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姓杜氏,名甫,字子美。十三世祖晋当阳侯预,曾祖依艺;祖审言,祖母薛氏;父闲,目崔氏。
睿宗先天元年壬子(七一二)
公生于河南巩县。
玄宗开元五年丙辰(七一七)
公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开元六年戊午(七一八)
公七岁。始作诗文。
开元八年庚申(七二〇)
公九岁。始习大字。
开元十三年乙丑(七二五)
公十四岁。《壮游》诗曰“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开元十四年丙寅(七二六)
公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开元十八年庚午(七三〇)
公十九岁。游晋,至郇暇(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开元十九年辛未(七三一)——开元二十二年甲戌(七三四)
公二十——二十三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七三五)十二月,册寿王妃杨氏。李白游太原。
公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开元二十三年丙子(七三六)——开元二十八年庚辰(七四〇)
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张九龄罢,李林甫兼中书令。开元二十五年四月,张九龄贬荆州长史。
公二十五——二十九岁。游齐赵。
开元二十九年辛巳(七四一)
公三十岁。归东都。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天宝元年壬午(七四二)——天宝三载甲申(七四四)
天宝元年,李白自会稽来京师,供奉翰林院。天宝三载三月,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寿王妃杨氏号“太真”,召入宫。李白赐金放还。
公三十一岁——三十三岁。在东都。
天宝四载乙酉(七四五)八月,册太真为贵妃。李白在山东;冬日,去之江东。
公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鹊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后至兖州,时李白亦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公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天宝五载丙戌(七四六)公三十五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璡、驸马郑潜耀游。
天宝六载丁亥(七四七)诏天下通一艺者诣京师,李林甫素忌文学之士,下尚书省试,皆下之。正月,遣使就杀北海太守李邕。
公三十六岁。在长安。
天宝七载戊子(七四八)
公三十七岁。在长安。屡上诗韦济,求汲引。
天宝八载己丑(七四九)哥舒翰攻拔石堡城。
公三十八岁。在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天宝九载庚寅(七五〇)五月,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唐将帅封王自此始。
公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天宝十载辛卯(七五一)正月,祀太清宫、太庙,祀南郊。二月,安禄山兼领三镇。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高仙芝讨大食;八月,安禄山讨契丹,并大败。
公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其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
天宝十一载壬辰(七五二)十一月,李林甫卒,杨国忠为右相。
公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高适随哥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天宝十二载癸巳(七五三)
公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子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天宝十三载甲午(七五四)
公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岁中,张洎自庐溪召还,再迁为太常卿,公复上诗求助。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秋后,淫雨害稼,物价暴贵,公生计艰难。遂携家往奉先,馆于廨舍。
天宝十四载乙未(七五五)十一月,安禄山反,陷河北诸郡;郭子仪为朔方副节度使。十二月东京陷,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守潼关。
公四十四岁。在长安。岁中往白水县(今陕西白水),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奉先。十月,归长安,授河西尉(河西县故城在今云南河西县境),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岁暮,丧幼子。
天宝十五载(即肃宗至德元载)丙申(七五六)正月,安禄山僭号于东京。六月,哥舒翰战败于灵宝西,禄山陷潼关。玄宗奔蜀,出延秋门,次马嵬,陈玄礼杀杨国忠,贵妃自缢。禄山陷京师。七月,上传位于太子,改元。回纥、吐蕃请助国讨贼。八月,安禄山取长安乐工犀象诣洛阳,宴其群臣于凝碧池。十月,房琯为招讨节度使,与贼战于陈陶斜,败绩。永王璘反,率兵东下,引李白为僚佐。十二月,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永王璘。
公四十五岁。岁初在长安。五月,至奉先避难,携家往白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斋。六月,又自白水,取道华原,赴鄜州(今陕西鄜县),至三川县同家洼,寓故人孙宰家。闻肃宗及位灵武,即留妻子于三川,孑身从芦子关奔行在所。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九月,于长安路偶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
至德二载丁酉(七五七)二月,肃宗幸凤翔。永王璘败,李白亡走彭泽,坐系浔阳狱。九月,收西京。十月,尹子奇久围睢阳,城陷,张巡、许远死之。收东京,肃宗自凤翔还长安。十二月,上皇自蜀至,居兴庆宫。陷贼官六等定罪,郑虔、王维、储光羲、卢象、李华等皆贬官。高适下除太子少詹,归东都。
公四十六岁。春陷贼中,在长安,时从赞公苏瑞游。四月,自金光门出,间道窜归凤翔。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遗。是月,房琯得罪,公抗疏求之,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张镐、韦陟等救之,仍放就列。六月,同裴荐等四人荐岑参。闰八月,墨制放还鄜州省亲。于是徒步出凤翔,至邠州,始从李嗣业借得乘马。归家,卧病数日。作《北征》。十一月,自鄜州至京师。
至德三载戊戌(七五八)四月,上亲享九庙。六月,贬房琯为邠州刺史,下制数其罪,刘秩、严武等俱贬。七月,高适出为彭州刺史。是年,李白流夜郎。
公四十七岁。任左拾遗。春,贾至、王维、岑参皆在谏省,时共酬唱。时毕曜亦在京师,居公之邻舍。四月,上亲享九庙,公得陪祀。六月,房琯因贺兰进明谮,贬为邠州刺史;公坐琯党,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是秋,尝至蓝田县访崔兴宗、王维。冬末,以事归东都陆浑庄,尝遇孟云卿于湖城县城东。
乾元二年己亥(七五九)李白至巫山,遇赦释还。
公四十八岁。春,自东都归华州,途中作“三吏”“三别”六首。时属关辅饥馑。遂以七月弃官西去,度陇,赴秦州。是时,有《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白二十韵》。又有寄高适、岑参、贾至、严武、郑虔、毕曜、薛据及张彪诗。时赞公亦谪居秦州,尝为公盛言西枝村之胜,因作计卜居。置草堂,未成,会同谷宰来书言同谷可居,遂以十月,赴同谷。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皆有诗。至同谷,居栗亭。贫益甚,拾橡栗掘黄独以自给;居不逾月,又赴成都。以十一月一日就道,经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五盘岭、龙门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岁终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时高适方刺彭州,公甫到成都,适即寄诗相讯。
上元元年庚子(七六〇)高适改蜀州刺史。元结撰《箧中集》。
公四十九岁。在成都。春卜居西郊之浣花里,表弟王十五司马遗赀营造,徐卿萧实、何邕、韦班三明府供果木栽,开岁始事,季春落成。秋晚,至蜀州,晤高适。冬,复在成都。
上元二年辛丑(七六一)二月,崔光远代李若幽为成都。三月,段子璋反于东川,陷绵州,东川节度使李奂奔成都。五月,崔光远擒子璋,牙将花惊定恃功大掠。十二月,严武为成都尹。
公五十岁。居草堂。开岁又往新津,二月归成都。秋至青城,旋又归成都。始有迁地吴楚之念。冬,高适至成都,尝同王抡过草堂会饮。
代宗宝应元年壬寅(七六二)七月,严武召还,高适为成都尹;徐知道反,以兵守剑阁,武不得出。八月,知道为其部下所杀。是年,李白卒。
公五十一岁。自春至夏,居草堂。与严武唱和甚密,武时有馈赠。七月,送严武还朝,以舟至绵州,抵奉济驿,登陆,遂分手而还。会徐知道反,道阻,乃入梓州。秋末,回成都迎家至梓。十一月,往射洪县,到金华山玉京观,寻陈子昂读书堂遗迹,又访县北东武山子昂故宅。旋复南之通泉县,访郭元振故居,于庆善寺观薛稷书画壁。
广德元年癸卯(七六三)八月,房琯卒。秋后,高适御吐蕃无功。十月,吐蕃陷长安,代宗幸陕州。
公五十二岁。正月,在梓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欲还东都,俄而复思东下吴楚。间尝至阆州,因游牛头、兜率、惠义诸寺。既归梓,又因送辛员外,至绵州。自绵归梓,又往汉州。夏,返梓州。初秋,复别梓赴阆。九月,祭房琯。秋尽,得家书知女病,因急归梓。十一月,将出峡为吴楚之游。
广德二年甲辰(七六四)二月,严武再镇蜀。三月,高适召还,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九月,严武破吐蕃,拔当狗城;十一月,收吐蕃盐井城。
公五十三岁。春首,自梓州挈家东首出峡,先至阆州,会朝廷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以行程既定,不赴召。二月,且离阆东去,闻严武将再镇蜀,大喜,遂计欲赴成都,三月,归成都。六月,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居幕中,颇不乐,因上诗严武述胸臆,遂得乞假暂归草堂。
永泰元年乙巳(七六五)正月,高适卒。四月,严武卒。五月,郭英爻为成都尹。九月,吐蕃、回纥入寇。十月,回纥受盟而还。郭英爻为兵马使崔旰所杀,邛州牙将柏茂琳、泸州杨子琳、剑南李昌夔皆起兵讨旰,蜀中大乱。
公五十四岁。正月三日,辞幕府,归浣花溪。自春徂夏,居草堂。五月,携家离草堂南下,至嘉州,六月,至戎州。自戎至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至龙兴寺院。因病,遂留居云安,馆于严明府之水阁。
大历元年丙午(七六六)秋后,柏茂琳为夔州都督。
公五十五岁。春在云安。时岑参方为嘉州刺史,寄诗赠之。春晚,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阁。秋后,柏茂琳为夔州都督,公颇蒙资助。
大历二年丁未(七六七)
公五十六岁。在夔州。春,自西阁移居赤甲。三月,迁居瀼西草屋。附宅有果园四十亩,蔬圃数亩。弟观自京师来。秋,因获稻暂住东屯。适吴司法自忠州来,因以瀼西草堂借吴居之。十月十九日,于夔州别驾元持宅观李十二娘舞“剑器”。
大历三年戊申(七六八)
公五十七岁。正月中旬,去夔出峡。临去,以瀼西果园赠“南卿兄”。三月,至江陵。夏日,暂如外邑。留江陵数月,颇不得意。秋末,移居公安县,遇顾诫奢、李晋肃,及僧太易。留憩公安数月,岁晏,至岳州。
大历四年已酉(七六九)
公五十八岁。正月,自岳州至南岳,游道林二寺,观宋之问题壁。入洞庭湖;宿青草湖;又宿白沙驿;过湘阴,谒湘夫人祠。更溯流而上,以二月初抵凿石浦宿之,又过津口,次空灵岸宿花石戍(湘潭县西),次晚州(在湘潭)。三月,抵潭州。发潭州,次白马潭,入乔口,至铜官渚,阻风。发铜官,宿新康江口,次双枫浦,遂抵衡州。夏,畏热,复回潭州。晤张建封。时苏焕旅居江侧,忽一日,访公于舟中,公请焕诵诗,大异赏之。遂订交焉。终岁在潭州。
大历五年庚戌(七七〇)四月,湖南兵马使臧玠杀其团练使崔瓘,杨孑琳、阳济、裴虬各出兵讨玠,孑琳取赂而还。
公五十九岁。春,在潭州。五月二十一日,检故帙,得高适上元二年人日见寄诗,因追酬一首,寄示汉中王瑀及敬超先。四月,避乱入衡州。欲往彬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时属江涨,泊方田驿,半旬不得食,聂令驰书为致牛炙白酒。盛夏回棹,秋至潭州,小憩,遂遍别亲友,溯湘而下,将出沔鄂,由襄阳转洛阳,迤逦归长安。冬,竟以寓卒于潭岳间,旅殡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