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咸丰辛亥刻本,同治、光绪并重刻。《艺舟双楫》互见前子部艺术家。包世臣《小倦游阁文稿》二卷,菊饮轩排印本。
《定文集》卷,诗卷。(龚自珍。分刻。)
“补”《定文集》三卷、《续集》四卷、《补文》一卷、《诗》二卷、《杂诗》一卷、《无著词选》一卷、《小奢摩室词选》一卷,钱塘吴煦刻。《定文集补编》四卷,平湖朱之榛刻。吴、朱二刻,《四部丛刊》并影印。《定别集》一卷、《诗词定本》二卷,上海神州国光社石印。娟镜楼丛刻内有《定遗著》及《年谱》、《外纪》。
《曾文正公文集》四卷。(曾国藩。青浦初刻本,又直隶再刻本非全集。又长沙新刻本合刻诗集四卷。此传忠书局编刻本,合他述及《年谱》,共一百五十六卷。)
“补”《全集》十余种,同治、光绪间长沙传忠书局刻,内诗文集各四卷。又家刻《全书》本文集三卷、诗集三卷,《四部丛刊》影印。
“补”戴编本咸丰元年刻。乾嘉间原刻本,未足。《四部丛刊》影印戴氏刻本。《望溪文集补遗》一卷,荣成孙氏山渊阁刻。
《海峰文集》卷。(刘大魁。)
“补”《文集》十卷,《诗集》八卷,《补遗》一卷。《文集》有乾隆缥碧轩原刻本,不分卷,光绪戊子桐城吴氏重刻。张惠言选《刘海峰文抄》一卷,大亭山馆刻本。
《惜抱轩文集》十六卷,《后集》十卷,《诗》十卷。(姚鼐。)
“补”尚有《诗后集》一卷、《诗外集》一卷。同治间合肥李氏重刻,光绪癸未桐城徐氏重刻。嘉庆六年原刻《文集》十六卷、《诗集》十卷,四部丛刊影印。
《刘孟涂集》四十四卷。(文十卷,骈体文二卷,《诗前集》十卷,《后集》二十二卷。刘开。)
“补”道光间姚氏刻。慈溪童氏刻《文集》十卷、骈体文二卷。光绪间王锡元刻《遗集》二卷,皆《全集》所无。
《太乙舟文集》卷。(陈用光。)
“补”八卷,道光间吴县潘氏清颂堂刻。《太乙舟诗集》十三卷,咸丰间刻。光绪乙未长沙重刻本《文集》八卷,附《诗钞》二卷。
《初月楼集》卷。(吴德旋。)
“补”书名《初月楼文钞》。道光间原刻十卷。光绪间四明张寿荣重刻《文钞》十卷,《文钞续》八卷,《诗钞》四卷,《古文绪论》一卷,并在《花雨楼丛钞》内。
《仪卫堂文集》十二卷,诗五卷。(方东树。)
“补”同治七年合肥李鸿章刻本,附《外集》一卷、《年谱》一卷。
《东溟文集》二十六卷。(姚莹。)
“补”道光十三年刻,同治六年安福县署重刻。诗名《后湘诗集》,凡二十三卷。《全集》十余种,名《中复堂全书》。
《柏枧山房集》文六十卷,诗十五卷。(梅曾亮。)
“补”《文集》十六卷,《诗集》十五卷,此云六十者误。咸丰间刻。
《管异之文集》卷。(管同。)
“补”书名《因寄轩文集》。《初集》十卷,《二集》六卷,《补遗》一卷,子嗣《复小异遗文》一卷附。光绪间合肥张氏重刻。
以上国朝桐城派古文家集
《大云山房初集》四卷,《言事》二卷,《二集》四卷。(恽敬。)
“补”嘉庆间卢氏刻。同治间重刻本,多《补编》一卷,《四部丛刊》影印。
《茗柯文编》五卷。(张惠言。)
“补”嘉庆十四年刻。重刻本多种。宣统间上海神州国光社影印手写稿本。武昌局本有恽敬评点,《四部丛刊》影印。《茗柯文补编》二卷、《外编》二卷,道光间仁和陈善刻本,《四部丛刊》影印。
《养一斋文集》二十六卷。(李兆洛。活字版本。)
“补”光绪间江阴刻本。
《崇百药斋集》二十卷,《续集》四卷。(陆继辂。)
“补”嘉庆间合肥学舍刻。光绪四年陆光迨重刻本,多《三集》十二卷。
《齐物论斋文集》六卷。(董士锡。)
“补”新昌胡心敬问影楼重刻本。
(以上国朝阳湖派古文家集)
《湖海楼集》五十卷。(陈其年。《程师恭检讨四六注》,选择未善。)
“补”康熙间原刻本五十四卷,《四部丛刊》影印。光绪间重刻本六十卷。《湖海楼文集拾遗》,上海神州国光社排印。《陈检讨四六》二十卷,康熙三十二年刻本,翻刻本。太仓顾张思《陈检讨四六补注》,未见传本。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吴绮。陆繁召《善卷堂四六》,章藻功《思绮堂四六》,皆非至者。)
“补”吴集乾隆间衷白堂刻巾箱本,重刻本。
《石笥山房文集》六卷,《补遗》一卷,《诗集》十二卷。胡天游。此本未足。
“补”道光二十六年家刻。咸丰二年胡氏补刻足本,多《补》四卷。
《玉芝堂文集》六卷,诗三卷。(邵齐焘。)
“补”光绪重刻袖珍本。
《绿萝山庄四六》卷。(胡浚。)
“补”二十四卷。乾隆间刻。一名《华萼堂四六》。
《小仓山房外集》八卷。(袁枚。别行。)
“补”吴县石韫玉《袁文笺正》十六卷,仁和魏大缙《增订袁文笺正》四卷,泰州王广业《袁文合笺》十六卷,益阳黎光地《随园骈体文注》十六卷,皆有刻本。
《仪郑堂骈体文》二卷。(孔广森。文选楼本,又附刻所著书本。此集本别行。)
“补”又湖南合刻《孔、洪骈体文》本,《仪郑堂骈体文》三卷。
(《述学外篇》。汪中。互见。)
《知足斋集》卷。(朱)
“补”《文集》六卷,诗二十卷,《诗续》四卷,《进呈文稿》二卷。广州局重刻本,光绪间定州王灏刻《畿辅丛书》本无《诗集》。
《问字堂外集》。孙星衍。互见。此集皆骈文。
《卷施阁乙集》十卷,《更生斋乙集》二卷。(洪亮吉。互见。此集皆骈文。)
“补”又湖南合刻《孔洪骈体文》本《卷施阁乙集》八卷、《续编》一卷、《更生斋乙集》四卷。
《夫容山馆集》无卷数,文八十三篇,《续》三十五篇。诗八卷,《补遗》一卷。(杨芳灿。)
“补”嘉庆十年刻。
《有正味斋集》七十三卷。(吴锡麒。《初集骈体文》二十四卷,《续集骈文》八卷。)
“补”嘉庆十三年吴氏重刻。王广业《有正味斋骈体文笺》二十四卷,叶联芳有《正味斋骈体文注》十六卷,皆有刻本。
《尚纟堂集文》二卷,诗五十二卷,词二卷。(刘嗣绾。)
“补”道光六年家刻。四明张寿荣重刻文二卷,在《花雨楼丛钞》内。
《小谟觞馆集》。文四卷,诗八卷,诗馀一卷,《续集文》二卷,诗二卷。(彭兆荪。姚燮《复庄骈俪文榷》八卷,体与彭近,逊于彭。)
“补”彭《集》嘉庆间刻,光绪间汪氏重刻。孙培元注六卷,有刻本。
《赏雨茆屋诗集》二十二卷,骈体文二卷。(曾燠。)
“补”嘉庆二十四年家刻。光绪间鄞县郭氏单刻《外集》一卷。
《夕葵书屋集》卷。(吴。)
“补”一名《吴学士集》,文四卷,诗五卷。
《多华馆骈体文》四卷。(董基诚、董诚。别刻,又附《董方立遗书》内。)
“补”《遗书》九种,家刻,成都重刻,上海制造局重刻。
以上国朝人骈体文家集
《梅村集》四十卷。(吴伟业。欲详知国朝诗家者,具郑方坤《国朝诗钞小传》、《王昶湖海诗传》、《张维屏诗人征略》中。)
“补”《梅村集》四十卷,康熙间刻。《梅村家藏藁》五十八卷、《补》一卷、《年谱》四卷,宣统间武进董康刻本,此本足,《四部丛刊》影印。郑方坤《国朝名家诗钞小传》四卷,原刻本,郑氏春华堂重刻本,光绪间李氏万山草堂重刻本。《王昶湖海诗传》,互见总集类。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互见诗文评类。
《吴诗集览》二十卷,《谈薮》一卷。(吴伟业。靳荣藩注。)
“补”乾隆四十年刻。有通行本。长洲吴翌凤《梅村诗集笺注》十八卷,嘉庆间沧浪吟榭刻本,武昌局重刻本。
《变雅堂集》四卷。(杜。《文集》罕传,武昌新刻。)
“补”原刻五卷、《附》一卷。道光重刻《全集》十四卷。同治武昌重刻十卷。《附》一卷。
《学余堂文集》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外集》二卷。(施闰章。)
“补”有康熙、乾隆二刻。宣统间上海国学扶轮社石印。
《曝书亭诗注》二十二卷。(朱彝尊。杨谦注。孙银槎注本,不如杨注本,别行。互见。)
“补”互见前考订家集。杨、孙前有江浩然注本,不善。
《西河诗集》五十六卷。(毛奇龄。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