦未详为何人。《馆阁书目》云神龙中所进,当考。

●《魏郑公谏录》五卷

唐尚书吏部郎中琅邪王綝撰。綝,字方庆,以字行。相武后,其为吏部当在高宗时。《馆阁书目》作王琳,误也。所录魏公进谏奏对之语,又名《魏文贞公故事》。

●《翰林盛事》一卷

唐剡尉常山张著处晦撰。纪儒臣盛事,自武德中迄于天宝。首载张文成七登科者,即著之祖也。

●《衣冠盛事》一卷

唐武功苏特撰。

●《李司空论事》一卷

唐大中史官蒋偕录。司空者,李绛深之,元和宰相也。

●《太和辨谤略》三卷

唐宰相李德裕撰。初,宪宗命令狐楚等为《元和辨谤略》十卷,录周、秦、汉、魏迄隋忠贤罹谗谤事迹。德裕等删其繁芜,益以唐事,裁成三卷,太和中上之。集贤学士裴潾为之序。元和书今不存,《邯郸书目》亦止有前五卷。

●《秦传玉玺谱》一卷

题博陵崔逢修,协律郎严士元重修,河中少尹魏德谟润色。

●《国玺传》一卷、《传国玺记》一卷

《传》,无名氏所记,止唐肃宗。《记》,称严士元,与前大同小异。

●《玉玺杂记》一卷

徐景撰。乾元元年七月记。《唐志》有徐景《玉玺正录》,即此书也。

●《楚宝传》一卷

杜确撰。肃宗乾元二年,楚州尼真如献宝事。

●《八宝记》一卷

无名氏。大观二年。

●《唐文宗朝备问》一卷

不著名氏。杂录唐朝典故。

●《通典》二百卷

唐宰相京兆杜佑君卿撰。采《五经》、群史、历代沿革废置、群士论议,迄於天宝,凡为八门,曰《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贞元中表上之,李翰为之序。初,刘秩为《政典》三十五篇,佑以为未尽,广而成之。

●《续通典》二百卷

翰林学士承旨大名宋白太素等撰。咸平三年奉诏,四年九月书成。起唐至德初,迄周显德末。王钦若言杜佑《通典》上下数千载,为二百卷,而其中四十卷为开元礼。今之所载二百余年,亦如前书卷数,时论非其重复。

●《国朝通典》二百卷

不著名氏,或言魏鹤山所为,似方草创未成书也。凡通典、会要,前志及《馆阁书目》皆列之类书。按通典载古今制度沿革,会要专述典故,非类书也。

●《唐会要》一百卷

司空平章事晋阳王溥齐物撰。初,唐德宗时,苏冕撰四十卷,武宗朝,崔铉续四十卷,至是溥又采宣宗以降故事,共成百卷。建隆二年正月上之。按《唐志》苏冕《会要》四十卷,《续会要》四十卷,杨绍复等撰,崔铉监修。而《会要》称杭州刺史苏弁与兄冕纂国朝故事为是书。弁聚书至二万卷,次於集贤、芸阁。弁字元容,武功人,武后宰相良嗣之从孙。冕仕为京兆士曹,弁判度支,以腐粟给边坐贬,冕亦废。

●《五代会要》三十卷

王溥撰。

●《六朝国朝会要》三百卷

监修国史华阳王珪禹玉撰。始,仁宗命纂修,自建隆至庆历四年,成八十五卷。熙宁三年,珪为学上承旨乞续修至熙宁十年,总二十一类,八百五十五门,旧书亦略增损,为三百卷。

●《政和重修国朝会要》百十卷

先是王禹玉监修,自建隆至熙宁,凡三百卷。崇宁中重修,仅成《吉礼》百十卷,政和进呈。余四类,编治垂成,宣和庚子罢局,遂成散漫。绍兴间,少蓬程俱申请就知桂州许中家借抄之。许中尝与崇宁修书,故存此本,得以备中禁之采录。今重修本题淮康军节度使充礼制局详议官蔡攸等奉敕重修。

●《续会要》三百卷

监修仙井虞允文并甫等上。自绍兴十年编修,起元丰元年,迄靖康之末。乾道六年书成。

●《中兴会要》二百卷

监修晋江梁克家叔子等上。乾道六年,既进《续会要》,有旨自建炎元年续修,止绍兴三十二年。九月成书。

●《国朝会要总类》五百八十八卷

李心传所编,合三书为一。刻於蜀中,其板今在国子监。

●《三朝宝训》三十卷

翰林学士李淑等撰。天圣五年,监修国史青社王曾孝先奏,乞用唐吴兢《贞观政要》故事,取三朝圣语、政事及臣僚奏对不入正史者,别为一书,与《国史》、《实录》并行。至十年书成,诏以“宝训”为名。其后进读於迩英、延义。今《馆阁书目》以为二十卷,富弼所上者,非也,乃《政要》尔。

●《三朝训鉴图》十卷

学士李淑、杨伟等修纂。庆历八年,伟初奉旨检讨三朝事迹,乞与淑共编,且乞制序。皇祐元年书成。顷在莆田,有售此书者,亟求观之,则已为好事者所得,盖当时御府刻本也。卷为一册,凡十事,事为一图,饰以青赤。亟命工传录,凡字大小、行广狭、设色规模,一切从其旧,敛衤任铺观,如生庆历、皇祐间,目睹圣作明述之盛也。按《馆阁书目》载此书云绘采皆阙,至《续书目》乃云得其全。未知果当时刻本乎,抑亦摹传也?“)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