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说到的这段时间,麦尔切斯特人所共知的师资培训学校等于一个变相的女修道院。它收纳了七十名年轻妇女,年纪大致从十九到二十一岁不等,也有几个要大些。她们构成了一个流品十分混杂的群体,其中有技工、副牧师、外科医生、店老板、庄稼汉、牛奶场工人、兵士、水手和乡下佬的女儿。前面提到的那晚上,她们都坐在大教室里,彼此之间递着话,无非议论苏为什么到关校门时还没回校。
“她跟她那个小伙子一块儿出去的。”二年级一个女生说,她跟小伙子们多有往来。“屈思黎小姐在车站瞧见她跟他在一块儿。她回来的时候,她要不收拾她一顿才怪呢。”
“她说那人是她表亲。”一年级一个岁数小的新生说。
“在这学校里头,拿这个打掩护,算老掉牙啦。它帮不了咱们,也救不了咱们。”二年级级长说,口气冷冷的。
她这样说是因为不过十二个月前,学校里出了件令人痛心的女生遭到诱奸的案件。那个学生就是用类似的托词去跟情人约会。这事成了轰动一时的丑闻,所以训育处从此对什么表亲关系决不通融。
九点钟点名,屈思黎小姐把苏的名字响亮地喊了三遍,但是没人应声。
九点半,七十个女生站起来齐声唱《夕颂》,然后跪下祈祷,祈祷完了就去吃饭,人人心里嚼咕:苏·柏瑞和跑哪儿去啦?有些学生曾经隔着窗子瞧见过裘德,心里想要是能得到这长得斯文和善的小伙子一吻之乐,哪怕受到处分也在所不惜。她们谁也不信他们是表亲。
半个钟头以后,她们各自回到小隔间躺下来,娇嫩的女儿脸朝上望,对着汽灯一蹿一蹿的光舌,它间断地把亮光散布到长形宿舍四隅。她们脸上无不带着“弱者”的烙印,这是她们因生为女儿身而逃脱不掉的惩罚。只要狠戾无情的自然法则长此不变,她们再怎么无微不至地尽心竭力,也休想变弱为强。她们形成的那幅群像,面容姣好,楚楚动人,掩抑着哀怨,至于其中所含的悲和美,她们自己并无所感受;只有在狂风暴雨和艰难辛苦的生活中受尽委屈,尝遍孤寂,生儿育女,侍死送终,才会回想起这段经历,不免怪自己当年何等怠慢轻忽,竟任它随便流逝。
一位女教师进来熄灯,稍后她还瞄了最后一眼苏的小窝,那里还是空着。她床头小梳妆台上,跟别人一样,摆着女孩子喜爱的这样那样的小玩意儿,镶框子的相片总不免比别的东西惹眼。苏的台上放的东西不算多,用金丝和平绒编成的框子镶着两张男人相片,并排放在她的镜子旁边。
“那两个男的是谁——她说过没有?”女教师问。“严格地说,只许家里人相片放在台子上,这你们知道。”
“一个——就是中年的那个。”邻床一个女生说。“是她帮教课的小学老师——费乐生先生。”
“那个呢——那个戴方帽、穿袍子的大学生,他是什么人?”
“是朋友,以前的朋友吧。她没说过他叫什么。”
“他们谁来看过她?”
“都没来过。”
“你肯定找她的不是那个大学生?”
“完全肯定。找她的是个留黑胡子的小伙子。”
灯马上熄了,她们没睡着之前,任情想象着苏的来龙去脉,纳闷她在到这儿之前在伦敦和基督堂都搞了什么名堂。有几个更是坐卧不安,从床上下来,扒着直棂窗,望着大教堂的阔大的西正面和它后面耸起的塔楼。
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她们先朝苏的小窝看,发现还是没人。大致梳洗了一下,她们就在汽灯光下上早自习,然后穿戴齐整去吃早饭。忽然听见大门铃声大作,女舍监出去了,不过很快又回来,吩咐说校长有命,未经许可,谁都不许同苏·柏瑞和过话。
这时候,也势必如此,苏进了宿舍,脸透着红,人显得累,匆忙梳洗了一下,就一声也没吱地走到自己小隔间。她们谁也没出来跟她打招呼,也没人问她怎么回事。下楼时候,都没看见她跟着大家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