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不愿走科场旧途,他要学汉代名将班超投笔从戎。袁世凯的这个念头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头脑发热,他在幼年时已有从军的志愿。袁家以“求官建功,拯救天下”为门楣家训,叔祖袁甲三又有因战功得高官的荣耀,这些使幼年袁世凯将参军建功当成了自己的梦想。他决心以叔祖袁甲三为榜样,做个八面威风的大将军。成年后的两次科场失败,尤其是第二次科场失败,让袁世凯彻底下定了参军的决心。

1878年,袁保恒病逝于开封任上,袁世凯失去依靠,再次返回项城老家。四世同堂的袁家正好在这一年分家,袁世凯以袁保庆唯一嗣子的身份分得了一份丰厚的家产。分家后,家里人还是希望袁世凯走父辈的科举之路,但袁世凯头脑清醒得很,自知不是科举的材料,坚决放弃考取功名的老路,开始另寻出路。

1881年5月,22岁的袁世凯面前摆着两条出路:一是去天津投奔李鸿章;二是去山东登封投奔嗣父袁保庆的把兄弟、庆军统领吴长庆。

当时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任上,声望如日中天。袁世凯对李鸿章的显赫地位,非常钦羡。在洋务派提出的“练兵求强”思想的影响下,袁世凯“好读兵书”,“留心时事”,常作军事论说,志在练兵以“安内攘外”。袁世凯的堂叔、时任内阁中书的袁保龄,对他的见解颇为赞赏,曾情不自禁地表示,袁家“嗣武有人,亦可略慰”。

袁保龄找人为袁世凯写了封推荐信,让他去投李鸿章门下,但拿到推荐信的袁世凯经过三思后,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袁世凯很清楚,李鸿章的幕僚大都是举人或进士出身,人才济济,而自己仅是一个比秀才略高的拔贡。基于这个现实,袁世凯认为,自己到李鸿章幕府极难有出头之日。因此,经过深思熟虑,袁世凯决定:放弃投奔权势极大的李鸿章,转而去投奔李鸿章的部下、当时驻守山东登州的淮军将领吴长庆。以后的事实证明,袁世凯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个吴长庆后来成为他政治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个贵人,帮袁世凯挖到了他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

1881年(光绪七年),袁世凯来到山东登州。吴长庆作为李鸿章的一大嫡系,当时正驻防登州,督办山东防务。袁吴两家有着特殊的关系,吴长庆是袁保庆的结义兄弟,生死之交,当年袁保庆突然病逝的时候,便是吴长庆亲自料理的丧事。

吴长庆是当时淮系的重要成员,他统率庆军六营驻防登州,督办山东防务,颇得李鸿章信任和重用。这也是袁世凯不选势大声隆的李鸿章,而选择当时名声不算显著的吴长庆的主要原因。

由于袁吴两家的特殊关系,吴长庆对袁世凯极为照顾,处处关心、爱护和培养。而袁世凯自入吴长庆军营,并未因自己与吴长庆的特殊关系而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傲慢,也没有世家公子惯有的放纵习气,待人处事大方得体,谦卑有礼。

更难得的是,年纪轻轻的袁世凯刚来军中不久,就展现出了干练的办事才能。他自幼熟读兵书,又长于思考,懂得大将治军应“恩威并施,宽猛相济”的道理,协助吴长庆处理了很多棘手的治军问题。袁世凯强调军纪,严于执法,常说:“服从命令者是我手足,违抗军令者就是贼寇仇敌。我必赏必罚,绝不会有一点迁就。”

袁世凯虽然治军极严,但对士卒属下的生活十分关心。对于士兵的伙食日用,袁世凯下令全部要充分供给,不得有丝毫克扣;士兵中有病者他亲自前往抚慰探视,命令给予特殊照顾;夜间巡查军营,看见有在外露宿者,都招呼他们入室休息。袁世凯的这些举措,得到了军中上下的一致称赞。吴长庆对袁世凯的才干也十分认可,视他为左膀右臂,不断提拔重用。

在局势变幻不定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袁世凯投笔从戎,倒也不失为一个顺应潮流的明智之举。年轻的袁世凯正一步步走向他人生的辉煌,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期待着更大的作为,他在等待机遇,而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不久,袁世凯的机会就来了!“)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