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还有一段来历呢:那是从加佳奇来的斯杰潘·伊凡诺维奇·库罗奇卡讲给我们听的。你们要知道,我的记性简直没法说有多糟了:对我说了还是没说,反正一样。就好像筛子过水一样全是白搭。我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所以特地请他把故事写在一本练习本里。噢,上帝保佑他身体康泰,他总是待我十分仁慈,二话没说就给写下来了。我把本子放在一张小桌的抽屉里;我想,你们都很清楚,就在那个角落里,当你们走进门时……噢,我倒忘了,你们还从来没登过我的门呢。我那老伴,跟我一起过了二十来年了,一辈子目不识丁;这倒用不着遮掩的。我倒也留意到了:她总是要用一张纸儿烤馅饼。亲爱的读者,她烤的馅饼可真叫绝哩:你们在别的地方可吃不到比这更好的馅饼。有一回,我瞧了瞧一个馅饼的底皮儿,上面有写着的字儿哪。就好像我的心早有预感似的,我走到小桌旁——只见那本练习本只剩下不到一半了!撕下的纸页陆续拿去烤馅饼了。你有什么法子呢?

老夫老妻还能打架不成!

去年我有机会路过加佳奇。还没有进城,我就特意使着劲儿牢记着,免得忘了再烦劳斯杰潘·伊凡诺维奇一回。这还不算:我又许了愿——在城里只要一打喷嚏,就立刻想起这事儿来。全都不顶用。路过了城里,也打了喷嚏,还用手帕擤了鼻涕呢,可是却忘了个一干二净;等到想起来的时候,已经远离城门六、七俄里啦。没有办法,只好有头无尾地付印了。话又说回来,要是有人一定要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如何,那么他不妨特地去加佳奇一趟,再烦劳一下斯杰潘·伊凡诺维奇。他会很乐意地讲给人听,说不定还会从头至尾再细讲一遍呢。他就住在离砖石砌成的教堂不远的地方。如今那里有一条小巷子:只要拐进那条巷子,找到第二或者第三家大门就是了。要不,还有一个好法子:只要看到院子里有一根大杆子,上面挂着一只鹌鹑,有一个穿着绿裙子的胖妇人朝你迎出来(不妨说说,他过着独身日子呢),那就是他的家了。话又说回来,你也可以在集市上碰到他,每天早晨九点钟以前,他总要到那儿去买点鱼腥和菜蔬,跟安季普神父或者犹太承包商聊聊天。你立刻就可以认出他来,因为除了他以外,别人都不穿那种带色印花布的裤子和黄棉布的常礼服了。还告诉你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他走起路来总是两条胳膊使劲摆动。已故的当地陪审官杰尼斯·彼得罗维奇远远地一看见他来了,总是说:“你们瞧瞧,你们瞧瞧,那架风磨又转起来啦!”

◎一:伊凡·费多罗维奇·什邦卡

伊凡·费多罗维奇·什邦卡退伍归来,住在自己的田庄维特列宾基里,已经四个年头了。当他年纪还小,名叫瓦纽沙①的时候,就在加佳奇县立中学读书,应当说,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俄文文法教员尼基福尔·季莫菲耶维奇·杰耶普里恰斯契常说,要是所有的学生都像什邦卡那样用功读书,那么他就用不着带槭木戒尺到教室去,正如他本人所说,他对于用戒尺去打那些懒虫和顽童的手心已经厌倦了。什邦卡的作业本总是十分整洁,四边划着格线,没有一点墨汁。他总是坐得规规矩矩,两手抄在身后,两眼盯着老师,从来没有把小纸条粘在前排同学的背上,也不曾用刀子去刻划过凳子,也从不在老师到来之前去跟人“挤老米”②。如果有谁需要用小刀削鹅毛笔尖的话,那就准可以找伊凡·费多罗维奇去借,因为他随身总是带着这样的刀子的,而伊凡·费多罗维奇,那时大家还叫他瓦纽沙,就从系在灰上衣的钮扣眼里的那只不大的羊皮小袋里掏出来,只是叮咛一句别用锋刃把鹅毛笔尖削坏了,交代说还有不大锋利那一面可以用来削笔。他的端正品行很快就引起了拉丁文教员的注意,这位拉丁文教师那穿着面绒粗毛外套的身影和布满麻瘢的面孔还没有在门口出现,只要听到他在过道里一声咳嗽,全班立刻吓得战战兢兢。这位令人望而生畏的教师总是在讲台上放着两把打人的树条,有一半的学生被罚跪,唯独对伊凡·费多罗维奇宠爱有加,指定他为监课生,虽说班级里比他才华出众的学生大有人在。

①瓦纽沙是伊凡的爱称的昵称。

②一种儿童游戏,一群孩子坐在长凳上,互相用力挤,把坐在另一端的人挤下去。

说到这里,切不可把那件影响他一生的事情漏掉了。一个受他监管的同学本来对功课一窍不通,可是为了买通这位监课生在成绩报表上写一个“良好”①,便把一块涂着奶油的煎饼包在纸里,带到教室来了。伊凡·费多罗维奇虽说立身守正,但这时肚子正饿得慌,于是抵挡不住诱惑:他接过煎饼,拿一本书挡在前面,便吃了起来。他专心吃着煎饼,甚至没有留意到教室里忽然变得死一样的寂静。就在这时,一只可怕的大手从面绒粗毛呢的外套里伸了出来,一把揪住他的耳朵,把他拽到教室中间,他才悚然一惊,豁然明白过来。

①原文为拉丁语——译者注。

“把煎饼交出来!交出来,听见没有,你这坏蛋!”森严可畏的老师说道,用指头拎着油渍渍的煎饼,使劲扔出窗外,而且严厉禁止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学生再捡起来。随后他狠狠地打了一顿伊凡·费多罗维奇的手心。事情不是明摆的么:都怪两只手的不是,干吗要接受那煎饼呢,所以这就不关身体其他部位的事。不管怎么说,打那以后,他那本来就与生俱来的胆小怕事的毛病便越发不可收拾了。或许,这件事就成了他日后不愿去干文职差使的缘由,因为他从经验中知道,销赃灭迹有朝一日总会露馅的。

他升入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快满十五岁了,那时他已学过简易教义问答和算术四则运算,开始学习详解教义问答、公民修身和分数了。可是,他看到“入林愈深,柴薪愈多”①,又获悉老爹去世的消息,在那里又待了两年,然后征得母亲的同意,便转入a步兵团去服股了。

①俄罗斯谚语,这里借用来表示:越学得深,就会越麻烦。

a步兵团跟许多别的步兵团不大一样;虽说它多半驻扎在乡间,但是它所处的地位并不在其他步兵团和骑兵团之下。它的大多数军官都喝冻酒①,揪起犹太人的长鬓发来并不比骡骑兵逊色;其中有几个人甚至会跳玛祖卡舞②,a步兵团的团长在社交场合跟人闲谈时从来不放过机会说到这事。“在敝人的团里,”他通常这样说道,每说完一句话就要轻轻地拍一下自己的肚皮,“很多人会跳玛祖卡舞;相当之多,非常之多。”为了让读者们更多地知道一些a步兵团的文明教养情况,我们不妨作点补充说明,团里有两个军官是狂热的赌徒,经常把制报、帽子、大衣、刀穗乃至贴身的内衣都输得精光,而这在别处和骑兵团里可不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①一种经冷冻脱水的酒。

②波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然而,跟这样的同事长期相处却一点也没有减少伊凡·费多罗维奇那胆小怕事的毛病。因为他不去喝冻酒而宁愿在午餐和晚餐前喝一杯伏特加,不去跳玛祖卡舞,也不玩牌赌博,那么当然啦,他就总是落得形单影只。这样一来,别人都骑着村民的马去四处串门,拜访小地主的时候,他就坐在自己的房里,干些适合于温顺而善良的人做的杂事:擦擦铜钮扣,读读占卦的书,把捕鼠器安放在屋角里,然后脱掉制服,躺到床上。然而,团里却找不出任何一个比伊凡·费多罗维奇更尽心尽责的人来了。他把自己的排管理得井井有条,连长总是拿他做榜样。所以,过了不久,在他获得准尉官阶十一年之后,他又荣升为少尉了。

在这期间,他又获悉母亲故去的消息;而姨妈,母亲的亲妹妹,——他知道这个姨妈,是因为小时候她常常给他捎东西,以后她又常常把梨干和亲手做的十分好吃的蜜饯邮寄到加佳奇来(她跟母亲不和,所以伊凡·费多罗维奇一直没有见到她)——因为天生一副好心肠,便承担起掌管他那份不大的家产的责任,并及时写信通知了他。伊凡·费多罗维奇完全信赖姨妈的通达明智,也就继续在军队服役。要是别的人处在他的地位,获得了这样的官阶,早就得意忘形了,可是他却不知骄矜为何物,在荣升少尉之后,他仍然还是当准尉时的那个伊凡·费多罗维奇。晋升官阶对他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在这之后,他在团里又过了四年,正准备跟步兵团一道从莫基列夫省开赴大俄罗斯去的时候,忽然接到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外甥伊凡·费多罗维奇:

兹寄去线织短袜五双、细麻布衬衫四件;还有一事与你相商:你在军队所获官阶已是不小,我想,这事你也该清楚,你已到了该掌管家业的年龄,也就犯不着留在军队服役。我已年迈,掌管家事无法照应周全;而且有诸多家事须与你面谈。瓦纽沙,望你见信速归,不胜企盼之至。“)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