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湘和“侠”联起来,是张爱玲的一大贡献。
雪芹写“侠文”,首推柳湘莲,而此名之三字皆与湘云“相连”,亦“香怜”,妙谛连环。
湘云与柳郎俱名曰“湘”,书中所独。湘云又是首倡《柳絮词》者。复次,“藕香榭”又是与湘云紧紧相关的一处景色,即与“莲”“荷”为景的轩馆之处。
柳湘莲打了薛霸王,拒了尤三姐,又因秘事远行,与宝玉作别。他后来似做了“强梁”,又救了薛蟠,反结为至友。
柳郎的一派侠气,亦书中所独。
他流荡江湖,似与湘云之流落于苦境有其关联。
难道是柳郎救过湘云?
但如今的新课题却是:湘云可能被救,而她同时又是救人的一位侠女。
这是我从张爱玲文章中获得的新启示。
因为,文康作《儿女英雄传》,“针对”的《红楼》一书,人人有“对应”,如——
安龙媒——贾宝玉
张金凤——薛宝钗
长姐——袭人
安老爷——贾政
安太太——王夫人
舅太太——薛姨妈
那么史湘云的“对应”是谁呢?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十三妹何玉凤!十三妹正是侠女,对极了。
因此,文康的构思,是将史湘云的“侠”发展拓充变化而成为一个新型的十三妹。
湘云的“英豪阔大”,一本正作“英雄阔大”。
湘云听说邢岫烟在迎春房受委屈,心中不忿,立即起身要去“质问”迎春。
宝钗的反应是把她按住,说“你疯了!……”
黛玉的反应则是:“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
只从这一句,方点出了湘云的“侠”。这一笔不是虚设的,雪芹无闲文,越似细处越隐有要义在后文。
湘云因此还批了开当铺的“会想钱”。
因张爱玲提醒了我,探佚至此,有一可能是:袭人被忠顺王府强索,并威胁宝玉安全。于是袭人甘愿舍己以保宝玉,离贾府而入王府——此时,是史湘云挺身而出,也甘愿卖身于王府一党的势力,舍己以救宝玉于十分危险的绝境。
湘云因此流落,陷身贱役,处境至惨。
在最困难的一刻,忽然得到柳湘莲的来临和搭救,并护送到了复生的地方,然后设法令她回到京城,寻觅宝玉。
——会是这样子吗?
当然推测是一种假设,未必即是,也未必一无是处。也许有其“合理成份”,只要有一点点,就“值得”了。
诗曰:
柳郎史女各英雄,侠女侠男陌地逢。
我愿救人人救我,重生绝处泪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