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出生于德国一个传教士家庭,祖父和父亲曾长期在印度传教,都对东方文化有较高修养和深厚感情,作者少年时代就接触大量古挖亚洲的书籍,中国的老子、庄子、孔子和许多古典文学作品,印度古老的《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奥义书》是少年黑塞爱不释手的读物。

在家庭安谧恬静的宗教气氛中,在清淡如火的东方思想熏陶下,黑塞自幼便习惯于沉思冥想,形成了孤独内向的性格,这种性格又进一步促使他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上的和谐统一。黑塞婚后建立了自己的书库,其中赫然有一个“中国角落”,他把这地方称为“美丽、和平、幸福的角落”,经常在那里阅读、思索,梦想着遥远东方的神秘国度。一旦在文坛奠定了地位,经济上比较富裕时,他就邀请瑞士画家汉斯·斯托春艾格同赴东方,1911年9月至12月,作家游历了印度、锡兰、新加坡和苏门答腊等地,当时中国恰值辛亥革命,黑塞未能入境。不过他并不感到遗憾,因为他也亲眼见到和亲自接触了“无数充满活力的中国人以及那种代表着中国古老精神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他甚至感到自己东方之行“最主要的、也许可以说最强烈的印象是中国人”,他赞誉他们是“东方的秘密主人”。黑塞旅行期间给一位朋友的信对此更有形象的描述:“和中国人相比较,印度人的世界虽然色彩斑斓,却一切全都分崩离析,和南意大利情况一模一样。在东方,唯一令人钦佩的是中国人。”这次亚洲之行促使黑塞进一步努力研究《道德经》和一系列中国古代著作,为他以后提出的那条“通向内在之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黑塞的“内在之路”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大战期间,黑塞由于反战而被视为“叛徒”,家庭也因而破裂,作家本人几乎濒于精神崩溃。经历了这场社会动荡和家庭不幸后,黑塞逐渐放弃一度十分欣赏的尼采超人哲学而向往于中国古代思想家从事的内心修养之路。后来黑塞把这一时期写的五篇重要作品编选成集,题名就叫《通向内在之路》,并把直接写东方的《席特哈尔塔》放在末篇,成为汇总全集主题思想的压卷作。《席特哈尔塔》的诞生是一种象征,预示着黑塞后半生的发展道路。

《席特哈尔塔》始写于1919年,1920年在瑞士《新论坛》杂志发表了第一部分,受到广泛的好评,作者自己地因对东方思想缺乏深刻理解而写不下去,于是再度到古老中国和印度的精神世界去汲取营养,经过几近三年的“苦修”才于1922年完成第二部分。小说一出版立即引起世界范围的注意,迄至9177年,已有34种语言的译本,仅印度就出了12种方言的译本,在美国,单行本印数也突破了300万册。在日本,除普通版本外,还出了多种廉价本,不论在50年代、60年代、还是70年代,都处于各类畅销书的领先地位,这在日本是比较罕见的。“)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