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孝友。(周宣王时贤臣。)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疏]“张仲”至“为友”。○释曰:云“张仲孝友”者,《小雅·六月》文也。云“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者,释之也。李巡云:“张姓,仲字,其人孝,故称孝友。”毛传云:“张仲,贤臣也。”郑笺云:“张仲,吉甫之友,其性孝友。”以《诗》叙云“《六月》,宣王北伐也”,故郭云:“周宣王时贤臣。”

有客宿宿,言再宿也。有客信信,言四宿也。(再宿为信,重言之,故知四宿。)

[疏]“有客”至“四宿也”。○释曰:云“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者,《周颂·有客》文也。云“言再宿也”,“言四宿也”者,释之也。毛传云:“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各重言之,故知再宿及四宿也。

美女为媛。(所以结好媛。○媛,于眷切。)

[疏]“美女为媛”。○释曰:《诗·鄘风·君子偕老》云:“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故此释之。郭云:“所以结好媛。”孙炎曰:“君子之援助。”然则由有美可以援助君子,故云“美女为媛”。

美士为彦。(人所彦咏。)

[疏]“美士为彦”。○释曰:《郑风·羔裘》云:“彼其之子,邦之媛兮。”故此释之也。毛传云:“彦,士之美称。”郭云:“人所彦咏。”舍人曰:“国有美士,为人所言道。”

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雍容都雅之貌。)

[疏]“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释曰:云“其虚其徐”者,《邺风·北风》文也。“威仪容止也”者,释之也。郭云:“雍容都雅之貌。”孙炎云:“虚、徐,威仪谦退也。”然则虚徐者,谦虚闲徐之义。故郑笺云:“威义虚徐,宽仁者也。”《诗》作“其邪”,此作“其徐”,字虽异,音实同。故郑笺云:“邪读如徐。”

猗嗟名兮,目上为名。(眉眼之间。○猗,於宜切。)

[疏]“猗嗟名兮,目上为名”。○释曰:云“猗嗟名兮”者,《齐风·猗嗟》文也。云“目上为名”者,释之也。孙炎云:“上平博。”郭云:“眉捷之间。”

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言至微。)

[疏]“式微”至“者也”。○释曰:云“式微式微”者,《邶风·式微》文也。云“微乎微者也”,释之也。郭云:“言至微。”郑笺云:“式,发声也。”案《诗》叙云:“《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居也。”然则以君被逐,既微又见卑贱,是至微也。不取“式”为义,故郑云“发声也”。

之子者,是子也。(斥所咏。)

[疏]“之子者,是子也”。○释曰:《诗》言“之子”者多矣,故此释之。李巡云:“之子者,论五方之言,是子也。”然则“之”为语助,人言之子者,犹言是此子也。《桃夭》传云“嫁子”,彼说嫁事,为嫁者之子。《汉广》“之子”,则贞洁者之子。《东山》“之子”,言其妻。《白华》“之子”,斥幽王。各随其事而名之,故郭云“斥所咏”。

徒御不惊,辇者也。(步挽辇车。)

[疏]“徒御不惊,辇者也”。○释曰:云“徒御不惊”者,《小雅·车攻》文也。云“辇也”者,释之也。此止解徒字也。诸徒皆为徒行,此独为辇,是以辨之。《地官·乡师》云:“大军旅会同,治其辇。”注云:“辇,人輓行所以载任器也,止以为蕃营。《司马法》:辇有一斧、一斤、一凿、一梩。周辇加二板、二筑。夏后氏二十人而辇,殷十八人而辇,周十五人而辇。”是会同田猎,人挽辇以徒行也。故郭云:“步挽辇车。”

襢裼,肉袒也。(脱衣而见体。○襢音旦。裼音息。)暴虎,徒搏也。(空手执也。)

[疏]“襢裼”至“搏也”。○释曰:《郑风·大叔于田》云:“襢裼暴虎。”故此释之。毛传云:“襢裼,肉袒也。”李巡曰:“襢裼,脱衣见体曰肉袒。”孙炎曰:“袒去裼衣。”郭云:“脱衣而见体。”毛传又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