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启程前往维尔诺阿。老人陪同我,直送到布卢瓦的街口。我们走到通往维尔诺阿城堡的大道时,他站住了,对我说:“你知道我不会去,但别忘了我对你说的一切。当着维尔诺阿小姐的面,不要让她看出你已知道路易疯了。”

我走了,他伫立不动,紧盯着我,直到我的身影消失。在前往维尔诺阿城堡的途中,我心潮澎湃,思绪起伏。这条路,路易曾多次徜徉其间,当时他心里充满希望,灵魂浸淫着爱,路途蜿蜒曲折,崎岖多姿,两边绿树成荫,灌木葱茏,但路上布满小坑,可在我看来,却有一种出奇制胜的效果。我是想在这里感受我伙伴的思绪和印象。傍晚,他在路边的缺口处会见维尔诺阿小姐,他的轻言絮语必定让小姐领会了他高尚而博大的心灵秘密,宛如多年前,我所经历的一般。但我最为关心的,在我怀着几乎是崇敬的心情前去朝圣的途中最感好奇的,是老人向我解释的维尔诺阿小姐的神奇信心:是否假以时日,她也如恋人一般患了疯病,抑或是她对路易的灵魂探索极深,竟能领会路易的所有思绪,包括最为杂乱的思绪?这是令人艳羡的感情问题,已经超越爱情最美的启示和最崇高的忠诚。为对方而死,几乎已是庸俗的牺牲。苟延残喘又忠于唯一的爱情才是英雄主义。迪皮伊①小姐为此永垂不朽,当拿破仑大帝和拜仑爵士爱过并有了继承人以后,就可以赞叹博林布罗克的寡妇了。但是迪皮伊小姐毕竟享受过几年幸福,可以依靠记忆生活。而维尔诺阿小姐只是领略了爱情的最初冲击,所以我认为她才是最忠诚的典型女性。她也已半疯半痴,但却雍容端庄,能够领会和解释痴狂,使伟大的心灵美又增加了激情的篇章,值得细加玩味。当我见到可怜的路易的心灵曾多次为之颤栗的城堡塔楼时,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于是我忆及少年时代的事件,已经不仅仅是为他的生活和处境而激动了。最后我抵达了阒无一人的大院,一直走到城堡门厅仍不见人影。听到我的脚步声,楼里走出一位老妇人,我便将勒费弗尔老人写给维尔诺阿小姐的信件递交给她。老妇迅即把我带领到下面的大厅里,大厅地上是黑、白相间的花砖,百叶窗全部关闭,深处可以清楚地见到路易·朗贝尔。

①迪皮伊小姐系德尚·德·玛西利小姐(1665—1750)之误,玛西利小姐初嫁瓦卢瓦的菲力浦,第二次结婚成为博林布罗克夫人,她对博林布罗克的柔情当时传为佳话。

“请坐,先生。”这声音柔美,直达心扉。

维尔诺阿小姐已来到我身边,而我却没意识到。她悄无声息地给我端了把椅子。但我先不坐下。屋里太黑,初时维尔诺阿小姐和路易看来就象暗处的两朵浓云,漆黑一团。然后,我几乎身不由主,移身坐下,宛如步入教堂,为庄严的气氛所攫。我的双眼仍受阳光的影响,只能慢慢适应这人为的黑夜。

小姐对路易说:“先生是你中学的朋友。”

路易没有回答。我终于可以注视他了,而他给我的印象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他伫立着,肘部放在木器的突出处,胸部似因不胜负担垂下的头部而凹陷。他的头发长如妇人,直垂肩头,面部呈现出路易十四时期大人物胸像的姿容。他的脸色极度苍白。他习惯地从事机械性的动作,以一条腿磨擦另一条,这动作不断,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制止,骨头的碰撞发出可怕的声响。他身旁的木板上放着一碗安眠用的药茶。维尔诺阿小姐说,他很少睡觉,尽管每次一睡就是几天。

路易就这样日夜伫立,目光停滞,眼皮从不时而抬起时而垂下,如我们习惯地眨眼那样。我问维尔诺阿小姐,光照强些会不会让路易痛苦,小姐摇头,于是我轻轻开启百叶窗,这才看清朋友的面部表情。天哪,他苍白的脸部已爬上皱纹,两眼无光,一如盲人,眼球竟似玻璃球一般,他头顶似在抽搐,使五官向上收缩。我几次试图与他谈话,他都听而不闻。这是从坟墓里挽救出来的残骸,是生命对死亡的胜利,还是死亡对生命的胜利?我在他那儿停留了约一小时,神思恍惚,难以言传,思绪翻腾,辛酸悲苦。我聆听着维尔诺阿小姐向我介绍他那有如摇篮里婴儿的生活细节。突然,路易不磨脚了,用缓慢的语调说道,天使是白色的。

我无法解释我热爱的路易用这种声音说话对我产生了什么效果,我等待许久的语调似乎永不再来了。但我身不由主,热泪盈眶。我的心灵不由自主地迅速掠过一种预感,怀疑路易已失去理性。但我仍很肯定,路易对我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是他说的话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音调和谐,似乎披露了一种圣洁的幸福。他展现的是未知的世界,虽然只是部分展现,但他的话语却在我们的灵魂中回荡,宛如教堂的钟声在深夜发出庄严的鸣响。维尔诺阿小姐相信路易在领会能力上完全健康,对此我也不感惊讶。也许是灵魂的生命摧毁了躯体的生命。也许她的伴侣如我当初一般,对仙乐缥缈、鲜花怒放般的境界,即我们一般理解为上苍的境界,有着朦胧的直觉。这女郎,这天使始终在他眼前,坐在编织壁毯的机器跟前,每回抽出针来,总要以悲凉、温柔的感情注视朗贝尔。我不象维尔诺阿小姐,已经再也不能猜透这一切秘密,便感到难以忍受这可怕的景象。于是我走出暗室和小姐一起漫步片刻,好谈谈她和路易的生活。

她说:“毫无疑问,路易看来象疯了。但他没疯。疯意味着脑子因不可知的原因而毁坏,行动不再有理性。在我丈夫身上,一切都是协调有序的。从外表看,他没认出你,但你别以为他没有意识到你在场。他已做到摆脱躯体,以另一种形式注视我们,但我不知道是什么形式。他开口时,说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只是他经常通过语言总结他早就在头脑中考虑的想法,或是开始他准备在心灵中完成的思绪。对别人来说,他患有精神病。对我却不同,我能窥见他的思想。一切思绪都是明朗的。我能跟上他的思路,尽管有些思绪的蜿蜒曲折不为我所了解,但我仍能掌握他的目标。不止一次,他会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出发,通过思索或回忆,转向一种严肃的思考。思想家常常先谈起浅薄的话题,这只是迅速沉思的无害出发点,但他往往会忘记或不提导致结论的抽象联系,待到再次提起这事时,就只谈思绪的最后一环了。普通人没有敏捷的内在视觉,不了解灵魂的内部工作,就会耻笑梦幻者,当他经常忘记事物的抽象联系时又会以为他已经疯狂。路易的情况就是如此。他经常在思想的领域遨游,如燕子一般迅速飞翔,但我知道该如何追随他思想的轨迹。这就是他变疯的故事。也许有一天路易会回到我们苟活的生活中来。但既然允许他比我们提前呼吸天堂的空气,我们又何必希望把他拉回来呢?我能听到他的心跳就感到满足,我的幸福就是生活在他身边。他是我的一切。三年来①,我只有两次占有了他几天。一次是在瑞士,是我带他去的。另一次是我带他到布列塔尼的小岛去洗海水浴。这两次,我很幸福,我能靠回忆生活。”

①原文如此。前面称两人共同生活了两年。

我又问:“你是否记下了他所说的话?”

“为什么?”她问。

我沉默了。面对这位女性,人文科学竟已微不足道。

“他开始说话时,我记了他最初说的一些词句,但以后就不记了,我也听不懂了。”

我用目光发出疑问,她懂了。下面就是我记住的一切。

●Ⅰ

世上的一切都是一种叫以太(飘逸)的实体的产物。以太实体是好几种现象的共同基础,这些现象的命名不够准确,如电、热、光、直流电流体、磁性流体等。这一实体蜕变的普遍性构成一般所谓的物质。

●Ⅱ

大脑是长颈瓶,动物根据这一装置的大小将自己机体每一部分所能吸收的实体传入,实体自大脑传出时就变为意志。意志是流体,是凡能运动的生命的特性。动物所具有的无数形状即由此而来。这些形状是动物与实体结合的结果。动物的本能是动物成长时所处环境的需要的产物。动物的种类即由此而来。

●Ⅲ

在人身上,意志变成固有的力,其强度超越其他一切类别。

●Ⅳ

意志通过思想渗透(实体的)蜕变,长期靠实体维持。思想是由人的意志和实体的变化相结合而诞生的一种特殊产物。

●Ⅴ

思想具有的无数形式都源于人类机体的完善程度。

●Ⅵ

意志通过(人的)器官表现。(人的)器官一般称为五官,实际上仅有一个器官,即视觉能力。触觉如味觉,听觉如嗅觉都是适应人能掌握其两种状态——变化的和未变化的——实体变化的视觉。

●Ⅶ

唯一的感官视觉能力能感知的有形事物都有几种基本主体,其来源在于空气、光或空气和光的成分。音响是空气的变化,各种色彩都是光的变化,各种芳香都是空气和光的结合。这样与人有关的物质的四种表现,音响、色彩、芳香和形状都有着相同的根源。因为,光的成分和空气的成分之间有联系,而人们承认这一点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依靠光的思想通过依靠音响的语言加以表达。对它(唯一的感官)而言,一切都来自实体。其变化只在于数量,在于适当的定量,量的不同比例产生了人们称之为界(领域)的个体或物体。

●Ⅷ

当实体被吸收到足够的数量时,就会使人成为具有巨大的力的机体,它与实体的本原相联系并以巨流吸收细流的方式对有机的自然界起作用。这支力独立于思想之外,由意志力调动,经过积聚取得某些实体的性能,如光的速度,电流的穿透性,使物体达到饱和状态的能力,还应加上意志力的智力能力。但人身上具有一种原始的支配现象无法进行分析。如果人们对人的整体进行分解,可能会遇到思想和意志的因素,但人们必然会遇到而又未能解决的是我曾为之碰壁的X。X就是语言。凡未作准备予以接受者会在语言交流中受到刺激和折磨。语言连续地产生实体。

●Ⅸ

愤怒,有如我们的一切激情表现,是人类力量的一股电流,起着电的作用。电流释放时,电击对在场的所有人都起作用,不论他们是否电击的目标或它产生的原因。不是出现过人们通过自己的意志力的发挥聚集了人群的感情这样的事吗?

●Ⅹ

狂热和一切感情都是活力,这种力在某些人身上变成了意志的巨流,汇集和卷走一切。

●Ⅺ

空间固然存在,但某些性能能够以高速予以超越,其效果相当于空间被取消。从空间底部到世界边陲,只有两步之遥:意志——信念。

●ⅩⅡ

实绩不算什么,它们并不存在,在我们身后,能继续存在的只有思想。

●ⅩⅢ

思想界分为三个领域:本能、抽象和特异领城。

●ⅩⅣ

可见人类中的绝大部分,最弱的部分停留在本能领域。本能产生、发生作用并消逝,没有升华至人类智慧的第二阶段:抽象。

●ⅩⅤ

从抽象开始产生社会。与本能相比,抽象具有几乎神圣的力量。但与特异的功能相比,它的智力却出奇地低下,只有特异才能解释上帝。抽象具有完整的天性,但处于萌芽状态,比之种籽蕴含植物体系和产品,它具有更大的潜在性。从抽象产生法律、艺术、利益和社会思想。抽象是世间的光荣和灾难。光荣在于它创造了社会,灾难则在于它使人类不必进入特异,而特异才是通向无限的道路之一。人通过抽象判断一切,善、恶、美德、罪恶。它的法律公式就是它的尺度,它的裁决是盲目的。上帝的裁决是有判断力的,一切都在那里。中间人物必然存在,他们将本能界与抽象界分开,在他们身上,本能与抽象以无穷尽的比例互相混合。一些人本能多于抽象,另一些人则相反。还有一些人身上两种行动的作用以同样的力量相互抵消。

●ⅩⅥ

特异在于从事物原有的和后生的分支观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事物。凡能够从抽象的黑暗中出发抵达特异的光明者就是人类最美好的天才(特异、类别、见解、思辨、一举考虑一切;窥视、能看到事物全面并进行评判的反射镜或才能)。耶稣是特异人物,他能见到过去事情的发生,当前事情的状态以及未来事情的发展。他的见解能渗入他人的理解。特异的功能产生于内在视觉的完善,特异导致直觉:特异性是内在的属性,直觉是他们的一种能力。直觉通过不可感知却使之服从的感觉起作用:子弹打到拿破仑的所在地之前,他就会本能地离去。

●ⅩⅦ

在特异性和抽象性领域之间,如同在抽象性和本能性之间,存在着一些人,在他们身上两个领域的不同属性兼而有之并产生了混合体:天才的人。

●ⅩⅧ

特异人物必然是人的最完善的表现,这种人充当连结可见世界与高级世界之间的环节,他靠内在的功能活动、观察和感觉。抽象思考。本能行动。

●ⅩⅨ

由此可见,人分为三个等级。本能型的人属于能力低下者,抽象型的人正处在水平线上,特异人物则在水平线之上。特异性为人开拓了真正的事业,无限在他身上开始出现,从而使他能窥见自己的命运。

●ⅩⅩ

存在着三种世界:自然世界、精神世界和神的世界。人类转到自然世界,本质和才能都不固定。精神世界的本质固定,才能灵活。神的世界的才能和本质都是固定的。这就必然存在物质信仰、精神信仰和神的信仰,这三种形式分别表现为行动、语言和祈祷,换句话说,是表现为实绩、理解和爱。本能要实绩,抽象主管思想,特异看到目的,渴望已预感或注视着的上帝。

●ⅩⅪ

因此,有一天,Etverbumcarofactumest的反义①可能成为新的福音书的摘要,即,肉身成为圣言,变成上帝的语言。

①拉丁文,见第478页注①。

●ⅩⅩⅡ

天堂的风吹过世界,复活就能实现,风带来的天使不再说“死神,来吧!”而是说“有生命的,起来吧!”

以上是我好不容易按照我们的理解整理成形的思想。另外还有一些思绪,不知为什么波利娜记得特别清楚,因此我也记录在案。但这组思想虽然已知是来自才智过人的人物,但想方设法去理解它们时却使人的精神崩溃。我将列举一二,以便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物。也许我这么做也是因为朗贝尔最后的想法更多地涉及世界,而以前那些想法似乎仅仅限于动物的运动。但凡有兴趣钻研这类智力漩涡的人——这类人很稀少——会发现在这两组片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

●Ⅰ

世间的一切都是运动和数。

●Ⅱ

可以说,运动是活动中的数。

●Ⅲ

运动是语言和物质阻力造成的力的产物。没有阻力,运动便会没有结果,它的行动会无穷无尽。牛顿的万有引力不是规律,而是普遍运动总规律的作用。

●Ⅳ

由于存在阻力,运动产生一种组合,这就是生命,运动或阻力过于强大时,生命就会中止。

●Ⅴ

运动在任何地方都不是无结果的,它在各处都产生数量,但遇到高级阻力后,它就会被抵消,如在矿物中。

●Ⅵ

数产生不同种类,也产生和谐,最高级的和谐就在于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Ⅶ

没有运动,一切便都会成为单一的同样的事物。它的产物,本质相同,只是数不同。才能由数产生。

●Ⅷ

人靠才能,天使靠本质。

●Ⅸ

人将自己的躯体和基本行动相结合,就能通过自己的内在功能和光结合。

●Ⅹ

数是智力的标记,仅仅属于人,人通过数可以掌握语言。

●Ⅺ

有一种数为不纯正的(杂质)所不能超越。这是结束创造的数。

●ⅩⅡ

整体是所有派生物的出发点,它是复合物的结果,但最后部分应与开端一样。由此产生精神的程式:复合整体、可变整体、固定整体。

●ⅩⅢ

因此,宇宙是整体的变种。运动是手段,数是结果。终结是一切事物回归整体,就是上帝。

●ⅩⅣ

三与七是精神上两个最大的数。

●ⅩⅤ

三是被创造的世界的程式。它是创造的精神标记,如同它是圆周的物质标记一般。事实上,上帝总是通过圆周线行事,而直线是无限的属性。因此人预见了无限就在自己的作品中再现直线。二是繁衍的数。三是生存的数,包括繁衍和后代。三加四的周期形成七,这是上苍的程式。上帝在上,他是整体。①

①以上有些提法与当时较先进的某些学说有关,反映了路易·朗贝尔的天才,有些则逻辑混乱,语言不通,反映他的“疯癫”状态。巴尔扎克似有意通过这些说明路易·朗贝尔原来是天才,即使“疯”了以后仍有闪光的表现。

我曾再次前往看望朗贝尔。我与他的夫人话别后返回时,为不见容于社会生活的纷乱思绪困扰,终于背弃诺言,不再前往维尔诺阿城堡。重见路易在我身上产生了一种难以言传的阴暗影响。我害怕再次置身于令人陶醉的氛围之中,因为忘乎所以、出神入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任何人都会象我一样,急于走向无限,有如布洛涅营地哨所的士兵中有一名自杀以后,其他人便都竞相奔赴坟地一般①。以后,众所周知,拿破仑被迫焚烧了这片林子,毁掉了死神展翅有如时疫蔓延的地方。也许路易的房子恰如这间哨所?这两件事都是意志转移的表现,有利于论证路易的体系。我感到异乎寻常地困惑,其效果十分荒诞古怪,竟远远超过了茶、咖啡和鸦片,超过了睡眠或发烧。而我们是经常在这些神秘因素的左右下陷于神魂颠倒的。也许我本该将他思想的片断汇集成书,力求完整,以供习惯于徘徊在深渊四周,期望窥见渊底的思想者探讨。路易是个非凡的才子,但他不是完人,失之过于强大或过于软弱。他关心的领域庞大无垠,以致终于心力交瘁。对于他的看法,理应加以发挥阐释。但我却感到与其书写带有诗意色彩的作品,不如记下自己的印象。

①似指士兵中的乡愁。

一八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朗贝尔在恋人的怀抱中与世长辞,终年二十八岁。恋人将他葬在维尔诺阿庄园中的一个小岛上,墓前只树着一个简单的石刻十字架,既无姓氏也无日期。这本是深渊边上开出的一支花,色泽和芳香都不曾为人所知,凋零后便也无声无息。他一生不为他人理解,如众多这类人,他期望自己能傲然冲向虚无,埋葬生活中的秘密。但是维尔诺阿小姐本有权在十字架上镌刻她自己的名字,刻上朗贝尔夫妇的姓氏的。丈夫去世以后,她时刻期待的不就是再次与他结合①吗?但维尔诺阿小姐忧伤悲痛,却并不崇尚虚名,她只是心灵忠于朗贝尔。城堡业已荒芜。朗贝尔夫人不再住在维尔诺阿城堡。她一如既往,只是从远处眺望着。不久前,人们不是听到她说过,我拥有他的心灵,至于他的天才,则是属于上帝的!

①指在天堂相聚。

一八三二年六月至七月于萨榭古堡。

━━完━━“)

【全文完】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