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皇帝的死因,官方讳莫如深。但是民间却有一种说法流传相当广泛。据说黄元章天性风流,虽然已经是知天命年纪,却是火力极旺,仍不断遴选佳丽充实后宫。

新进宫的一批秀女中,尤以一名叫做蝶舞的女子容颜最佳,堪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黄元章一见惊为天人,当晚便要求其侍寝,夺了她的处子之身。

谁知这名女子乃是有备而来。她祖籍为蒙国,虽然在大河已经侨居三代,却仍念念不忘祖国。看到战争中蒙国被欺凌,誓死复仇。当晚,蝶舞使出浑身解数,与大皇帝颠鸾倒凤,然后在黄元章最为沉醉之际,一口咬掉了其命根。黄元章猝不及防,惨叫一声昏死过去。

蝶舞自知犯下滔天大罪,当即一仗红绫,自缢而亡。当太监们发现情况不对冲进来的时候,只看到了浑身是血已经昏死过去的大皇帝和悬梁自尽的宫女。

是夜,宫里传出黄元章驾崩的噩耗。可怜黄元章为大河国立下不世功勋,最终却死在了一名小女子手上。

大皇帝的真实死因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然而在有心人的口中,这件事应了天道,所谓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黄元章死后第二年,在一代人杰贾似道的煽动下,轩辕教众趁机起义,以燎原之势,迅速占领了大河国半壁江山,蒙国也蠢蠢欲动,妄图撕毁墨迹还未干的和平协议,重启战端,夺回失去的土地。

而在朝廷内部,原本被黄元章强力弹压的各派势力,纷纷跳出来鼓噪,妄图浑水摸鱼,在乱局中争取最大的好处。

转眼间,大河国已经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仓促即位的皇帝黄常洛,也就是黄元章的儿子,生性懦弱,平日里沉溺酒色,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束手无策,不得不再度启用前朝重臣,稳定局势。

不得不说,黄元章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还是挖掘了相当一批人才。

军事上,大将军司马啸天挂帅,对内征讨轩辕教叛乱,对外强力威慑蒙国,立下赫赫战功,在军队内部被誉为“不败军神”;

西门吹水出任宰相一职,主持朝政大局,通过自身威望和强大人脉,对各派势力的分化打击,迅速稳定了局面,避免了朝廷内部的分崩离析;

赫连勃勃极力筹措兵马钱粮,关键时刻甚至与元类进行大宗贸易,保证了后勤供给;

尉迟敬德则凭三尺不烂之舌,游说各国,直陈轩辕教之害,最终引来祁连国和利坚国联合干涉,甚至向蒙国晓以利害,使之不敢越大青山一步。

在四位重臣联手之下,轩辕教叛乱终于被平息下去,河蒙军马之战的胜利果实得以保全,大河国黄氏王朝也延续下来了。

就在皇帝黄常洛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尴尬的发现,自己手里的权力已经不多了。军政农商,主要权力均旁落大四位重臣手中。

权力的滋味犹如毒品,品尝过后自然不想放弃。于是四位重臣联合起来,先是推诿、拖延交还权力的时间,后来直接拒绝交出权力。

在此期间,四位重臣还组织文人编制了一整套理论:皇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过分集权难免犯错,很多东西可以由臣子来承担。简单的说,就是要削皇帝的权。

经过军马战争和平叛之战,四位重臣声望上升到了极高的程度,这种实为篡权的理论被大肆宣扬,居然被大多数人接受了。毕竟经过多年战争,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民众的怨气需要一个发泄口,懦弱的皇帝不幸成了替罪羊。

于是皇帝被高高的供了起来,四位重臣则厘清各自的权力边界,联手统治大河。大河国名义上还是帝制,实际上已经类似于君主立宪。

其实黄元章原本已经预料到这中情况。只有自己这头强龙才能压制这几头猛虎,用来辅佐儿子会反噬其主,于是在军马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就让几人卸甲归田,颐养天年。

谁知道造化弄人,黄元章过早一命呜呼,大河国风云再起,刚刚关进笼子猛虎又被放了出来,终于向皇权露出了獠牙。

四大世家的格局在那个时期逐步形成的,掌握了大河国农政军商各界,形成了事实上大河国统治层的集体世袭。据说之所以没有改朝换代,主要是世家之间互相制约,谁也不能黄袍加身。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服从四大世家的统治,尤其是太学院的学者们,对于四大世家专权很是愤慨。

太学院在大河国立国的时候就有了,是大河国的最高学府,影响巨大。太学院的大学者们,虽然在战争中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但并不妨碍他们拥有很高的威望。朝中大大小的官员们,很多是在太学院进修过的,门生故旧关系盘根错节。

古往今来,知识分子是最不容易屈从于统治的。他们往往有自己的坚持。他们胸中有千壑,你是辩不过他们的;同时为了维护心中的正义,甚至悍不畏死。说不过,杀不得,对此四大世家也颇为头疼。

最后四大世家与太学院妥协,实施两条后世影响深远的政策:

第一是太学院划归皇帝直接管理。不在四大世家的管理之下,学者们心里会舒服一点。这就好比肿瘤无法切除,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隔离。

第二是由太学院学者组成议政团,可以自由论政。你不是喜欢说么?那就让你说个够,而且拥有豁免权,不用担心被追究责任。对此太学院也比较满意,毕竟让他们直接管理大河政务,他们也做不到。同时由于太学院由皇帝直管,他们充任言官,也有代表皇帝监察的意味,让学者们感到了无上的荣耀。

皇帝也由于这两项变革,间接拿回了教育权和监察权。

此后双方虽然争吵不断,但是也维持了均势。只不过最近几十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反对四大世家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要求还权力于皇帝的声音此起彼伏。尤以“清流”组织为甚。

“清流”的大本营位于太学院,是由一群热衷政事的学者联合发起的。“清流”专事政体改革,自诩为不代表任何利益,以万民为先。他们认为四大世家治世政策僵化,私心过重,将国民的利益瓜分中饱私囊,认为是国家的蛀虫。

“清流”在太学院内部并不受重视,众多学者们还是以学术研究为第一要务,对这些热衷政事的“官员型学者”嗤之以鼻。

但是从整个大河国政治生态来看,“清流”是反对四大世家最鲜明的旗帜。

事实上,“清流”得到了众多中小豪强的支持。四大世家各方面的垄断策略,受害最深的其实是众多中小地主、贵族和商人。他们明白,唯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对四大世家构成威胁。而“清流”是一个不错的先锋。

众多中小地主和贵族用派子弟到太学院学习的方式表达对“清流”的认可。包括诸葛聪慧曾到太学院学习两年,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儒生。

当然还有一股势力,那就是皇室。至少皇帝还是大河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而太学院则是皇室的最主要支持力量。前几任皇帝不是沉湎酒色,难堪大任,就是福薄寿短,过早夭折。而当朝皇帝黄由校,八岁即位,至今已当政十年,其人少年老成,处世周详,勤勉自律,颇有一代明君潜质,让四大世家反对者们看到了希望。

黄由校本人似乎对夺回权力并不感兴趣,甚至通过联姻向四大世家示好。不过黄由校礼贤下士,积极入世,还让四大世家感到了威胁。任何有所作为的皇帝对四大世家来说都是威胁。

“大河国基本格局就是这样,你现在破格晋升子爵,要成为赫连家的女婿,等于四大世家又增添一份力量,太学院的人自然不会给你好脸色。尤其白夜行还是清流的领军人物,为难你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种事以后还会有的。”赫连忠义说着,心情也有些沉重。自己虽然是四大世家的人,但是太学院与世家彼此斗争,内耗严重,最终损害的还是大河国的国力。

张茗倒是没想那么远,只是觉得自己不可避免的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多了许多麻烦,可能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形成掣肘。现在想想,皇帝也是挺不容易的。

张茗忽然想到,再过不久就要进行关中战役,大河内部还是这样针锋相对,不是要影响战事?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清流虽然对内反对四大世家,对外还是会顾全大局的。他们应该只对战后的利益分配感兴趣。”赫连忠义说道。作为小红山谷一战的参与者,赫连忠义也确认了关中战役的大概情况。张茗在这件事情况上佩服得五体投头,毕竟赫连忠义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就已经准确胡预测了关中战役的发生。

“战争进行中他们应该不会参与,战争以后,无论胜利或者失败,清流的积极性会很高的。”赫连忠义继续说道,语气中多了丝丝无奈。

战争失利不必说,清流会发动舆论攻势,将战败责任归咎到四大世家身上,毕竟他们才是当权者;如果胜利了,清流们也会积极争取在关中郡这块处女地上,争取更大的势力,增加对抗四大世家的资本。

只要四大世家还在大河国主政,这种斗争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请稍后,加载中....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阅读模式左右翻页上下翻页
加入书架